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功过如何抵消?

繁体

1.问:佛门讲功过不能抵销,请问要怎样说明才圆满?对于修行人有什么启示?  

答:功过确实不能抵销,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决不是我豆种多了,瓜就不结瓜,它还是一样结瓜。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能抵销,但是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所以佛讲缘生。我的恶因很多,我不想结恶的果报,我就把恶的缘断掉。譬如种瓜,我不想让它结瓜,我把瓜的种子放在茶杯里面盖起来,它没有土壤、空气、水分,经过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这是缘没有了。如果你把瓜种在肥沃的土地,它有水分、肥料、日光的缘,它一定生长得很好。所以,我们要想善成就,一定要修善缘;要想断恶,将恶缘断除,恶的种子就不会结果。  

2.问:因果永不消灭,善恶不能抵销,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桂引杏)  

李炳南老居士答:因果不消灭者,乃谓不自消灭。岂但此也,且亦不自生。必先明乎不自之理,方能谈斯问题。因谓亲因,果指习果,二者之间有一重要枢纽,名之为缘。此缘具增上力者,因即生起;如种子在地遇水,便能生芽,不遇此增上力,则种子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倘缘具减损力者,因即变坏;如种子在地遇石灰硝强之类,便渐蚀腐,不遇此减损力,则种子亦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3.问:老师与梁启超先生均说佛教因果率善恶不能相抵,此与了凡四训所言是否矛盾?尢智表居士的佛教科学观小册子内亦言多行善事可以赎过,究竟何者为是?(罗剑仁)  

李炳南老居士答:善恶不抵,是言真学理,袁尤所云赎过,是言善巧之事,言理者与事须办,言事者非理不圆,应知万法之生,只一缘字,无缘则徒因不果,且无万法,先明缘生,始能谈因说果,善恶不抵者,如先布瓜种,后布豆种,两种虽聚一地,瓜豆两种,不能互抵,生时瓜自瓜豆自豆耳。赎过云者,先作恶因,续作不改,即是恶缘滋润,则因熟而变恶果,续作不改,即是恶缘滋润,则因熟而变恶果,如已作恶因,后不以恶缘滋润,而改作善业,即将先作恶因压伏,不遇恶缘,因暂不生,而善业日增,善缘日润,有缘润者先熟,先食善报也。而恶因种子,却依然存在,此是不抵之理,故不矛盾,倘善缘停止不压,仍能发生,必善缘压之又压,其恶因久久自腐,是其无力自灭,仍非抵耳。(出处同上)  

4.未信佛前所造的罪业,及信佛之后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如本法师答问)  

这应该从三方面谈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过失,必定恶因已种下八识田中,将后随机缘成熟,必感召恶果,造作何因,将得何果!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若信佛学佛之后,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广造一切善因,亦将感召一切善果,这话如何说呢?因为种善因必得善报故 。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有规律的,不会脱离轨道的,因果是平等的,迟早总会受报的,甚至不会错乱的,因果受报轻重丝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论有信佛无信佛,因果总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后,因果才开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因果从此就没有了,若有人不信因果,因果还是宛然存在的,不会因你的不信而因果就自然不存在了,是故:  

佛陀告诉弟子说:因果的存在与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无因果就没有因果的,不是强辩来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产物与申请专利品,因果是来自每个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造作则无因果,如是正见,是名因果之义,因果(梵语hetu-phala)不离心(梵语citta),心不离因果,因果由心造作所得,心能造作诸因果,心与因果正等无异。  

二、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业不定业,轻业与重业而言,就有差别了;若轻业或不定业,所造的恶因不很强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进用功,广造诸善,大行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恶因久而无因缘促成,必得干枯焦芽,因而不复造成恶果;譬如一颗种子置于无水分及泥土的石头上,久而久之,被太阳晒干水分,又无泥土滋润,必将枯死无疑,轻业与不定业亦复如是。  

若造下重业与定业,因果则另当别论了,重业与定业在八识田中,已构成明显的因果条件,迟早总是必报的,虽勤修佛道,已证成佛果,圣位亦有果报,圣凡不出因果,只是圣者受果报之际,心地如如不动,不恐慌,自在无动本尊,内心始终光明无惑,何以故?因为圣者明白造何因必感召何果啊!  

