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讲的是什么
《阿弥陀经》文辞简洁,义理明了,其大要有三:初说极乐依正,次标念佛往生,后示诸佛证诚。
一、说极乐依正
论依报,则极乐国土成就七宝池、八功德水等种种功德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论正报,则弥陀光寿无量;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如是标示极乐依正主伴庄严,显彰弥陀“欲生我国”之大悲召唤,欲令众生,信顺佛愿,厌离娑婆,欣慕净土。故释迦重重劝言: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二、标念佛往生
即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闻说彼国依正庄严,厌离娑婆,愿生净土者,自然舍少善少福之行,顺佛本愿,一心专称弥陀佛名;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必定往生。
三、示诸佛证诚
五浊凡夫,但称佛名,乘愿皆往。超越常情,迥异他宗,智识难会,修证难及,极为难信。为绝众生种种疑情,及防异见异解来相妨难,故六方诸佛舒舌证诚,普劝众生,唯信佛语,专注奉行,正念直来,莫生疑退。所谓:“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大意虽三,心要唯一,即念佛往生。初说依正,为发起念佛往生之心;后明证诚,为劝信念佛往生之法。故一经前后,始终不离念佛往生心要,善导大师《观经疏》释云: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亦云:
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
又云:
此经不兼戒律,亦无论义,自始至终,专说念佛求生净土。
经论祖释通观可知,此经唯说念佛,别无他义。故此经宗旨,不同于圣道法门的戒定慧学,乃信愿专一之念佛。所谓“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也。
以上就是阿弥陀经全文所讲的道理了,我们修行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去思考经文的含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经文在讲述一些什么。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那一缕菠萝香
那一缕菠萝香那一缕菠萝香她还记得18年前的那个春天,8岁的她第一次见到那个丑丑的东西:均匀隆起的橙色小丘,一身粗糙的刺,上面一簇绿叶,倒像是绽开的花朵。那是父亲从南方回来带给她的礼物,可是一家人竟都不知道怎样..
金刚经全文及回向文
《金刚经》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但是,我们在学习《金刚经》的时候,不仅需要认真诵读,还要做好回向。《金刚经》全文一共是五千多字,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如果你想诵读《金刚经》全文的话,可通过以下《金刚..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大乘法只要修到心地清净,回向求生净土,一样成就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大乘法只要修到心地清净,回向求生净土,一样成就这一段就很了不起了。见到这个法门,这个经典实在是广大无际。我们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了,这一部经就涵盖了一切经,这一个法门也包括了无量无边的..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14集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14集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我们这一个大世纪交替的日子,再过两天二十一世纪开始了,这个缘分非常的希有难逢,我们非常的幸运,在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而这么多同学,从海外各个..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小是假的,心量大是真的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小是假的,心量大是真的心量小是假的,心量大是真的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31集(净空法师)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义寂云:生死为大命,穷逼为小命。悔惧者,望西云:悔惧等者,命欲终时,..
净土法门法师:做弥陀弟子
净土法门法师:做弥陀弟子做弥陀弟子【遇缘重要】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提倡「菩萨学处」,此构想很好。现代我们提倡做「弥陀弟子」,弥陀弟子当然也是菩萨。要如何才能做到?这是教育问题。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人皆可..
黑木耳为何是素中之王
黑木耳为何是素中之王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为古代帝王独享之佳品,有“素中之荤”“素中之王”的美誉。据《礼记内则》记载和汉学者郑玄的注解,以及宋代陈皓的《礼记集说》,都证明黑木耳为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
香菇板栗白菜卤
香菇板栗白菜卤原料:娃娃菜(大白菜也可)1棵、鲜香菇5朵、芋艿(芋头)5个、板栗20粒。 调料:玉米油、素高汤500ML、生抽1小勺、白胡椒粉1/2小勺、盐 做法: 1、板栗入锅中加水煮熟。 2、香菇洗净顶部切十字花刀,娃娃..
过午不食与素食
过午不食与素食据说,佛陀当初求道,为了在物质上解除人间的饥苦,他特地到森林里去修行,首先训练的就是减餐和不食。如今,生活在物质文明进步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虽说没有必要去“效法”佛陀当年的减餐或不..
吃素的真义
吃素的真义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尤以“素食文化”别具一格。 素食本为儒家所提倡,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佛教也提倡素食,但佛教..
阿弥陀经讲的是什么
《阿弥陀经》文辞简洁,义理明了,其大要有三:初说极乐依正,次标念佛往生,后示诸佛证诚。一、说极乐依正论依报,则极乐国土成就七宝池、八功德水等种种功德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论正报,则弥陀光寿无量;众..
随缘,随的什么缘
随缘,随的什么缘随缘,随的什么缘普照园,2007 学佛的同修,有一句口头语,就是“随缘”。大家都常说随缘、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呢?原来随缘二字,具足应该说是“随顺因缘”。因缘二字,在佛经是非常深奥的名词,是..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冤亲债主怎样救助病危的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冤亲债主怎样救助病危的人凡夫无知,真正是所谓是弱肉强食,残害一切众生。这些众生也都是凡夫,也都是迷惑颠倒。迷惑颠倒,报复的心不会消灭。你伤害他,他那个怨恨之心永远含藏在阿赖耶识里..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在行、住、坐、卧中修行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在行、住、坐、卧中修行吃饭时,把自己观成本尊,把自己的身体观成佛菩萨的坛城,坛城就是佛国,佛的宫殿。把上师观在喉间,然后对食物进行“嗡、阿、吽”的加持,观想食物化成甘露,供养心莲中的..
洛阳白马寺的“清凉台”,为什么多出一点?导游小姐姐这么解释
洛阳白马寺的“清凉台”,为什么多出一点?导游小姐姐这么解释洛阳白马寺的“清凉台”,为什么多出一点?导游小姐姐这么解释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为洛阳作诗赋词。小时候大家都背过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