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繁体

(上)

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犹如屋舍有两门相对,有人住在当中,有人住在上方,住在上方的人居高临下,能够清楚观察到下方居住者出入行来。佛亦如是,用天眼观察到众生的出生、命终,投生于善道或恶道,色身是良好或有缺陷,容颜相好或是丑陋,都是各随其所做善恶业,而有不同的果报,佛全然知晓。

若众生身口意三业行善法,不诽谤贤圣,具足正知见,所作所为亦皆如法,当其身坏命终,将投生于天上善处,此为众生行善的果报。若众生行此善法,不造恶行,当其身坏命终,则投生于人道。若众生身、口、意行恶,造不善行,命终之后,生饿鬼道。若众生身、口、意造恶,诽谤贤圣,并与邪见相应,命终之后,生畜生道。若众生身、口、意造种种罪恶,又诽谤贤圣,命终之后,生地狱中。

此时,地狱的狱卒会将罪人捉至阎罗王前报告:“大王当知!此人前世身意行恶,造作种种恶行、恶业,所以生此地狱中。大王!请观此人应治以何罪惩罚?”阎罗王便审问:“男子!你前生得为人身,不知道处胎之时,在狭小的母胎中是极为困厄痛苦吗?也不明白在你成长时期,是需要靠乳哺滋养身体吗?”罪人说:“大王!我知道。”王曰:“男子!你不知道生而为人时,在身、口、意三业上,必须修习种种善行吗?”“是,大王!诚如大王所教。但因为我愚痴迷惑,未能分别善与不善。”“确实如你所说,因为身口意未行善法,才有现在的果报,应当追究你因放逸所造之罪行,这不是父母所做,也不是国王、大臣所做,是自己所作罪业,今当受报。”

阎罗王先问其罪,后治罪惩罚。隔天再找差使问罪人:“你身为人时,未曾看见老人的形体劣弱,举步维艰,衣裳垢秽,动静行止间,身体抖颤,气息微弱,不再是少壮时期的他了吗?”罪人回答:“大王!我实见之。”王曰:“你应该要知道你也会老,也厌恶老苦,应当修种种善行。”“是的,大王!但是我当时并不相信。”“我知道你身口意未行善法,现在治罪以警惕不再犯过。你所作恶业,不是父母所造,也不是国王、大臣、人民所造,是自己造罪,当自受报。”

第三天,阎罗王又告诉罪人:“你前身作人时,未曾见过病人吗?卧在屎尿当中,无法自己料理起居。”罪人回报:“大王!我实见之。”王曰:“男子!你难道不知道自己也会生病,不能避免此患?”“是的,大王!但是当时我并没有观照到。”“我也知道你的愚惑不解,所以今天判你罪罚,使你以后不敢再犯。此罪不是父母所为,也不是国王、大臣所造作。”

第四天,王又派信差告诉罪人:“男子!你不知道命终之时,人身如枯木,四大分散风去火歇后,不再有情识,五亲眷属也束手无策,只能围绕号哭吗?”罪人回覆:“大王!确实是如此,我已见之。”王曰:“你为何不这样想:我自己也难逃一死。”“大王!我实在是不觉不知。”“我也相信你未能觉察此事,现在当叛你罪以作警惕,使你以后不要再犯。此不善之罪,不是父母所为,也不是国王、大臣、人民所造,是自己造罪,当自受报。”

第五天,阎罗王又遣使告诉罪人:“你前世为人时,没看见有盗贼穿墙破舍,劫夺他人财宝,或放火烧,或隐藏于道路;当盗贼被国王捉到时,或被截断手足,或被杀,或关于牢狱,或被反绑绕街,或令其背负沙石,或将其倒吊悬挂,或以乱箭射之,或以融铜灌注其身,或以火炙烧,或剥其皮让他自食,或剖开其腹以草填塞,或将其用热汤煮,或用刀削砍、车轮辗压其头,或以象脚踏杀其身,或将其人着于标枪头上至死?”罪人回答:“我实见过。”王曰:“你何故私自盗人财物,明知故犯?”“大王!我实在是愚痴,为财所迷惑。”“我相信你所说,今当治罪,使你以后不敢再犯。此罪不是父母所为,也不是国王、大臣、人民所为,你自作其罪,还自受报。”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四)》

