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我们必须要学会打开心窗,让佛的加持力照亮我们的内心,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家
嘎玛仁波切:我们必须要学会打开心窗,让佛的加持力照亮我们的内心,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家
佛陀到底曾讲了多少“大道理”?我们可以浓缩成十六个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恶都不要去做,一切善努力去做,净化自己的思维意识,此为佛教,是为诸法,这就是将浩瀚的大藏经浓缩起来要表达的意思。
经律论三藏,一百零三函,作为忙碌于红尘中的一名佛弟子,想要完全理解佛陀在大藏经里讲的经律论三藏全部内容,太不容易了。但是,只要我们学会约束自己,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说谎,不恶口伤人,不挑拨离间,不讲是非八卦,不贪,不嗔,不痴迷,十不善不去做,并且不否定因果,不持邪见,以此作为基础,慢慢从居士的基础戒律开始,逐渐约束,并经常反观自己的身口意,皈依就将成为走入正信佛教之必要大门。
一开始信佛,不一定要五戒俱受,最起码先受不杀生的戒,底线是不刻意杀人,杀了人,你需要重新再受戒,如果没杀人,你的戒律永远存在,这个谁都做得到。在此“不杀生”的基础之上,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遮戒),可以受持的,就继续按自己的发心和能力欢喜受持。
皈依,是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窗,让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力融入我们内心,随时随地、分分秒秒、在在处处跟佛菩萨相应。皈依,不是没事找罪受,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如果你不约束自己,就算在世俗上,也容易触犯道德准绳,甚至违法乱纪,而这些必将导致你吞下恶果。因果,是大自然的铁律,是最公正的法则。
皈依后,知道什么是恶,不能做而不做;什么是善,可以做而多做,不断忏悔罪业、累积福报,一切都会越来越增上,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皈依,不是有事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因为有所求才去皈依,不是正信的佛教,因为这样会来不及。
就像朋友之间,如果你常常联系,知道他家住哪儿,家里有几口人,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什么时候要找他都很容易。朋友之间,经常沟通交流,感情才会得以维系。如果你心中没有这些,有难的时候,想去找这位朋友,估计找都找不到了。佛菩萨虽然不会因为我们不找他,而不护佑众生,但人们平常已经习惯关闭与佛沟通的心灵,让贪嗔痴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当你想要见佛的时候,黑暗面一直笼罩着你的心,佛光就照不进你的心灵。
太阳一直都在,你得把窗帘拉起来,让阳光照进来。我们必须要学会打开心窗,让佛的加持力照亮我们的内心,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家。
从生下来,父母就告诉我们,为身体找个家很重要。其实,为灵魂找个所谓的壳,是轮回中所有生命的本能,只不过随着业力的流转,每个生命的壳有好有坏。躯壳,不是灵魂真正的家,它本应该为灵魂服务,却因为灵魂的执迷不悟而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欲求漩涡。这个躯壳的要求很多,他要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他要房子、车子、手表、皮包……灵魂变成了为躯壳找东西的管家,疲惫不堪之下才发现,真正的家不是这个会老会死的躯壳。
当把这个躯壳砸掉以后,有个就算“死”了也不会消失的壳,那就是信仰。就像你砸掉了一个手机,只要你有福报资粮,去买个新手机就行了。
万事万物,我们称为“法”,是无我的。这个“无我”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它是永恒的。比如,我们经常讲: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怎么会生病,我怎么会变老,我脸上皱纹怎么多了,头发怎么白了,我的财产怎么样了,我的房子,我的家人,我我我,一天到晚都是“我”。“我”,把你累得太苦了,其实你真正找一找,从头到脚没有个永恒的“我”存在。
“我”的财产是什么?房子?钱财?哪天这些不属于你了,让别人收回去了,你就破产了,但说不定哪天你通过其他途径,钱又赚回来了,千金散尽还复来,随着无常一切都在变化。最后终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破产”,原因是什么?这个“我”,连最爱惜的身体都带不走,今生的寿命没了,灵魂孤零零地随着业风流转,曾经执着的一切,都没用了,都破产“破”掉了。
但是,不要忘记,躯壳坏了,灵魂还在;手机外壳烂了,手机里面的芯片还在,你觉得芯片也可以不要,但云存储还在,你看不见,却会一直跟着你。这就很可怕了,因为你囤积下来的所有好的、坏的等一切都还在,就储存在阿赖耶里,你看不见的“云端”存储器,它会自动帮你把一切过往的“业”带到以后的躯壳里。因此,千万不要觉得死了就一了百了,死了就不用受罪了,该你承受的业力,一点儿都不会少,云端阿赖耶来做“我”这个灵魂的保障,保证你无论换了怎样的躯壳,还是你。
当所谓的来生到来,如果你的福报足够,可能还可以投胎做个人,或者投胎到天界去,云端阿赖耶会自动“下载”你所有的过去,那里面好的、坏的,会影响你接下来会不会做个好人、有福报的人,有德行的人,聪明的人……
如果你感到人生过得不如意,怨天尤人没有用的,要怨只能怨过去的自己,过去你曾不断执着的一个个“我”。
既然每个人的今生都要“破产”,什么才会让人有安全感呢?皈依,找到正信依怙,为自己的灵魂找到生生世世真正的家,实在是太重要了!
