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理隐含的意义
人世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浅笑,吝于施舍,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人世事,能为的不为,不能为的为之,都是不智之举。
揭弊而不能揭短社会上有许多弊案,政治上的弊案、公司里的弊案,乃至学校、家庭里都有弊案。任由弊案存在,漠不关心,这是没有善尽职守。有了坏处,咱们应该揭穿它,把它提出来检讨改善。可是,揭弊能够,却不能揭人之短;揭人之短,伤人的出路,坏人的名誉。假设咱们只揭其弊,使其有时机改善,不触及人事,此诚一举两得之举也。
整装而不能整人人要保持服装仪容的正经整洁,这是一种社交礼仪。每天出门前,对镜整装,看看自己的穿着是否规矩平坦,乃至有时也能够帮他人整装,帮他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拉平,帮他添加一条领带围巾等。为人整装能够,但不能整人,有的人好恶作剧,以整人为乐;有些人涵养不够,以磨人为乐,专爱整人。一件事,只要他肯帮个小忙,很快就能解决,但他偏要麻烦你,要你从头再写一份资料,要你从头再跑一次,完全不体恤他人的辛苦,任意要求而加剧他人的困难,这就是整人。整人的人自认为满意,其实你整的人多了,有朝一日因果相报,你整人,人整你,后悔莫及。
轻松而不能轻浮人的日子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绷紧神经,要求日子里的每个行为都合乎“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这也太严肃了,他人跟你同居共住,也很尴尬。日子中偶然也要有轻松的一面,要能跟大家随缘。例如,初见时表明热烈欢迎,相谈时眉飞色舞,妙语如珠,开个小玩笑,都无伤大雅。可是,日子能够轻松,行为却不能轻浮。轻浮不同于轻松,轻浮是拿他人来嘲笑,轻浮是出言不妥。特别男女之间,轻浮的行为是对人的不尊重。轻浮是表明放纵,轻松是表明自然,咱们的言谈举止能够有轻松的自然,但不能有放纵的轻浮。
自信而不能骄傲做工作要有自信,有决心才有力气。凡事预先安排稳当,做起事来有方针有办法,一切依照自己的规划发展,当然决心十足。做事要有自信,做人不能骄傲,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计划就是绝无仅有、自己的办法都是无懈可击的,因而小看他人,藐视他人。在自信里要懂得谦善,因为骄傲简单傲慢,所谓“谦受益,满招损”。自命不凡、骄傲自傲的人简单引起失败,是做人做事之大忌。
随缘而不能随意释教有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话,叫“随缘”。你托付他说什么话,他觉得能说,就说“我随缘”;你托付他做什么事,他觉得能做的,也说“我随缘”。随缘施舍,随缘参与,随缘贡献,随缘建功,可是千万不能随意。随意议论工作好坏,或是前因结果都没有弄清楚,就随意任意履行,随意的结果必定是不便利。你太随意,一旦引起反弹而引起不便利,那就麻烦大了。
1、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多么为四?谓便利具足,守护具足,善常识具足,正命具足。——《杂阿含经》
2、人世有四业:一智、二珍财,三受五欲乐,四求于解脱。——《华严经》
3、居孝事爸爸妈妈,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之行,是为最吉祥。——《法句经》
4、逾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高兴,病得健康,老得有期望。逾越逝世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108自在语》
5、谓善男人种种工巧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便利具足。——《杂阿含经》
6、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具有三张执照。——《人世释教的戒定慧》
7、一个人要会讲、会写、会听、会看、会想、会笑、会唱、会做……全部都会最好,否则至少也要会得一半以上。——《人世释教的戒定慧》
8、以法求财,不以滥取,以乐自供,供养爸爸妈妈,给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常识,随时供养沙门、婆罗门。——《杂阿含经》
9、如法得财利,不负得安隐,施与得欢喜,二俱皆获利。——《中阿含经》
10、不做低劣事,不受人驱使,不依附权贵,不以法为商。——《即兴自说》
11、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已存命,业为众生依。——《杂阿含经》
12、生而有利安,伴软和为安,命尽为福安,众恶不犯安。——《法句经》
13、何法名为苦?所谓赤贫是。何苦为最重?所谓赤贫是。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必赤贫生。——《金色王经》
14、有赤贫已,始有劫盗;有劫盗已,始有兵杖。——《长阿含经》
15、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金钱、封邑,非不如法。平直正求,非粗恶求,不逼切他。如法得分,起无常想,不生悭想,喜舍无吝。给事爸爸妈妈、妻子、奴婢、诸作使者,以如法财而给施之,所谓亲朋、眷属、常识,然后施法。——《大宝积经》
16、一食知止足,二求学勿怠,三领先储积,以拟于空乏,四耕田商贾,泽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如是求学者,则家无损减,财宝日滋长,如海吞众流。——《长阿含经》
2024-03-17 13:54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