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断除诸邪命(二)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六)邪修

有了邪见就会有邪修。某些外道执着于苦修,认为苦修能种下解脱的种子。这些外道每天的生活异常艰苦,一天只吃一口饭,只喝几滴水,甚至连衣服都不穿。他们认为吃穿住行都会造业,苦修既能消除过去的业,又能遏制现在的业,所以能解脱,这就是邪修。

对于佛教徒来说,吃素、持戒等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过于执着于这些行为,吃素、持戒也就变成了邪修。

(七)邪行

对于佛教徒来说,违犯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乘三昧耶戒,就是邪行。

总的来说,任何违背正见、正修、正行的行为都属于邪法,也就是邪命。有了邪命,我们就会不停地流转于轮回、不停地堕入恶道。

(八)修行道路上的误区

在修行的道路上很多误区。

我们往往自以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实际上常常会进入误区。《修心七要》把这些误区给我们一一指明。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些教言,修行一定会进入误区。那么,知道了以后就不会进入误区了吗?未必!因为知道不等于做到。

比如一个乞丐捡到了一个价值过亿的宝珠,这当然太幸运了,但乞丐能够立刻就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吗?未必。首先,乞丐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这个宝珠换取成现金;其次,得到宝珠以后,乞丐会面临很多危险,会有很多人千方百计要骗取、抢夺这个宝珠,乞丐不仅随时可能失去宝珠,弄不好还要搭上性命。可见,乞丐并不是捡了宝珠就万事大吉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生获得了暇满人身、遇到了《修心七要》,就像乞丐捡到了无价宝珠一样,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已,后面还会有很多误区、很多危险。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内心之中哪一种观念强大而持久,命运就会呈现出哪一种结果。而无始以来,我们内心中的佛法观念太少了,世间观念太强大了。即使我们听到了《修心七要》这样殊胜的佛法,不但不一定能对治世间观念,反而可能会被世间观念所同化。我们的过去世就是这样,虽然多生以来一直在学佛,但一世又一世,我们最终不断地输给烦恼,不断地输给自私和无明,以至于所学的佛法都被烦恼同化了。

就像我们吃西瓜的时候,如果往西瓜上撒一点点盐,西瓜不仅不会变咸,反而会显得更甜,因为盐都被糖同化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的行为、言语、思想,无一不是自私、烦恼和无明的产物。短暂、肤浅的修行,很难使我们有所改变。如果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修行,这一点能一目了然:当我们对佛法高谈论阔了一番后,回顾一下,会发现还是批评别人比较多、赞叹自己比较多;行为上也一样,大多数行为都是为自己和亲人,无私利他的行为少得可怜;在佛堂里修法时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个虔诚的佛弟子,一旦出了佛堂,遇到一点点生活小矛盾,自私和烦恼立刻会将我们控制住;即使我们表面上很勤奋,从早到晚都在做功课,然而实际上心里一直在胡思乱想:“晚饭吃什么呢?该买一套八供杯了吧?油灯快要燃完了……”心一直这样东奔西跑,头脑里一直在上演世间的连续剧。如果能有一种仪器记录我们做功课时的所思所想,然后给我们看回放,我们一定会发现:一小时的功课中,有关功课的影像持续不了几分钟,其余全是各种千奇百怪的世间影像,是不是这样?

这样一观察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修行进展缓慢?为什么我们至今还没有解脱?答案一清二楚。如果能意识到这些,感到很惭愧,这样的修行人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修行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做功课就只是做功课,烦恼还仍然是烦恼,甚至越修行烦恼越多,这样的修行就是进入了误区。

