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有四个原因

繁体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有四个原因

【无外杂缘得正念】

第一,“无外杂缘,得正念故”。是因为没有外杂之缘、内心有了正念的缘故。

这一点要解释,有人以为什么叫“无外杂缘”呢?(我当初也是这样理解的)“我在家里念佛,你们不要来敲门,你要来敲门,你就是杂缘,把我打乱了;电话也把它停掉,不然一打电话来,也乱了。”好了,门关上了,亲戚朋友不来了,电话也不接了,但是偏偏不作美,有一只小鸟跑到窗户上叫来叫去,“把我的心都叫乱了……”我们总认为没有任何打扰叫“无外杂缘”,不是这样子的。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什么叫“得正念”呢?正念就是念佛,正念坚固,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

比如说,有个人不会读经,只会念佛。看见别人读经,如果不懂得念佛的道理,他的心中就动乱了,他就想去读经了,他心中就有了外杂之缘,读经这个缘引起他心里边的杂乱,他想去读经了,他不想专念佛了,这叫“外杂之缘”,失掉了正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他虽然会读经,读经也是告诉我们念佛必然往生,我念佛,往生无有不足,我虽然无有智慧,释迦牟尼佛告诉我说“念佛一定往生”,阿弥陀佛告诉我说“念佛一定来迎接”,我不识字,又有何憾?这样心中正念坚固,“你会读经,我不会读经,我也不羡慕你”,这叫“无外杂缘”。

同理,我没有钱,人家有钱,他有钱到寺院里建了尊大佛,建了座宝塔,做很大的功德,一般的人心中又担心了:你看看,人家用那么多钱做功德,他往生可能有分。我穷光蛋,一分钱拿不出来,我可能没分吧?如果这样想,就叫做“外杂之缘失正念”。心中应怎么想?我虽然贫穷,很惭愧,不能报佛恩,不能供养三宝,但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如我这般贫穷之人,若专念彼佛名号,决定往生,无有不足。“我也不羡慕你,我只为往生极乐净土”,这叫做“无外杂缘得正念”。其他可以依此类推。总之,见到别人修种种殊胜之行,我虽然做不到,心中没有遗憾,没有不足,这叫做“正念坚固”。念佛一定往生,不论行住坐卧。既然不论行住坐卧,那么种种因缘都可以,本来这个法门是士农工商、任何职业、任何环境状况都可以念佛,所以,只管念佛,决定往生,心中无有胆怯,心中正念充足,这叫“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与佛本愿得相应】

第二,“与佛本愿得相应故”。这在第三愿文里边已经说到了,“顺彼佛愿故”,你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了,什么叫相应呢?刚好吻合。佛的本愿说“念我的名号来往生”,我就专念弥陀名号,刚好,佛心凡心成为一体。佛心是让我们罪恶凡夫称念名号往生净土,我们凡心就念彼佛之名号、愿往生,刚好,这就吻合了。阿弥陀佛刚好要救你,要你念佛,你刚好要被弥陀救,念弥陀名号,这叫做“一心”,成为一条心,这叫相应。

有人讲“我念佛,念念念,念到心里边很清净,就跟佛相应了”,这是一种解释,但不是善导大师的解释,那样是相应不来的。像孩子跟妈妈怎么相应呢?孩子才一岁,饿了要喝奶,妈妈就喂他奶喝,这叫做“母子相应”。这孩子不能理解妈妈什么职业、什么智慧,他不可能理解的,要那样的话,孩子永远不能和妈妈相应了,这是一种慈爱的相应。一样的道理,如果要让我们也发四十八愿,要我们懂得经典,要我们开悟,跟佛相应,我们做不到。阿弥陀佛要救我们,我们被佛救,这就叫“相应”。母亲带孩子,喂饭给孩子吃,如果孩子不愿意吃,用手来抓,勺也飞了,碗也碎了,就不相应了。他张开小嘴巴来吃,就相应了。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说“念我的名号来往生”,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叫“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你自己不愿意念佛,修别的行,就好像这小孩一样,妈妈喂他这个吃,他不要,他抓别的,抓到嘴里,说不定还不是吃的,那就不相应了。

【释迦教导专修念佛】

第三,“不违教故”。“教”是教导,不违背教导,不违背谁的教导呢?不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释迦牟尼佛在哪里教导呢?佛在《观经》里边教导我们说: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虽然讲到种种修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有十一条,这十一条是散善,就它们本身的性质来说,都算不上极乐净土的正行,而是通于一般的修行。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在《观经》里讲这些呢?就是为了引导一般圣道法门的修行者进入净土门,用他们习惯的修行方法把他们诱引进入净土门。既已进来,就不再强调这些,所以到最后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统统不交代给阿难了,“阿难哪,我讲这部《观经》,虽然讲了十三定观、三福九品等,但是,要点是你要持无量寿佛名号啊!”就引导我们进入专修正行、正定之业,这叫做“不违教故”。释迦牟尼佛不是教导你要杂行的,而是先用那些来引导你,进入专修念佛,专持无量寿佛名号。如果你不专修念佛,就是违背了佛的教导。

【诸佛证诚之语】

第四,“随顺佛语故”。什么叫“随顺佛语”呢?随顺诸佛证诚之语,这是在《阿弥陀经》当中,六方恒河沙等诸佛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的‘罪恶凡夫众生专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一点没错,你们众生不要怀疑。释迦牟尼佛一佛所讲,或许要怀疑,我等诸佛一个接着一个出来证明,决定无误!应当信顺。”如果我们专修念佛,就顺了诸佛证诚之语。

【弥陀誓愿为核心】

上述四个缘故,说明决定往生。为什么呢?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讲,“无外杂缘得正念”,正念坚固不动摇,同时是“顺彼佛本愿”,顺了阿弥陀佛的心意,又不违背释迦牟尼佛教导,顺了释迦牟尼佛的心意,又是随顺诸佛证诚,顺了十方诸佛的心意,那你怎么不往生啊?