生命中的5个球
生命中的5个球 生活中,我还是改变不了我的固执,认定的是自己的东西,总是希望永远只属于自己!不希望拿出来给别人分享。总希望能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沿着他,一直往前走不会去在乎一路的风景是否美好,不会去在乎..
照灯法师:《百喻经》痴人赞父
照灯法师:《百喻经》痴人赞父【原文】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愚人答..
爆笑校园:呆头参加学校的坐禅大赛,坐了七十二小时战胜所有人
爆笑校园:呆头参加学校的坐禅大赛,坐了七十二小时战胜所有人狗刨中学的校篮球赛上,硬木同学抢到了球之后,一条龙过人以后,滑到跃起扣篮,皮球硬生生的被他砸进了框里,于是他赢得了这场篮球赛的胜利。校长看硬木..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大宝积经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 如渴饮碱水,终不能除渴。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四十二章经 佛言。大..
父母老年残疾,应该怎样代他们念佛、诵经、消业障-
父母老年残疾,应该怎样代他们念佛、诵经、消业障?问:父母老年残疾,应该怎样代他们念佛、诵经、消业障?答:这个最好要讲一些因果的故事给他听,启发他,希望他能够学佛,劝他学佛,跟我们自己一起修学,他得的利益..
物质丰裕,精神却很苦
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水准提高了,但是要知道,这个提高,是物质文明,是物质上的享受。如果从精神上的享受来说,我们今人不如古人。说实在地,对我们修行人来说,物质生活的提高,这些是鸡毛蒜皮,但是也不应该忽略,..
净土法门法师:不跟人对立,幸福,平安才能做到
净土法门法师:不跟人对立,幸福,平安才能做到现在修行来讲,环境是大问题。古时候人在深山里头,心地清净;现在人心不清净,这是大问题,社会乱了。讲价值观,中国古圣先贤这有价值,现在人边都摸不到。什么人是最..
金刚经及议轨是什么
为了我们修行金刚经的效果能够更加的好,师兄一定要知道念诵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知道修行金刚经的功德有哪些,以及金刚经中蕴含了什么道理,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金刚经仪轨是什么吧! 香赞: 炉..
春天小素菜:香草酿土豆
春天小素菜:香草酿土豆 香草酿土豆 制作时间:55分钟 总时间:1小时40分钟加上冷却时间 分量:12人份 原料: 6个大土豆,清洗干净;3棵中等大小大葱;1/4杯袋装新鲜欧芹叶;1/4杯袋装新鲜罗勒叶;20克埃曼塔奶酪;2..
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维摩诘经方便品》中说: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去修梵行、离欲。你说那是不是功夫呢?绝对是功夫。我要..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 净界法师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 净界法师问:请法师慈悲开示,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痛苦不堪;但是他前生为他的父亲所杀,所以今生为子而来报仇。在因果上是一命抵一命的,在理论上是如此,为何还要受毒疮之报..
鱼蓝观音
鱼蓝观音鱼蓝观音 因实相妙理极深极妙,众生水平太低,无法相信与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诱导。这个“诱”字,最善巧的莫过于观世音菩萨“先以欲钩牵,后令入正道”。众生所需的是欲,以此为钩来牵引众生,就是方便。而..
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
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有这样的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
读地藏经后读什么经
《地藏经》是非常经典的经文,也是地藏菩萨用来度尽众生的经文,所以我们读《地藏经》是有大功德的。《地藏经》是佛经的基础经文,我们在读完《地藏经》后,可以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经文去阅读,《金刚经》、《心经》..
为什么会秋乏,秋乏吃什么素食
为什么会秋乏,秋乏吃什么素食“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天是容易感到乏力的季节,想要解决秋乏问题可以吃些解乏食物,比如碱性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什么会秋乏、秋乏怎么办?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为什么会秋乏 ..
狗牙变佛牙”,真信心得真加持
狗牙变佛牙”,真信心得真加持狗牙变佛牙”,真信心得真加持一切加持的来源是真实的信心和恭敬心,没有真正的信心无法引发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的加持像太阳照耀大地一般,你的信心则像火镜一般,拿信心的火镜对着太..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