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撞车事件
难以置信的撞车事件
六十七岁的心觉老师父是末学的皈依师,他老人家一直在四处奔波,筹款重建湖北赤壁将军寺。
前些日子,因为小腿骨折,心觉老师父要到武汉市的医院复查。没想到,在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血流得满脸,勉强坐在地上,下身动弹不得。司机下车看到情况,按老法师的吩咐,急忙打电话通知老法师的徒弟来现场。
电话挂断后,心觉师父叫司机赶紧开车离开现场。司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会儿,问道:你是菩萨吗?。心觉师父答道:不是,我就是一个普通和尚,你快走,不然我徒弟来了你就走不掉了,快走!快走!。这位司机后来一直有和心觉师父联系,并且询问康复情况。
我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是过了很久了。我就打电话给师父,问他老人家为何这么长时间,从没有向我提及此事一字?
师父说:这本来就是学佛人应该做的,何况他是出家人呢!人家开车的,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哪里能负担得起医药费?再如果我有什么事,他还得花费更多的钱,弄不好还要吃官司,这不就害了人家吗?
再问师父,当时有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情况。他老人家说:人家走了之后,我疼得站不起来,还以为今后就这样瘫了。如果真的是那样,也是业,我亦坦然。有幸得佛菩萨加持,我这不是没事了嘛!
听罢师傅的一番话,末学心头一酸,眼睛一湿,心里只有敬佩、感动和惭愧。
心觉老师父本是武汉地区一个小地方的寺院方丈,应邀为农村偏地建寺而四处奔波;为成就这个小地方能得闻正法,滴血书佛经;为成全他人的愿求,到处奔波,救众生于苦难烦恼。
而且,师傅的想法是:将寺院建好后,要寻觅有学问的法师担当方丈一职。自己则去觅一处精舍闭关念佛阅藏。末学问他,为何不自己舒服一点享受成果。老法师说:做人要惜福,自己年纪大了,要好好精进念佛。
心觉师父经常于生活琐碎处开示末学,让我深深感受到,佛法就在生活的点滴里。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鼓励末学,宛如慈父。我想,这样殊胜的缘份,是自己累世修来的福报。心觉师父就是末学的慈航与明灯!而师傅的谦泯与慈悲,更是坚定了末学对佛法的信心。
末学也谨记师父的教导佛法才是末学真正的导师,末学皈依的是三宝,要依法不依人。但是,心觉师父的菩萨行为,在无形中,时刻督策着末学这颗向佛的心。
身为学佛人,不但要能引经据典、辩才无碍、精通佛理,还应该在现实生活出现障碍时,遵循世尊的教导,从容迈过。否则,就是还没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的真谛与圆融。
末学这个凡夫,在舒适的环境里,欲行菩萨行,已经是觉得步步维艰了。如果真的遇上逆境,能不能够像心觉师父一样从容自在,永远怀抱那一颗慈悲、平和之心呢?我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因为我们的私欲太重,无明太重。◎一九八O年十一月八日开示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楞严咒全文注音版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全文注音版。第一会(001)nā mó sà d..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
明吴氏女《净土圣贤录》
吴氏女,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皈心佛乘,事亲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字义。已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于梦中得通宿命,自..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_3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佛。这种种的地方,必须要改革,如果不大刀阔斧修正一番,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譬如上庙烧香,认为烧香越多..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我是一个十足的宅男,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得知佛成寺可以做义工时,在老婆的催促鼓励下,我来到了这个终身难忘之地改变自己。刚到佛成寺,我就被分到了工程小组,..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3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义、意思,说出无穷无尽那么多。(二)法无碍辩。本来是一种法,可是..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爽口果醋藕片莲藕是夏季的绝佳选择,有清热解暑、调中开胃的功效,可以把它看做蔬菜,也可以看做水果,生着也能吃,鲜藕榨的莲藕汁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这道用果醋浸泡的藕片,富含维..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2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1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写在前面: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在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不仅不吃肉、不喝酒,而且不洗澡、..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难尊者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罗族奴隶阶级的年轻女子。有一天,阿难从祗园精舍..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萨婆萨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大身心菩萨」。「那摩婆萨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童贞开士」。什么叫童贞开士?这也就..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问: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的问题?传喜法师答:在民间常常有这种现象,有好处。对于一般性人产生不了观想的,就五分钱打一个(纸钱),这也是对无形众生的一种关怀。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