省思:

古德云:“命自我造,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自性,反躬内省感无不通。”希望人生称心如意、随心满愿,首先要知因识果,深信因缘果报自作自受,进而断恶修善,心无善念不起、口无善言不说、身无善事不行,良善的身口意三业就是修善,断恶就是停止、排除恶因,没有恶因就没有恶报,自然能够消灾免难、趋吉避凶。了达此理,依之而行,便能改造命运,离苦得乐,迎向光明希望的未来。

(下)

“此时,阎罗王问完罪后,便敕令狱卒:‘快将此人送入狱中!’狱卒于是听令,送罪人往地狱。地狱左侧火燃猛烈,处处铁城,还有地也是铁造;有四个城门,都极为臭秽,如似屎尿染污,四面被刀山、剑树围绕,又以铁笼盖覆其上。”

是时,世尊说偈:

“四壁四城门,广长实为牢,铁笼之所覆,求出无有期。

彼时铁地上,火然极为炽,壁方百由旬,洞然一种色。

中央有四柱,睹之实恐畏,及其剑树上,铁??乌所止。

臭处实难居,睹之衣毛竖,种种之畏器,隔子有十六。”

“比丘们当知!此时,狱卒以种种使人惨痛之物拷打罪人。罪人在狱中举脚欲行,当下血肉剥尽,只存骨在。然后,狱卒又以利斧砍击罪人形体,苦痛难计,求死不得。他必须等到在人间所做罪业除尽后,才得出离此处。”

“此时,狱卒将罪人驱至刀剑树,使其爬上或下;罪人在树上,便被铁嘴鸟所吃,或被啄头取脑而食;或被取手脚,打骨头而吃骨髓。必须受苦至所做罪业除尽,才得出离此处。”

“此时,狱卒驱使罪人抱热铜柱而坐。因为罪人前世喜好淫欲,所以感得此罪,被罪业所追,终不能离苦。此时,狱卒又从罪人脚跟处拔其筋,或从颈项中抽出筋而挽之;或使车载,令其或进、或退,不得自在,其中所受之苦不可称计。必须至罪业除灭,才得出离。”

“此时,狱卒将罪人掷于火山口,驱使罪人上下火山,罪人形体烂尽,求死不得,必须罪业除尽,才得出离。”

“此时,狱卒又拔罪人舌,掷挂于其背后,其所受苦不可称计。狱卒又将罪人掷于刀山上,或断其脚,或断其头,或断其手,罪人求死不得,必须罪业灭除,才得出离。”

“此时,狱卒以灼热之大铁叶包覆罪人身体,就像前生穿衣一般,苦痛难忍。如是罪苦,皆因生前贪欲,故遭此罪报。此时,狱卒又对罪人作五种刑罚,驱使罪人卧倒,用铁钉钉其手、脚,又取一钉钉其心,于中受苦,实不可言。必须罪业除尽,才得出离。”

“此时,狱卒又将罪人头脚颠倒,高举其身沉入热锅中,全身上下皆悉烂尽;若拉上其身亦全烂尽,若将身体放在热锅的四边也都烂尽,酸楚毒痛难以铭状。犹如小豆在大锅中煮,在滚水中上浮、下沉,罪人也是如此,浮上亦烂,沉下亦烂,其苦难以称计,必须受尽罪苦才得出离。”

“比丘当知!有时在地狱中,经历数年,东门打开,于是,罪人们往东门而去,门即自然关闭。是时,罪人们全都倒地,其所受罪苦无法述说,于是互相怨怼:‘都是你们!所以我不能出门。’”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者常喜悦,亦如光音天,智者常怀忧,如似狱中囚。”