这也是“断除诸邪命”的另一层含义,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如果我们生病了,看医生、吃药当然是必须的,但如果不遵医嘱,胡乱吃药,导致药物中毒,这不是医生的问题,也不是药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修行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学了《修心七要》,不仅没有对治自私和我执,没有去减轻烦恼,修行反而被自私和烦恼所同化,这就相当于药物中毒一样。如冈波巴大师所说:“若不如法而行,仍是种下因为佛法反而堕落恶道的因。”这不是佛陀的问题,也不是《修心七要》的问题,是由于我们没有依教奉行,这就是邪命。佛法的作用和价值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利,而是要减轻私心、破除我执、断掉烦恼,除此之外,都是误区,都是邪命!对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因此,了解了《修心七要》的教言以后,要恒常观察自心:自私有没有减少?发脾气的次数有没有减少?别人批评自己的时候,能不能坦然接受?……而不是去观察自己念了多少咒、修了多少遍四加行、参加了多少次放生、吃素多久等等,这些都是形式,是助缘,改变内心才是关键。

改变内心要通过在生活中的实修来实现。对于居士来说,家庭就是最好的对境。家人对我们的评判是对我们修行状况的最佳鉴定。不要认为我们是佛教徒,我们的言语行为就是标准,然后以此标准去要求家人,给家人带来烦恼。每个人的因缘业力都不一样,连佛陀都改变不了他身边的某些亲人,比如,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他一生都跟佛陀作对;净饭王是佛陀的父亲,却是佛陀所有亲人中最后成就的一位。佛陀从没有对亲人说:“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是佛陀。”连佛陀都没有这样说过,我们有什么资格说呢?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戴了一个佛教面具而已,佛教的实质是要求做到无私、成为家人的榜样、生起菩提心。我们做到了吗?能做到这些,才有资格去要求家人。

进一步说,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反而应该努力成为家人的学生,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而孩子会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我们,老人会从老人的视角来看我们,这样,我们自己无法看到的缺点就会被发现,我们的修行也就有了着力点,这样修行的效果远远超过一个人从早到晚仅仅在佛堂里打坐。如果我们能够得到老人和孩子的认可,说明我们的修行境界已经提高了。

佛陀曾说过很感人的一句话:“凡是世间人说有,我也说有;世间人说没有,我也说没有。”佛陀那么圆满,都没有以他自己为主、以他自己为标准,而是完完全全恒顺众生。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做到恒顺、包容、无私,久而久之,家人就会被我们感动,继而对佛法产生信心。“做家人的榜样”是我们大乘佛子的责任,也是很大的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处处听家人的,他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了是非观念,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当家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要能接受,然后让这个缺点尽快消失,这样才能进步。

(九)“诸邪命”的核心

“诸邪命”有深浅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邪命没有断除,就达不到对应的正命:没有从事正当的职业,就达不到好人的正命;没有断除贪执此生和来世的邪命,就无法达到出离心的正命;没有断除自私的邪命,就无法达到菩提心的正命;没有破除分别妄念的邪命,就无法达到清净观的正命。

总的来说,邪命的核心是什么?是自私!各种邪命都是围绕自私而产生的。消灭了自私这个核心,一切邪命就无法生存。凡夫粗大的自私在加行道和资粮道可以破除;细微的自私要在登地菩萨以上才能破除。粗大的自私没有破除掉之前,细微的自私是无法破除的。

有了自私,不仅自己过不好,身边的人也得不到幸福,一切言谈举止都在造恶业。从暂时的角度来说,自私让我们一直流转于轮回、沉溺于生死。从究竟意义来说,自私让我们无法成为一位菩萨。什么时候破除了自私,什么时候恶业才能停止,继而才能利益众生。

如何破除自私?吃药、打针、做手术能做到吗?都不行,只有靠《修心七要》!不修《修心七要》,自私就无法断除。因为自私很狡猾,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比如说,前一句是“不好强争先”,我们明白以后,就能脱离“好强争先”的自私误区,但不知不觉又会陷入“诸邪命”的自私,于是《修心七要》又引导我们避开这个误区。《修心七要》真是一部伟大的法教,告诉了我们破除自私最直接、最有效、最全面的方法。依止《修心七要》实修,必然能令自私之心无所遁形,菩提之心油然而生。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