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有四个原因

繁体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有四个原因

【无外杂缘得正念】

第一,“无外杂缘,得正念故”。是因为没有外杂之缘、内心有了正念的缘故。

这一点要解释,有人以为什么叫“无外杂缘”呢?(我当初也是这样理解的)“我在家里念佛,你们不要来敲门,你要来敲门,你就是杂缘,把我打乱了;电话也把它停掉,不然一打电话来,也乱了。”好了,门关上了,亲戚朋友不来了,电话也不接了,但是偏偏不作美,有一只小鸟跑到窗户上叫来叫去,“把我的心都叫乱了……”我们总认为没有任何打扰叫“无外杂缘”,不是这样子的。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什么叫“得正念”呢?正念就是念佛,正念坚固,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

比如说,有个人不会读经,只会念佛。看见别人读经,如果不懂得念佛的道理,他的心中就动乱了,他就想去读经了,他心中就有了外杂之缘,读经这个缘引起他心里边的杂乱,他想去读经了,他不想专念佛了,这叫“外杂之缘”,失掉了正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他虽然会读经,读经也是告诉我们念佛必然往生,我念佛,往生无有不足,我虽然无有智慧,释迦牟尼佛告诉我说“念佛一定往生”,阿弥陀佛告诉我说“念佛一定来迎接”,我不识字,又有何憾?这样心中正念坚固,“你会读经,我不会读经,我也不羡慕你”,这叫“无外杂缘”。

同理,我没有钱,人家有钱,他有钱到寺院里建了尊大佛,建了座宝塔,做很大的功德,一般的人心中又担心了:你看看,人家用那么多钱做功德,他往生可能有分。我穷光蛋,一分钱拿不出来,我可能没分吧?如果这样想,就叫做“外杂之缘失正念”。心中应怎么想?我虽然贫穷,很惭愧,不能报佛恩,不能供养三宝,但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如我这般贫穷之人,若专念彼佛名号,决定往生,无有不足。“我也不羡慕你,我只为往生极乐净土”,这叫做“无外杂缘得正念”。其他可以依此类推。总之,见到别人修种种殊胜之行,我虽然做不到,心中没有遗憾,没有不足,这叫做“正念坚固”。念佛一定往生,不论行住坐卧。既然不论行住坐卧,那么种种因缘都可以,本来这个法门是士农工商、任何职业、任何环境状况都可以念佛,所以,只管念佛,决定往生,心中无有胆怯,心中正念充足,这叫“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与佛本愿得相应】

第二,“与佛本愿得相应故”。这在第三愿文里边已经说到了,“顺彼佛愿故”,你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了,什么叫相应呢?刚好吻合。佛的本愿说“念我的名号来往生”,我就专念弥陀名号,刚好,佛心凡心成为一体。佛心是让我们罪恶凡夫称念名号往生净土,我们凡心就念彼佛之名号、愿往生,刚好,这就吻合了。阿弥陀佛刚好要救你,要你念佛,你刚好要被弥陀救,念弥陀名号,这叫做“一心”,成为一条心,这叫相应。

有人讲“我念佛,念念念,念到心里边很清净,就跟佛相应了”,这是一种解释,但不是善导大师的解释,那样是相应不来的。像孩子跟妈妈怎么相应呢?孩子才一岁,饿了要喝奶,妈妈就喂他奶喝,这叫做“母子相应”。这孩子不能理解妈妈什么职业、什么智慧,他不可能理解的,要那样的话,孩子永远不能和妈妈相应了,这是一种慈爱的相应。一样的道理,如果要让我们也发四十八愿,要我们懂得经典,要我们开悟,跟佛相应,我们做不到。阿弥陀佛要救我们,我们被佛救,这就叫“相应”。母亲带孩子,喂饭给孩子吃,如果孩子不愿意吃,用手来抓,勺也飞了,碗也碎了,就不相应了。他张开小嘴巴来吃,就相应了。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说“念我的名号来往生”,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叫“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你自己不愿意念佛,修别的行,就好像这小孩一样,妈妈喂他这个吃,他不要,他抓别的,抓到嘴里,说不定还不是吃的,那就不相应了。

【释迦教导专修念佛】

第三,“不违教故”。“教”是教导,不违背教导,不违背谁的教导呢?不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释迦牟尼佛在哪里教导呢?佛在《观经》里边教导我们说: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虽然讲到种种修行,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有十一条,这十一条是散善,就它们本身的性质来说,都算不上极乐净土的正行,而是通于一般的修行。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在《观经》里讲这些呢?就是为了引导一般圣道法门的修行者进入净土门,用他们习惯的修行方法把他们诱引进入净土门。既已进来,就不再强调这些,所以到最后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统统不交代给阿难了,“阿难哪,我讲这部《观经》,虽然讲了十三定观、三福九品等,但是,要点是你要持无量寿佛名号啊!”就引导我们进入专修正行、正定之业,这叫做“不违教故”。释迦牟尼佛不是教导你要杂行的,而是先用那些来引导你,进入专修念佛,专持无量寿佛名号。如果你不专修念佛,就是违背了佛的教导。

【诸佛证诚之语】

第四,“随顺佛语故”。什么叫“随顺佛语”呢?随顺诸佛证诚之语,这是在《阿弥陀经》当中,六方恒河沙等诸佛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的‘罪恶凡夫众生专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一点没错,你们众生不要怀疑。释迦牟尼佛一佛所讲,或许要怀疑,我等诸佛一个接着一个出来证明,决定无误!应当信顺。”如果我们专修念佛,就顺了诸佛证诚之语。

【弥陀誓愿为核心】

上述四个缘故,说明决定往生。为什么呢?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讲,“无外杂缘得正念”,正念坚固不动摇,同时是“顺彼佛本愿”,顺了阿弥陀佛的心意,又不违背释迦牟尼佛教导,顺了释迦牟尼佛的心意,又是随顺诸佛证诚,顺了十方诸佛的心意,那你怎么不往生啊?

如果反过来,又违背释迦牟尼佛的心意,又违背阿弥陀佛,又违背十方诸佛,那你还想往生啊?那肯定是千中无一了。

这四点理由的核心是第二点,“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为什么呢?因为第三点“不违教故”,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也是来讲阿弥陀佛念佛往生之本愿,你能够与本愿相应,自然不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第四点“随顺佛语故”,诸佛证诚之语也是证诚阿弥陀佛的本愿,你能够信仰阿弥陀佛的誓愿,专称弥陀名号,自然随顺诸佛证诚;第一点“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你了解彼佛誓愿不虚,称念名号必然往生,心中无有胆怯,无有担心恐惧,自然正念坚固,外杂之缘不能动乱。所以,得到第二点,四点全部得到。要点在此。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