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遇违缘修一(一)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遇违缘修一

我们在修行的路上会遇到很多违缘。很多人在没有学佛之前是平平安安的,生活很愉快,工作也非常顺利,但是皈依之后,尤其是开始修行大乘佛法之后,就会遇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修行上取得了一定进步、达到了一定效果之后,往往就会遇到违缘。比如有的人真正投入学佛之后,尤其是修持自他交换、《修心七要》等大乘法教之后,就会遇到一些障碍。水平一般的修行人则不会有这些障碍,修行特别懈怠懒惰、不精进的人,不容易遇到违缘。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学佛之前还比较清净,学佛之后反而烦恼越来越多,杂念越来越多,其实这正是由于殊胜法教的力量,才会让我们的业障现前。这是好事,但也有人会承受不了。

一、如何面对违缘

出现违缘障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发心要正确,第二是见地要正确。能够做得到,就能在违缘和障碍中勇往直前。对于有些初学者,如果他们对佛法的信心不足,利益众生的发心也不至诚,加之尚未树立起正确的见地,就很容易在违缘面前半途而废。

很多人的佛法修行都流于形式化——参加过皈依仪式、做一点功课、建一个佛堂、烧一点香、供一点水,认为这就是修行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学佛修行必须要闻、思、修并进,依靠佛法来认识自己的烦恼,进而了解如何对治、战胜、转换烦恼。这不是通过烧香、磕头、做一点点功课就能够达成的。虽然皈依之后就算是一个形式上的佛教徒,但真正遇到考验的时候就无法过关了。正如一位军人,只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刻苦的训练,让身体强壮,学会熟练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术等,真正开战时,才有战胜敌人的把握。

想要去除违缘障碍,一定要了解如何面对违缘,而不是坐在漂亮的佛堂里,请来很多佛像,脖子上挂着很多漂亮的佛珠,手里拿着铃、杵等法器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真正的闻思,不具备内在的发心、见地,这些违缘怎么可能依靠铃和杵去除呢?任何表面化的形式都是无济于事的,唯有精神上的力量才能战胜违缘障碍。如果我们在学习“遇违缘修一”的时候非常认真,能够发起大乘之心,也有一定的正知正见,日后遇到违缘的时候,就会跟一般修行人不一样,至少会很稳重、不动摇。那怎么才能把精神上的力量充实起来呢?首先要透过闻思来提高对佛法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见地,然后要有勇气,生起虔敬心、菩提心,这才是内在的精神力量。

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各不相同,有些人敢于面对挑战,有些人则能对治烦恼,有些人甚至会转烦恼为道用,不同的修行功夫可以应对不同的违缘障碍。

二、对治违缘的唯一方法

“遇违缘修一”,是说我们遇到违缘的时候,唯有一个方法能够对治,就是修行“自他交换”。

修行菩提心,修行越殊胜,违缘越多,障碍越重。修行之路远非想象中那般岁月静好,而是道阻且长。幸运的是,我们有办法去面对,而且这个法如此殊胜而不可思议。

只有“法殊胜”还不够,人也要殊胜才行。比如医院里有很多好药,有高明的医生,也有好的医疗技术,但并非每一个病人都能用到。药再好,穷人买不起;医生的技术再高明,穷人治不起。很多人就是因为没钱治病才会死亡,这不是医院的问题,也不是药和医生的问题,而是病人自身的福报不够。同样的道理,虽然大家都在学佛,但如果自己发心不够广大至诚,善根不够深厚的话,就无法受用殊胜的大法。殊胜的法需要具有相应根器的人才能修。作为佛弟子,我们千万不要像贫穷的病人一样,甘做一个精神贫穷的修行人——缺乏菩提心、缺乏虔诚心、缺乏对大乘佛法的信心。殊胜的法教对于精神贫穷的修行者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如果我们对《修心七要》生不起信心,不愿意修行自他交换,不愿意承担他人的痛苦,不愿意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给予他人,就像是一个缺乏利他之心、勇气和宽广胸怀之财的穷人一样。

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就像是一剂强烈的猛药,可以迅速治愈生死轮回的大病。但正如病人自身体质太弱而无法适用强力之药一样,如果修行者不具备利他之心、善根、菩提心,就是一个营养不良而体弱的修行者,是无法修习殊胜的菩提心之法的。

药的效力越强,病人就越容易有不适反应,修持殊胜法教也是如此。比如说,原本你是很健康的,但是在开始修持菩提心之后,生了一场很重的病,甚至是从来没患过的大病,这就是因为你修行自他交换而引发了业障,这就是对你的考验。修持大乘佛法会遇到魔障,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非人的伤害,可能会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恐怖景象,也可能遭遇无缘无故的诽谤、侮辱、责骂和陷害,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习的法教越殊胜,就越容易出现障碍。

违缘障碍有内在的、外在的,还有秘密的,有很多种。外在的违缘是天灾人祸,例如撞车、跌伤、地震、海啸等等。内在的违缘障碍是生病,大的违缘就是生重病,而诸如长青春痘、拉肚子、被蚊子咬等等,都是小的内在违缘。密处的违缘就是心里莫名其妙地恐慌、浮躁、疲惫,很容易发脾气,晚上做噩梦,精神失常等。

无论发生外、内还是密的违缘,一定要谨慎,不要动摇。例如遇到车祸,或者生病,或者生起贪、嗔、痴烦恼的时候,我们马上要想到“修一”,发愿让所有人的违缘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由我来承担;同时我所有的福报、善根,我的财产和名誉等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给予他人,如此去修持自他交换,违缘就会成为修行的助缘,障碍就会转为道用。我们要用自他交换之法来推翻无始以来的自私习惯,什么时候推翻了,什么时候就停止轮回了,修行的开始就是超越轮回、解脱轮回的开始!

从古至今,我们从未遇到过这样殊胜的法教,也没有这样修行过,所以我们在轮回中无法自拔,一直流转漂泊,甚至陷得越来越深。今生,我们必须要透过自他交换的修持来结束这一切!

我曾写过一首小诗:“诸凡诽谤我之人,以及打骂恶语者,妒怒心怀恶意者,祈愿今生皆成佛。”大意是说,对于那些诽谤、侮辱、打骂、嫉妒、陷害我们,心怀恶意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反而祈愿这些众生能够迅速成佛。我们要用这种方式来修自他交换。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说:“虽乏资财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侵,众生罪苦仍取受,无怯弱是佛子行。”这里谈到几个违缘,第一个违缘是贫穷,甚至一无所有。现在想要变穷很容易,把钱投到股市里就可以了,越有钱越容易变穷人。第二个违缘是受人欺负,再加上得了严重的疾病。还有一个违缘是魔障——头脑有问题,精神错乱,鬼神附体等等。与古代相比,当今时代更容易出现违缘。违缘出现的时候怎么办?要发愿承担众生的罪苦。我们要勇敢地以大慈大悲之心来承受众生的罪苦,同时将我们的幸福、健康、财产都给予众生,这才是无有怯懦的菩萨行谊。菩萨是无畏的勇士,所以我们也要这样训练自己,让自己从一个沉睡于轮回的怯懦众生变成一个觉醒的勇士,要以这种方式来修行自他交换。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