《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遇违缘修一(三)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五.修行要循序渐进

我们一定不能在遇到违缘时这样想:我在没有学佛修行前,身体好,财产丰富,亲人朋友很多,现在我学佛了,变得这么瘦弱,财产也没有了,亲朋好友也都离开我了,我很孤独,是不是学佛造成的?于是就想放弃学佛。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在学佛修行中遇到障碍和违缘,不要归罪于佛法,而是要反思自己过去世所造的恶业。

学佛之路是漫长的,不要以为磕了几百个头,持了几百万的咒,吃素很长时间,自己就会如何如何,然后就等着自己头上发光,期待心里生起证悟的觉受,等着佛菩萨在梦里出现,太急功近利!期望越高,越容易失望。

修行就像吃饭一样,没有人会期待自己吃完一顿饭就会变强壮或者变成什么样,这只是一个习惯、一种坚持。有些佛弟子特别愿意去找一些瑜伽士,请求口传给自己一些别人没听过的咒语,希望得到一些神通,这是非常错误的心态。

利他之心是佛法中最核心的内容,凭借利他之心的力量,才会迸发出无上的智慧。利他之心是一种资粮,终会圆满,最快速圆满资粮道的方法就是修持利他之心。利他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要量力而行,不是说要把所有资产都给予他人,工作岗位也让给别人,并非如此,而是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帮助他人。哪怕是你碰到一只流浪狗,给它一口饭吃,这也是利他。或者看到路边有一个空瓶子,你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也是一个利他之行。利他之心,往大说是菩提心;往小处看,孝敬父母、夫妻和睦相处、照顾好孩子,也是利他之心。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己一个人做好,到利益整个家庭,再到利益一国之人,最后利益天下苍生,就是从基础做起,从小处做起。有时候我们佛教徒却颠倒了,自己做人都没做好,却希望能够平天下,这是做梦,是不可能的事情。利他之心也是从小处培养起来的。

修行是循序渐进的,必须一年比一年进步,不能一年比一年退步。比如说,你以前做功课比较认真,现在比较懒惰;以前你对上师、三宝很有信心,现在生不起信心;以前你很大方,现在越来越吝啬,这些都是退步的表现,是修行的违缘。如果一年比一年退步,就是遇到魔障了。如果你的信心一年比一年增长,功课、共修、行善等一年比一年做得多,对物质的追求一年比一年少,欲望越来越减少,越来越感到知足,这都是修行进步的表现。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都应该如此,刚开始可能布施得很少,但是要一年比一年多,修了十年要比三年的时候更大方,这才是好的。刚学佛三年、五年时无法受持的戒律,到十年的时候全部都能受了,二十年的时候持戒越来越严格,这也是一个修行的进步,说明你没有受到违缘的影响。

.冈波巴大师的教诲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有如下教言:疾病和痛苦是善知识,不应舍弃。

疾病和痛苦是违缘,也是真正的善知识,我们可以在疾病和痛苦中学到真理,同时消业、还债,所以不应该舍弃。

仇敌与魔障能敦促我们趋向法性,不应舍弃。

法性正是我们所要证悟的,而能够让我们证悟法性的力量,就是仇敌和魔障。仇敌和魔障出现的时候,我们要越发谨慎,修行上越发努力。逆缘在我们修行上的帮助,远远超过顺缘。

密勒日巴尊者能够获得至高无上的成就,主要也是因为仇敌的存在。如果没有仇敌,他怎么会去学诅咒、去杀害那么多生命?如果不是杀害了那么多生命,他又怎么会因害怕堕入地狱而去寻找上师,最终证悟了大手印?密勒日巴尊者一系列的成就、事业,都是始于仇敌的敦促。

痛苦是出离心的因,当知是善知识。

没有痛苦,出离心是生不起来的。没有痛苦,你不会认识到轮回是不好的、不幸的。因为有痛苦,才会发现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是不能停留的地方,你才会去寻找一个幸福之地,出离轮回而证悟佛果,这就叫超出三界、超越生死苦海。因为痛苦是出离心的因,所以它是善知识。当你遭受痛苦时,就应该认出是善知识来了。你的痛苦越大,对解脱的追求也越强烈。

