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开示: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宏圆法师开示: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民间有句俗话,只羡鸳鸯不羡仙,这种观念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是真的是愚痴的。憨山大师说,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个爱,不是我们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生两生有的,它是无始劫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都是爱欲流转。《楞严经》中说:“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在轮回当中,就是你爱我、我爱你,我牵挂你、你牵挂我,结果就是互相缠缚,你绑我、我绑你,互相紧紧的绑在轮回里,生生世世不得出离。现在我们看到有些人,喜欢秀恩爱,现在网上秀恩爱,其实一家人越是恩爱,死后越是互相留恋、放不下,我执,这就叫我执重。因为贪婪愚痴,而堕入三恶道中去。我们看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人最后化作一对美丽的蝴蝶,绕着坟头翩翩起舞,看起来凄美动人,但是我们想想,难道作蝴蝶真的比作人好嘛。这都是愚痴,多少人羡慕,其实所谓的爱情,不过是缘聚缘散而已。现在的夫妻情侣,往往都是前世的冤家来讨债还债的,有些情侣在一起很痛苦,想分又分不开,互相折磨煎熬,这种就是讨债型的。你欠他的,像我们看到他对你好,你对他好,这都是什么,你欠别人的。欠别人的这一世就来还账的,来还这个情,来还这个爱的,然后下一世呢,他又牵挂你。我们就是在这种生生世世当中,牵缠不断,轮回不休。
莲池大师在《七笔勾》中,这样来奉劝世人:“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两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世间人觉得感情越亲密越好,总希望爱得轰轰烈烈,如胶似漆,这正是生生世世轮回的因。莲池大师在这里奉劝大家,把这难以割舍的情爱,潇潇洒洒的一笔勾销,各自寻求脱离六道轮回的出路,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当然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了家的,一定还要尽心尽责的去做好,这个放下不是叫你从事相上放下,而是叫你不要有我执。在事相上,我们一定要尽心尽责的去做好,去圆满,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一定要明明白白,一定要把佛法,传授给家庭,带给你的家庭,这样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负责。我们想想,我们把他们带到极乐世界去,不再让他们受六道轮回之苦,这样应该是比天天互相牵缠,互相干扰,这样是要好得多的。这样才是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我们学佛的这些佛弟子们,才应该尽到最圆满的责任的。
---------宏圆法师开示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放下一个人真的有点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投入爱海的小伙伴们。虽然很难,缘分尽了,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本人向来追求的是对人对事,讲的是好聚好散,没有..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接下来和大家继续说一说有关“婴灵超度”的事,此前向一些苦于婴灵的缘主们介绍了一下在家中自己超度婴灵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如何确定..
心累之人
心累之人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久而久之,疾病就会缠身。两个一起跑步的人,跟在后面跑的总会显得累些;社会在发展..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
心间有福田
心间有福田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