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犏载莫移牛(二)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再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高僧正在山洞里闭关修行。一个小偷刚杀了别人的一头牛,被牛主人发现了,于是慌忙逃跑,牛主人穷追不舍。小偷手里还拿着带血的刀,跑啊跑啊,跑到了高僧闭关的山洞。小偷看到高僧,心生一计,把带血的刀放在高僧面前,自己继续逃跑。牛主人追来以后,看到带血的刀,误以为杀牛的是高僧,于是抓住了高僧,高僧却并没有做任何辩解。牛主人把高僧带到官府,由于证据确凿,高僧被关进了监狱。六个月后,小偷被抓住了,大家才知道高僧受了冤枉,赶紧放他出来。出狱以后,高僧非但没有任何怨言,还告诉大家这件事的宿缘:多生多世以前,自己曾误认为一位出家人偷了东西,因此让他受了六个小时的冤屈。这个因果经过百千万年以后,积累成今生六个月的冤狱,由于毫无怨言地承受了冤屈,自己往昔的过失也得以赎清。
所以,《修心七要》为什么要求我们要承担他人的过失?因为这样能消除我们很多业障。如果这位高僧被关进监狱时大喊冤枉,他的宿罪不仅难以消除,而且还会越积越多,也许就不只是六个月了,而是六年、六十年。
第二个故事:西藏热咋地区曾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比丘,他去一个制茶场做工。做工时,茶场刚好丢了一个盆,大家都认为是被这个比丘偷走的。比丘受了冤枉,心里很难过,就去找自己的上师问:“我该怎么办?”上师回答:“你不但要承认,还要买一个新盆还给他们,而且还要给大家供茶,这样你的业才会消掉。”比丘按照上师的话做了,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很吉祥的梦,比丘明白这个梦象征自己消了很多业。不久以后,那个丢失的盆找到了,茶场里的人赶紧对比丘忏悔,而且对比丘的上师也生起了强烈的信心。于是,这件小小的冤案不仅没有结出恶果,反而发展了很多善业。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别人冤枉了我们,或者在背后说了我们很多坏话,我们应该做到“犏载莫移牛”,默默承受他们的过失,因为这样可以消很多宿业。受八关斋戒、修四加行、念百字明等都可以消业,但当我们默默忍受别人的冤枉时,宿业不知不觉就消除了,这样消业不是更容易、轻松吗?所以,当你被别人冤枉时,我要恭喜你!一个人冤枉你,你就消了一个人的业;一百个人冤枉了你,你就消了一百个人的业,消业的效率非常高。这并不是我安慰大家,这是真实的因果规律。
《入行论》说:
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
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别人犯了错误、造了恶业,我们要当成是自己的缺点,欣然地代人受过;而自己小小的恶业,要全部宣扬出去,并真诚忏悔。第一句就是在讲“犏载莫移牛”,大家可能还能够做到,第二句就比较难做到了吧?例如,今天我们做了一件坏事,伤害了某个人,我们若能主动告诉很多人,这样这个恶业就可以迅速消除。但我们有这个勇气吗?可能大多数人是没有的,我们都很好面子,都怕这样做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但《入行论》是这样要求我们的,《修心七要》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如果我们想消业,想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就必须在实际生活中这样训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修心七要》能带给我们一个美丽人生
《三字经》中有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孔融在四岁时,跟兄长们一起吃梨,他专门挑最小的梨吃,大人问他为什么,孔融回答:“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梨让给哥哥们。”这个传颂千古的小故事就是“犏载莫移牛”的好榜样。为什么孔融四岁就能有这样的好习惯?肯定是因为他过去世训练得好。我们已经好几十岁了,大多数人仍然没有“孔融让梨”这样的习惯,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过去世缺乏这样的教育,更没有实际去修行。
现在我们学了《修心七要》,懂得了“犏载莫移牛”的道理,这些窍诀是我们凡夫想象不到的,因为,这些道理跟我们习以为常的世俗观念是恰恰相反的。没有这样的窍诀,我们的自私心就无法改正,就无法从痛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如果我们能依照这些窍诀来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努力往菩提心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此生和来世的生命一定会很精彩、很美丽,说不定来生四岁的时候也可以“让梨”哦;如果我们不能依照这些窍诀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即使我们下一世还能做人,天性也会充满自私、狡猾和嗔恨,不仅不会“让梨”,说不定还会去抢梨。
此生能遇到《修心七要》,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幸运,以后我们能不能成为一位菩萨,完全取决于得到这些窍诀之后,有没有在家庭、工作、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内心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与提升。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顺利还是坎坷,无论长寿还是短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正确的观念融入内心,牢牢地种在自己的阿赖耶识之上,然后通过实修,让信心、虔诚、利他的观念得以长久稳固的发展。
因此,虽然我们听法时还是会感觉腰酸腿痛,有时还会有些困倦,实修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困难重重,但一定要坚持,心里要这样想:“《修心七要》无比殊胜,传承无比清净,会给我带来极大的利益,让我从自私、烦恼、各种负面情绪中彻底解脱,让我的心得到自在、安宁、慈悲和智慧,让我的生命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必须要坚持……”要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愿力、这样义无反顾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具备美好、正面的潜能,可惜我们过去迷失了自己,现在遇到了展现真实自我的时机,一定要好好把握。
佛陀有洞察因果的智慧,所以告诉了我们“犏载莫移牛”这些窍诀。作为金刚乘弟子,我们要尽力依照这些要求去做。否则,总是把利益占为己有,总是把亏损推给别人,总是在“犏载移牛”,这就不配说自己是一个佛教徒。
以往我们在贡嘎山朝圣时,我不看谁做功课最多,谁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我只看谁最无私,谁为他人付出的最多,谁住得最差,谁吃饭最晚,谁坐大巴时先让老年人就坐,能做到这些,才是一个有希望的修行人。如果不会照顾别人,对他人很冷淡、很漠视,功课做得再多也代表不了什么,即使能从成都磕大头到拉萨也代表不了什么。最难做的就是发自内心地照顾大家,为大家服务、奉献,这才说明真正有了利他之心,这就非常接近菩提心了。
这次学习《修心七要》,不仅对大家有帮助,对我自己也有很大的鞭策和巩固。我们学了以后,要尽量以身作则,要让我们周围的人感到温暖,这样的进步是应该有的!
我接触过一些老修行人,与他们相处,能感受到他们对众生发自内心的热情,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后来发现他们修的就是《修心七要》。他们身上很多习气和毛病真的不见了,无私、智慧和菩提心真的展现出来了!这说明《修心七要》所讲的内容,我们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所以,当我们情绪不好,生气、沮丧、伤心、失望的时候,要想起《修心七要》,要用这些教言来调整自己,这就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当前又正值末法时代,内在的疾病、外在的灾难层出不穷,死亡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我们确实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了!实修《修心七要》是我们此生唯一的光明之路。
学佛人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把任何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如果总是纠缠在烦恼里,甚至把快乐也当成烦恼,那么人生的幸福从何而来?修习《修心七要》,能让我们坦然面对一切顺境与逆境、一切悲欢与离合,能让我们包容一切、接纳一切,心甘情愿地吃苦耐劳、奉献他人,即使身处末法时代,我们也能拥有一个积极、美丽的人生,这是真实不虚的。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