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钱袋鼓鼓,福袋空空
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的床上,老妈妈住在白天送货的车上。用一块胶布垫着,上面是几床旧棉被。据说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孩考上了公务员,不过还从家里拿钱,男孩上过很好的一类大学,有过很好的工作,不过总不满意。夫妻两做了几十年的豆腐生意,从农村到城市,从省级市回到县城再到老家的镇上,赚了很多钱,把两个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还存了很多钱。就是儿子总嫌不够,买房因为看不好地方一直拖延,直到房价上升,钱不值钱,儿子还是看不上农村和县城的房子。女朋友也没有定。然后年前拿走了夫妻俩四十万的存款,说是跟人合伙做生意。男孩毕业十多年,现在已经三十岁,一直都靠父母,一直都嫌父母钱不够多。
其实,这对夫妻觉得自己赚的钱已经很多了,很不容易了。他们是山区的农民,能够养两个大学生,还给四十万给孩子做生意的本钱,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在我看来,他们的钱袋一直都是鼓鼓的,没有空过。
可是,那一天,女的对我说,这一生这么辛苦全都是为了孩子。现在岁数大了,男人身体也不好,不能做了。以后孩子如果对自己不怎么的,那这一生可真的是不值得。一句话讲出来,听的我心里酸酸的。那男的今年初六做了手术,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豆腐坊也还没有经营。女人一个人是做不了的。
我真的很同情这一家人。不过,我知道女人的担心一定会变成现实。她这一生一定会苦到底。因为我看见她福袋空空,没有福啊,怎么不苦到底。
福袋空空举例
第一:八十三岁老妈做义工
豆腐坊平时都很忙。生意非常的好。夫妻俩根本做不过来,于是八十多岁老婆婆就是义务工。每一天都把千张从纱布里一张张的拿出来,还要洗纱布。从早到晚都要做的。有时是弄豆腐干。做的不好还会受气。儿子媳妇一起来,老婆婆就不吱声。
第二:老人吃不了什么,肚子不饿。
豆腐坊平时活计很忙。常常是吃两餐,还不定点。有时我问吃晚饭没?女人说,还没。不想吃。我说,那婆婆呢?她回答说:老人肚子不饿,本来就吃不了什么。我说,买点零食在家也好。女人说:习惯了,也不怎么爱吃零食。今天是正月十八。九点我看见老人一个人在那里。问她吃过早饭没有?答没有。叫她煮一点什么吃,说媳妇早上外出没回,家里什么菜都没有。我赶紧给做了一碗面条送去,心里真的很为他们这家人难过。
第三:老人睡三轮车,用几十年的旧棉被。
老婆婆每天都睡三轮车。很早就要起来,因为三轮车很早就要送货。晚上当然很冷。拖车是铁的,你知道有多冰冷。然后老人垫的,盖的都是非常旧的棉被,完全破旧的那种,没有一床新的。老人常常会拿出来晒。那天,我看见老人在那里把被子放在太阳下晒,不时的去翻面。我就好像听到她在那里说:怎么不暖和,怎么这么冷。我心里就特别难受。
第四:老人的心事,做死拉倒,饿死正好。
老人有几个儿子,也有女儿,都是做豆腐生意的。都要老人帮忙。老人说,给他们帮忙就可以不用花钱请人。活着就给做,做死拉倒。随便他们怎么样。早上九点老人还没过早。我问老人饿不?老人说饿死正好,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你看,老人存了这样的心,我们做儿女的要扪心自问,这样做儿女有何好?这样做人有什么意思?如果我们的孩子很悲观,不满意,要记得是自己做人没做好,没有在家里演一个孝顺老人,天伦之乐的家庭。老人的状况就是我们的未来,也是儿女的元气。太伤过度,没有元气,老人难过,自己心酸,儿女不能成就,都是从我们只顾儿女,不孝老人,伦常颠倒开始的。我们要醒悟啊!
我想已经够了。从吃到住,到做,这个都是最基本的。一对能给儿子四十万的夫妻,已经到退休的年龄还不能停,还为儿子做牛马。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男人的亲妈,女人的婆婆,给他们做义工,吃不好,吃不饱,睡不好,还受气看脸的。你说,他们的福在哪里?
刘友生善人讲家庭伦常道,常常告诉我们,儿女就是父母的隐私。父母怎么样,儿女就怎么样。这对夫妻对老人这样,你看他们的儿子将来能怎样对他们?我觉得不用等将来,看现在就已经知道了,不是四十万也砸不出个知足吗?哪里能好呢?刘善人说,对老人不好,养的儿女就是阴气包,够你受的。你看这对夫妻,上不能孝父母,下不能领儿子学道尽孝,自己一生苦不堪言,不是白来吗?不是来时欢喜去时忧吗?怎么能对自己交代?
我们人啊,就是忙着钱袋,完全忘记了给自己福袋装满。有句话:和尚无福托空钵。我们人如果只有钱,福袋空空,我们一生都受不完的罪苦,享不到福,死不瞑目。你看多凄惨!
愿天下人都记得自己的父母,都做孝顺的儿孙。就是父母没有你就会难过难活,要孝顺父母,不可以忘记爹娘。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