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越重你越富裕,这是不变真理
孝心越重你越富裕,这是不变真理
我认识一位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退休,为人和蔼,善与人交往,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又能与人聊天,知道很多别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之事。那晚她感慨,在医院里阅人无数,发现那些孝顺父母的境遇都不错,事业发达,反之那些混得差的,都是不孝父母的。她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看得很清。孝顺的人才能发达她随便给我举了一些例子,先从她自己的亲人中说:我的侄子是个孝顺人,他总说,父母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确实也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他得到了好报,他一个平民子弟,到加拿大留学,先是到一个小城市,后来考到了多伦多大学(全世界排名第16,比北大往前100多位)……侄子在加拿大听说他奶奶身体不好,他知道他妈妈跟婆婆(即他奶奶)关系不好,特意给我打电话,让我照顾他奶奶去。我家在北京,但感动于侄子的一片孝心,还是特地赶到郑州去照顾他奶奶去了。他还打电话给他母亲,说一定不能对奶奶不好。他母亲看在儿子的面上,也负担起照顾婆婆的任务。这侄子现在事业很发达。我们医院里有一个工人的孩子,高中毕业没毕业不知道,平常打架骂人说脏话,是个混小子,但就是对爷爷奶奶好。我们都知道他妈妈对婆婆并不好,就是这个孙子对这两个老人好,要报恩,因为从小是爷爷奶奶把他带大。在他的带动下,他妻子也对老人很好,夫妻俩一起行孝。虽然他妈妈对奶奶不孝,但他对妈妈也孝顺,每次看望母亲都是一掏一大把钱,也没个数,就扔在那里。总之这人很孝顺,就这个没文凭的主,现在混到北京一个五星级大酒店的采买,极肥缺,总有人请,甚至请到澳大利亚玩,现在车房都买了。我看病认识了一个老妇,一家人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要知道在北京,能自家有一个四合院多显贵呀!跟她聊天,她感慨,过去穷死了!青年守寡,带着三个小孩,还要养老母,孩子很小就要跟她一起干活,什么缠线头、剥云母啦,做城市贫民维生的活计。即使这么穷,她也不扔母亲(大概她还有兄弟姐妹,她要独养母亲尽孝),孩子从小就跟她学会了要赡养老辈。后来她二女儿嫁了一个好丈夫,两口子一起奋斗,发了,买了大四合院孝敬母亲,把下岗的妹妹也接过来住。自己的房子给了另一位妹妹,一家人红红火火,和和睦睦。我还认识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北京人,从小功课特好,但文革一声号令,16岁的她也得到内蒙临河插队,后来嫁给了一个农民。她人特好,对父母孝,对自己的农民老公也不错,一直不弃不舍。二十年前,她在内蒙一个小镇工作,工资每月才38元,她竟给父母寄15元,她父母都是北京的知识分子,根本不缺这钱,但她就是要尽这份孝。每年回家,她也要买很多东西给父母。后来做生意越做越火,同时她还升了官,是县里管知青的头。她弟弟对父母不好,不听父母劝,不要父母给找的一个护士,硬要找一个汽车售票员做老婆,那女人可能素质较低,满嘴脏话,结果她妈妈硬是不让她进大门,孩子都出生八个月了,还没进过婆家。过年了,弟媳回到了顺义老家,她弟弟回不了妈家,没地去,孤孤清清。内蒙这位女性心里着急,自己买了许多礼物拿给弟弟,让他回家对老人说,这是对方亲家给买的,这样,她父母坐不住了,也要送礼物给对方,她又跑去买了很多东西,就这样,双方开始走动起来。过去弟弟是从来不给家里钱,在她的带动下,也按月给钱了。其实许多发达的人你看起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有一点,你会发现,就是对父母孝。真的。仅此一点好处,天地都给如此丰厚的赏赐,更别说一心向善,茹素念佛了。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我的一个亲妹妹,很自私,什么总是先为自己考虑,不管父母。前些时候为了父母的事我还跟她大吵了一架,她说我照顾父母是另有图谋,我气急了,说咱俩发誓,我说一句你跟我说一句:“我要是有私心,我要是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天在上,出门让车……”结果她哪敢跟我念呢,出溜一下跑了。她做什么都很有障碍。做生意十几年了,也有点小财,到处给人讲课,可还是没发起来,到现在还很困难。而同时一起做生意的,虽然看起来没她那么能说,现在都发大财了。我家对面胡同里,住着一下岗职工,吃低保,两口子对公公婆婆不好,那男的爸爸脑血栓瘫在床上,这汉子有的是时间,没钱能出把力吧?也不去照顾一下,他妈妈跑过来骂这两口子,我们街坊都看见了……结果这家混得很惨,生活很困难,小女儿才八九岁,长得也不好看,一个耳朵失聪,带着助听器,很可怜。总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现在算知道这一点了。听到这位女医师说到这里,我想起著名的音乐人李亚蓉曾说她的见闻,她过去以为农村人都很孝呢,毕竟保留了很多传统嘛,谁知她去采访,发觉不是那样。那些西部的老人都很可怜,许多老人虽然有儿有女,但都被扔在一个独窑洞里,没吃没喝,有的时候儿女想起来了,扔进来点冷馍,大冬天,西部冷得很,也没个柴草……她问陪同的,你们这怎么这样?