障碍能激发奋斗向上之志,当知敌障是上师。

我们的向上之志不是追求人天果报,也不仅仅是从轮回里解脱,而是要证得至高无上的圆满佛果。密勒日巴尊者在伯父和姑母所制造的障碍激发之下,才会奋斗向上,鼓起勇气,以坚强的毅力去追求大手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些违缘、魔障都是在为我们的修行加油。

自心尚未稳固前,应努力禅修。

如果禅修修得很好,就不会受到违缘的影响。密勒日巴尊者因为禅修非常成功,所以无论是人或非人所制造的任何障碍都不能影响他,而且地、水、火、风等各种灾难都不能影响到他,这就是禅修的重要。我们遇到地震逃命时会惊慌失措,到了路上才发现自己赤着脚,这说明我们的定力不够,定力是从禅修来的。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禅修的定力,在遭遇不顺时,应该马上想到禅修。

思维此恶浊时代障缘炽盛,来激励自己忍辱。

遭遇许多不顺的违缘,应努力三种忍。

现在是五浊恶世,障碍特别多,比如疾病,古代诸如糖尿病等疾病很少发生,现在糖尿病、癌症等各种顽疾司空见惯,这些都是五浊恶世的障碍。人们因癌症而死亡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这说明障碍炽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修持忍辱。修持忍辱是修持自他交换的前提,因为自他交换不是在舒舒服服的环境中修,而是在违缘、魔障出现的时候修的,比如莫名其妙地遭到责骂、侮辱、陷害时。

忍辱有三种,首先是“他人邪心之安忍”,即遭到他人的故意侮辱、陷害,或者遭遇抢劫、碰瓷等,这时要透过忍辱来修持自他交换。

二是“求法苦行之安忍”,比如说在朝圣的途中日晒、雨淋、饿肚子,或者听闻佛法时坐得双腿发麻、疼痛等等。

第三是“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即对于空性等甚深法教,能够无所畏惧、心生欢喜。很多人可以诵经念咒,也可以修四加行,但是让他为了众生去行伟大的事业,他会觉得自己做不到,或者给他讲一些深奥的空性道理,他就很害怕,这就是对于甚深法义不能安忍。

密勒日巴尊者具备了这三种忍辱:忍受伯父和姑母夺走家产,自己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是“他人邪心之安忍”;尊者在玛尔巴大师外表严厉的折磨之下,苦建房屋来消除业障,这是“求法苦行之安忍”;之后尊者欢喜领受、修持上师传授的即身成佛无上大法,是“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我们也应该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努力培养这三种忍辱,慢慢修持自他交换。

.小结

总之,遇到违缘、魔障时,我们要打起精神迎接挑战,要以无畏的勇气发愿承受亲人乃至众生的痛苦,愿将所有的违缘、魔障都由自己承担。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心很脆弱,所以应该努力让我们的内心强大起来,违缘出现时,我们绝不能放弃修行,不能舍弃利他之心,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恒不忘失菩提心”。

《入行论》说: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若想去除轮回中的无数痛苦,得到无量的快乐,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的。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疗疾最胜药,即此菩提心。想要除去众生的贫穷、不幸,解除众生的痛苦,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菩提心可以让我们清净宿世的恶业,圆满福德之海,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给予众生永恒的究竟快乐,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恒不忘失菩提心”。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就像佛珠离不开串连佛珠的线一样,我们绝不可以离开利他之心。诸佛菩萨以智慧观察的结果,唯一能够利益众生的就是利他之心,就是菩提心,唯一能证得佛果的殊胜方法也是菩提心。所以我们绝不能舍弃菩提心、利他之心。

遇到各种各样违缘、魔障的时候,有时可以通过忏悔来消除;有时可以祈请上师、遥呼上师祈求帮助;有时可以修持自他交换,在忍辱的前提下,以自他交换的修持来培养和提升利他之心,把所有违缘、魔障慢慢转化为修行之用,这是我们修行中最重要、最值得努力的一件事情。这样我们的菩提心就会慢慢生起。

任何修行都不能离开利他之心,有了利他之心,其他形式的修行即使不具备也没关系,哪怕睡觉、吃饭都可以修。学习一句法,就要实修一句法。如果我们以前沉迷于各类形式上的修行,以后就要完全改变。学佛修行是一种教育,修行的形式只是教育的助缘,利他之心才是教育的核心,才是真实的修行!佛珠、佛堂、磕头、烧香、吃素、放生都是修行的助缘、修行的形式,真正的修行就是利他之心!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