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还能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要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要作什么样的修行福业,以何者为种子,方得往生彼国。此外凡夫世俗之人都有夫妻子女,不知如果没有断除淫欲,能够得生彼国极乐世界吗? 答:如果想要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应当具有二种行,如是一定往生彼国。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所谓的厌离行者,凡夫众生从无始以来,为五欲境界所牵缠束缚,轮回生死于五道当中,备受种种辛劳艰苦。如果不能起心厌离五欲境界,想要了脱生死则是无有出离之期。为此之故,应当常常观察我此色身,充满了脓血屎尿,一切的恶臭之物常常流露,极不清净臭恶污秽。是故《涅槃经》云:如是色身之牢城,有愚痴的罗刹,居止安住于其中,凡是有智慧的人,又有谁会乐意获得此色身呢?又经云:此色身乃是种种痛苦所聚集,一切种种皆是不净,如同被木头捆扼、被绳索束缚,如痈疮等脓血不净,根本就毫无意义和利益。上至诸天所得的色身,皆亦如是痛苦不净。因此求生净土的修行者,不论若行若坐,若睡眠时,若觉醒时,常常要观察此色身,唯有痛苦无有可乐,深深生起厌恶远离之心。纵使是夫妻的房事不能顿时断除,也应渐渐生起厌离之心。应当作七种不净观: 一者、观察此淫欲的色身,乃是从我们的贪爱烦恼所生起的,此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在贪爱交会之时,赤白的精卵和合,此即是众生受生处的不净。三者、投生于母胎当中时,在心肺肝胃等生脏之下,在大肠小肠膀胱等熟脏之上,即是处胎时住处之不净也。四者、在母胎之时,唯是食用母胎之血,即是食啖之不净也。五者、等怀胎的时日月份满足之后,头部颠倒向著产门,与脓血一时俱出而下,恶臭污秽脓血狼藉,此即是初生时之不净也。六者、人的色身只是一层薄皮覆盖在上面,其皮下之内脓汁血液、遍满于色身的一切之处,此即是色身全体的不净也。七者、乃至色身死亡之后,膨大肿胀腐烂败坏,骨骸与肌肉渐渐分离、纵横四散,乃至狐狗野狼争相食啖,此即是究竟不净也。 自己的色身既然有如此七种不净,他人的色身也是如此。若是能够于自己所贪爱的境界,男女的色身姿态等,深深生起厌恶远离之心,常常观察其为不净。若是能够如此观察色身不清净者,淫欲贪爱等烦恼,即能渐渐减少。此外也可以作十想观,其广泛的内容就如经典所说。(译注:十想者:死想、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此外应当发愿,愿我能永远脱离三界生死之中、杂食诸物的恶臭污秽,脓血不净,耽荒于五欲境界之男女等色身。愿得极乐净土法性所生之妙色身,以上为厌离行也。 二、所谓的欣愿行者,又有二种:一者、先明了祈求往生极乐世界之意义。二者、观察思惟彼西方净土清净庄严等种种事相,然后欣喜发愿求取往生。 一者明了往生的意义者,我人之所以求生西方净土,是为了要救拔一切众生的生死痛苦的缘故,然后随即自我思量忖度,我如今无有功德之力,若是生在浊恶的世界当中,种种烦恼之境界极为强盛,而我自己尚且为业力所束缚,沦坠沉溺于三途恶道之中,动辄要经过数劫之久。如此轮转于六道生死之中,无始劫已来,未曾有一时的暂停休息,要到何时才能救度受苦之众生呢?为此之故,应当求生于清净的国土,亲近于诸佛圣人,若能证得无生忍力,方能在此浊恶的世界之中,救度苦难的一切众生。是故《往生论》云: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又发愿求生净土,必须具足二种行。一者、必须首先远离三种障碍菩提门之法。二者、必须得到三种随顺于菩提门之法。 何者为远离三种障碍菩提门之法?一者、依于智慧门,不追求自我的安乐,而远离了我心中贪著自身之烦恼。二者、依于慈悲门,救拔一切众生的苦难,而远离了不想安乐众生的烦恼心。三者、依于方便善巧之门,应当怜悯一切的众生,希望给予其安乐,因而远离了恭敬供养自我身心之烦恼。若能远离三种菩提门之障碍,则能得到三种随顺菩提之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祈求诸般快乐故。因为无上菩提乃是无染的清净之处,若是为了自身求安乐,即染污了身心而障碍了菩提之门,是故无染的清净心,是随顺于菩提法之门。二者安清净心,为了拔除众生苦难的缘故。无上菩提心乃是安隐一切众生的清净处,若是不作愿发心救拔一切众生,令其远离生死之苦,即是违背菩提之门,是故安乐众生的清净心即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恒常安乐之处,若不作愿发心欲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是遮障于菩提门。 此无上菩提因何而得到呢?这就要因为往生净土,常常不离于佛,得到无生忍之后,才能于生死浊恶的国土之中,救度苦难的众生,大悲与智慧在内心中圆融具足,虽在一心禅定之中而常以妙用利益众生,圆融自在无有障碍,此即是菩提心,此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之意义也。 二者、明了彼净土庄严之事而起欣喜心、愿求生净土者。因为希求心而起于忆想,缘于西方阿弥陀佛,或者是其法身,或是其报身等,金色的光明,八万四千的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常常遍照十方法界,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离。又观想彼极乐净土七宝庄严微妙快乐等,其完整的境相就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等。常常修行念佛三昧,及布施持戒等一切善行,皆悉回向布施给一切众生,令其同生彼极乐国土,如此决定能够往生净土,此乃是所谓的欣愿门也。(法宣法师白话译《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