当地人说,这都是这样,许多老人都是饿死冻死的……李亚蓉这才悟到,西部的贫困是有原因的,那里的人那么穷,不思改进,国家和个人给一点捐助,他们有的就拿去换酒喝,这样不孝,能不贫困?不孝之人发了财也守不住“是否都是孝顺能发大财而不孝的不能发财?”我问这位退休医师,她说也不一定,但不孝的纵使发了财最后也会破灭。她举了一个例子,她同学的弟弟,改革开放后做生意,她家还借给他两万元。这个人对父母不孝,不尊敬,骂父母狠着呢。他一度生意做得很火,做电视机生意,做荧光屏生意,生意遍布全国,赚了很多钱。后来赶上国家政策性调整,破产了。现在,多少年了,当初借他的两万元钱还没还。人们背后议论他说,那家伙没积德,赚了那么多钱,又赔了进去。中国古人最重一个“孝”字,认为“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孝”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忘恩负义,是否对他人厚道,是否能够与他人有福同享的一个标准。有一位富人说过,他结交人就看那人是否对父母孝,如果对父母都不好,更不可能对朋友好了,多半是奸佞之徒,天地也不喜欢。上天有厚生之德,最喜欢人厚道孝顺了,这样的人即使身处绝境也会有天护佑的,以后能起死回生,发达振兴也就不奇怪了。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因为我们的私欲太重,无明太重。◎一九八O年十一月八日开示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楞严咒全文注音版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全文注音版。第一会(001)nā mó sà d..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
明吴氏女《净土圣贤录》
吴氏女,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皈心佛乘,事亲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字义。已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于梦中得通宿命,自..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_3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佛。这种种的地方,必须要改革,如果不大刀阔斧修正一番,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譬如上庙烧香,认为烧香越多..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我是一个十足的宅男,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得知佛成寺可以做义工时,在老婆的催促鼓励下,我来到了这个终身难忘之地改变自己。刚到佛成寺,我就被分到了工程小组,..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3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义、意思,说出无穷无尽那么多。(二)法无碍辩。本来是一种法,可是..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爽口果醋藕片莲藕是夏季的绝佳选择,有清热解暑、调中开胃的功效,可以把它看做蔬菜,也可以看做水果,生着也能吃,鲜藕榨的莲藕汁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这道用果醋浸泡的藕片,富含维..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2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1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写在前面: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在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不仅不吃肉、不喝酒,而且不洗澡、..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难尊者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罗族奴隶阶级的年轻女子。有一天,阿难从祗园精舍..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萨婆萨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大身心菩萨」。「那摩婆萨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童贞开士」。什么叫童贞开士?这也就..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问: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的问题?传喜法师答:在民间常常有这种现象,有好处。对于一般性人产生不了观想的,就五分钱打一个(纸钱),这也是对无形众生的一种关怀。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