三、化业力为愿力,以愿力净化业力:如果修行者的愿力坚强,能勇猛精进,往往可以将业力转为愿力的,这要看行者的智慧与悲愿的造化来决定,这话如何说呢?因为,有业力则无愿力,有愿力则无业力,业力与愿力不能同时存在;修行者就是将愿力抖擞图强起来,将业力加以净化而已!

若业力不能净化,不能清净圆满,那么,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业力就可以转化为愿力了,何以故?因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们亦可以成佛, 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们欲得成佛,必将业力净化为愿力,依愿力而净化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往生极乐这才是第一桩大事

净土法门法师:往生极乐这才是第一桩大事六道里面的凡夫,有一等聪明觉悟的人,他知道身是累赘,不要身了,这个人在哪里?在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人没有肉身,他不要这个身体,我们一般人称他作灵界,中国一般人说他灵..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学佛,我常常劝同学,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这个很重要,从端正心念开始。换句话说,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就是念头、烦恼习气;真心没有念头,真心就..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我们今天是看破了,在经文里头都懂得了,真的、假的我们有能力分辨了,全是假的,问题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功夫要得力,恶梦没有了,纵然作梦,梦里面的境界很清楚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功夫要得力,恶梦没有了,纵然作梦,梦里面的境界很清楚『持名即是甚深般若』,我们晓得禅宗所修的是般若,这一点大家也必须要了解,这是佛学常识。禅宗不是修六度里头的禅定,你要认为他修的禅定..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坐禅要能转心行才是真修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坐禅要能转心行才是真修行「调心适意」,总的来说,极乐世界自性的妙德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在实报庄严土里面,能帮助法身菩萨消除无始无明的习气;在我们凡夫身上,它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帮助我们消..

普门品可以在家念么

普门品是可以在家里念的,而且可以让自己一直坚持下去,让自己能够有着更多的益处,让自己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到其中的善,然后再去以此善念去更好的回向到这个世间,这样也是能让自身的功德更加的圆满,是能让自己可以..

这才是一个一生无忧的人

这才是一个一生无忧的人我们在学佛当中,在精进努力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各种言论,所以学佛要坚持,要学会趁早习惯人间给你带来的不同观点,把自己学佛的事做好,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论,不要让别人来影响你的精进..

地藏经和药师经能一起诵读吗

地藏经和药师经是可以一起诵读的,但是不建议两本经书一起诵读,因为这样对大家的修行是非常的有影响,大家应该一本经书深入的修行,等这个经书修行透了之后,在修行下一本,不然两本经书一起修行,哪本经书都修行透..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这才是最大的财富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峻岭。虽然群山为这里的居民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但行路难,村民们无法开拓山那边的一片肥沃土地。一次,一场大地震袭击了这片山..

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

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 1.换季疲惫 给自己做一个“安眠枕”,在枕套下面多放些气味芬芳的杀菌植物叶片:月桂、蕨、榛树、针叶、薄荷和玫瑰花瓣。 2.眼睛红肿 用香芹汁湿敷消除眼睛红肿,..

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

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调料: 姜:6克 盐:5克 醋:10克 香油:10克 白砂糖:5克 味精:2克 各适量 1、菠菜的老根、老叶去掉,清洗干净,放沸水锅中烫熟,捞出摊开晾凉,挤掉一些水,切成半..

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

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我们若要说:“我菩萨生生世世为众生轮回,赴汤蹈火都愿意,都不怕。” 要说这种大话是很容易..

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

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

黄鼠狼的复仇

黄鼠狼的复仇黄鼠狼的复仇八十年代抚顺新屯太平沟山坡的槐树林下面住着几户人家,有崔姓,金姓,杨,刘,常等。大家相安无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年复一年四季更替。 刘大爷家和我是邻居,也算是大的家族,5个儿子..

香道文化的演变

香道文化的演变香道文化的演变香道文化的定义是从四库全书子部香谱卷上的三部香谱探讨来的。即1.香谱(宋洪芻字驹父著),2.陈氏香谱(宋陈敬字子中著),3.香乘(明周嘉胄字江左著)等。所记载的我国传统用香历史文化来定..

道证法师: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道证法师: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