“此时,经历百千万岁,大地狱中北门复开,于是罪人们向北门奔去,门又自然关闭,必须受苦到所做罪业除尽,才得脱离。此时,罪人又经过数百万岁,狱卒以铁斧砍击罪人身,经如此罪苦后,再更换刑具,继续惩治。必须受尽应受罪苦才能出离。”

“比丘当知!有时东门又开一次。那些罪人又都往东门去,门再度自然关闭,不得出门。若能出门的罪人,见门外有大山,即往山中而去,当下却为两山所压,有如压榨麻油,其苦不可称计,必须受尽罪苦才能出离。此时,罪人们前进,却到热灰地狱,此狱纵广数千万由旬,罪人于中受苦不可称计,必须受尽其无始罪原之苦,才能出离。罪人又往前进,则入刀刺地狱中,此时有大风吹起,破坏罪人身体筋骨,其苦不能计算,必须等到罪恶灭除,才能出离。”

“后有大热灰地狱,罪人入此大热灰地狱,形体融烂,受苦无量,必须等到罪灭才能出离。此时,罪人虽出此热灰地狱,又至刀剑地狱,此狱纵广数千万里,罪人于中受苦不可称计,必须等罪苦灭除,才能出离。”

“罪人虽出离刀剑地狱,又入沸屎地狱,沸屎中有细虫,钻骨入髓,食此罪人,此狱罪苦受尽,得出此地狱。然罪人向前,却遇狱卒,狱卒问罪人:‘你们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罪人回报:‘我们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将到何处去。但我们今日极为饥饿,需要食物。’狱卒回答:‘我可以供给食物。’此时,狱卒将罪人仰卧,使罪人吞大热铁丸,热铁丸从口下,经过肠胃,肠胃烂尽,罪人受苦难量,必须等罪苦灭尽,才得出离。”

“那些罪人不堪苦痛,又入于热屎地狱、刀剑地狱、大热灰地狱,又经过如是若干地狱。此时,那些罪众不堪受苦,会又回头至热屎地狱中。此时,狱卒问罪众:‘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到什么地方去?’罪人回答:‘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狱卒问:‘需要什么吗?’罪人回答:‘我们十分口渴,需要喝水。’这时,狱卒令罪人仰卧,然后将融铜灌入罪人口内,使融铜流入身中。其所受罪苦无法具体计量,必须等罪业除灭,才得出离。此时,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再入于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灰地狱,又还入于大地狱中。”

“比丘当知!此时罪人所受苦痛难可称计,即便罪人眼见色,耳闻声,或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细滑,意识感知众法,不但心无爱乐,反而起瞋恚心;这些都是因为前生不作善行,恒作恶业,而有此罪报。”

“此时,阎罗王教敕罪人:‘你们没有善报,是因为往昔为人享受福报,但身、口、意作为却与不善法相应,也不慷慨布施、怀仁慈爱、利益他人、以平等心来利他,所以现在受此苦果。你们的恶行,不是父母,也不是国王、大臣所为。如果有众生身、口、意清净,没有被贪、瞋、痴等染污,如同住在光音天;若有众生作种种恶行,其必受苦报如处地狱中。你们因身、口、意不净,故感得此罪业。’”

“比丘当知!阎罗王便这样子说:‘我当于哪一天脱离此阎罗王之苦难,而投生于人道中呢?如果能得人身,便可以出家,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尘学道!’身为阎罗王尚且有这样的想法,何况你们今得人身,得作沙门!所以,诸比丘们!时时当念身口意的造作,不让三业有所缺失;应当灭除五结贪、瞋、慢、嫉、悭的系缚,修行信、进、念、定、慧五根。诸比丘们!应当如是学习。”比丘们闻佛所说,皆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四)》

省思: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地狱苦果深重,吾人若能深信因缘果报自作自受,进而断恶修善,便能朝解脱之路迈进。故事中,阎罗王尚且希望能转生为人,不为享乐,而是能出家学道,得究竟解脱。想想我辈有幸已得人身,更当精勤修行善业,累积福德资粮,成就道业。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