如果反过来,又违背释迦牟尼佛的心意,又违背阿弥陀佛,又违背十方诸佛,那你还想往生啊?那肯定是千中无一了。

这四点理由的核心是第二点,“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为什么呢?因为第三点“不违教故”,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也是来讲阿弥陀佛念佛往生之本愿,你能够与本愿相应,自然不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第四点“随顺佛语故”,诸佛证诚之语也是证诚阿弥陀佛的本愿,你能够信仰阿弥陀佛的誓愿,专称弥陀名号,自然随顺诸佛证诚;第一点“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你了解彼佛誓愿不虚,称念名号必然往生,心中无有胆怯,无有担心恐惧,自然正念坚固,外杂之缘不能动乱。所以,得到第二点,四点全部得到。要点在此。

净土法门法师:往生极乐这才是第一桩大事

净土法门法师:往生极乐这才是第一桩大事六道里面的凡夫,有一等聪明觉悟的人,他知道身是累赘,不要身了,这个人在哪里?在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人没有肉身,他不要这个身体,我们一般人称他作灵界,中国一般人说他灵..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学佛,我常常劝同学,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里开始?这个很重要,从端正心念开始。换句话说,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就是念头、烦恼习气;真心没有念头,真心就..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观想,什么时候?我们今天是看破了,在经文里头都懂得了,真的、假的我们有能力分辨了,全是假的,问题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功夫要得力,恶梦没有了,纵然作梦,梦里面的境界很清楚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功夫要得力,恶梦没有了,纵然作梦,梦里面的境界很清楚『持名即是甚深般若』,我们晓得禅宗所修的是般若,这一点大家也必须要了解,这是佛学常识。禅宗不是修六度里头的禅定,你要认为他修的禅定..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坐禅要能转心行才是真修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坐禅要能转心行才是真修行「调心适意」,总的来说,极乐世界自性的妙德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在实报庄严土里面,能帮助法身菩萨消除无始无明的习气;在我们凡夫身上,它能帮助我们消业障,帮助我们消..

普门品可以在家念么

普门品是可以在家里念的,而且可以让自己一直坚持下去,让自己能够有着更多的益处,让自己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到其中的善,然后再去以此善念去更好的回向到这个世间,这样也是能让自身的功德更加的圆满,是能让自己可以..

这才是一个一生无忧的人

这才是一个一生无忧的人我们在学佛当中,在精进努力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各种言论,所以学佛要坚持,要学会趁早习惯人间给你带来的不同观点,把自己学佛的事做好,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论,不要让别人来影响你的精进..

地藏经和药师经能一起诵读吗

地藏经和药师经是可以一起诵读的,但是不建议两本经书一起诵读,因为这样对大家的修行是非常的有影响,大家应该一本经书深入的修行,等这个经书修行透了之后,在修行下一本,不然两本经书一起修行,哪本经书都修行透..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这才是最大的财富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峻岭。虽然群山为这里的居民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但行路难,村民们无法开拓山那边的一片肥沃土地。一次,一场大地震袭击了这片山..

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

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不为人知的21个生活小妙招 1.换季疲惫 给自己做一个“安眠枕”,在枕套下面多放些气味芬芳的杀菌植物叶片:月桂、蕨、榛树、针叶、薄荷和玫瑰花瓣。 2.眼睛红肿 用香芹汁湿敷消除眼睛红肿,..

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

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美味健康素食姜汁拌菠菜调料: 姜:6克 盐:5克 醋:10克 香油:10克 白砂糖:5克 味精:2克 各适量 1、菠菜的老根、老叶去掉,清洗干净,放沸水锅中烫熟,捞出摊开晾凉,挤掉一些水,切成半..

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

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道证法师:自己是不是证到空性的菩萨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了解我们若要说:“我菩萨生生世世为众生轮回,赴汤蹈火都愿意,都不怕。” 要说这种大话是很容易..

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

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齐豫郑云龙合唱《弯弯的月亮》,开口惊艳评委,丝毫不输原唱刘欢..

黄鼠狼的复仇

黄鼠狼的复仇黄鼠狼的复仇八十年代抚顺新屯太平沟山坡的槐树林下面住着几户人家,有崔姓,金姓,杨,刘,常等。大家相安无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年复一年四季更替。 刘大爷家和我是邻居,也算是大的家族,5个儿子..

香道文化的演变

香道文化的演变香道文化的演变香道文化的定义是从四库全书子部香谱卷上的三部香谱探讨来的。即1.香谱(宋洪芻字驹父著),2.陈氏香谱(宋陈敬字子中著),3.香乘(明周嘉胄字江左著)等。所记载的我国传统用香历史文化来定..

道证法师: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道证法师: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