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SQ的诱惑
如何对待SQ的诱惑
我们生存在一个民主、自由与法治的社会,按理说:“这是何其有幸。”但是许多利欲熏心之徒却滥用自由,以自我中心来蔑视法律,造成社会乌烟瘴气,罪恶充斥。明眼人皆知,所有民主国家的人民,若不能启开良知,自我约束,那么,无可避免地,大家须为民主自由,付出沉重的价值。
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曰,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暴力与色情。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有时各别发生。二者相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难防。因此,今暂舍暴力而谈色情。
色情最简单的解释即男女之欲,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以上说明,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我们不能说色欲是一种罪恶,一种见不得人之事。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犹如其他各种欲望不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
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控制色欲大为不易。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脑海中,扰乱人的思想情绪,减低人读书、听课、工作与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坏人的健康,甚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在此我谨提供一些对治之法:
一、白骨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二、不净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透视镜或显微镜,看到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三、无常观: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暂有还无,所谓“花无百曰好”、“色衰则爱驰”、“秋扇见捐”。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四、亲属观: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愧?是否尚有淫欲之想?
五、心灵观: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竟曰心中尽是饭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曰趋净化。西谚有云:“美只是一层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杂的心,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一般说: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便是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后者可怜,有了这层了解,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
古人说:“色是杀身之斧。”孔子也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佛家更将邪淫戒视为修身第一戒。因此,自古相传:“万恶淫为首。”为了健康、品德、学业、事业、前途、幸福着想,我们就应该淡泊色欲,做到孔子所说的:“贤贤易色。”
古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何尝不可说:“淑女难过俊男关。”我认为那些自命的“英雄”,往往只是些不明理的粗人,而自命“淑女”者,只是些肤汪的浪荡女性。我又认为:“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如关云长是也。“过俊男关者为真淑女”,而真正的美人,想必不会使英雄过不了她那一关,不放他一马,也就是说,真正淑女不会搔首弄姿,抛媚眼,或矫揉造作,表现“有气质”状,使假英雄,颠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者或压抑,而在于转化或升华。佛家说:“火焰化红莲。”就是把欲望转为智慧的意思。西洋有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宗教家,他们保持独身,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反而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道者,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大多获得智慧而高寿。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正如饭食非人生的第一义一样,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彩多姿,当知饭食男女之外,尚有“向上一路”。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因为我们的私欲太重,无明太重。◎一九八O年十一月八日开示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楞严咒全文注音版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全文注音版。第一会(001)nā mó sà d..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
明吴氏女《净土圣贤录》
吴氏女,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皈心佛乘,事亲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字义。已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于梦中得通宿命,自..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_3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佛。这种种的地方,必须要改革,如果不大刀阔斧修正一番,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譬如上庙烧香,认为烧香越多..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我是一个十足的宅男,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得知佛成寺可以做义工时,在老婆的催促鼓励下,我来到了这个终身难忘之地改变自己。刚到佛成寺,我就被分到了工程小组,..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3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义、意思,说出无穷无尽那么多。(二)法无碍辩。本来是一种法,可是..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爽口果醋藕片莲藕是夏季的绝佳选择,有清热解暑、调中开胃的功效,可以把它看做蔬菜,也可以看做水果,生着也能吃,鲜藕榨的莲藕汁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这道用果醋浸泡的藕片,富含维..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2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1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写在前面: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在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不仅不吃肉、不喝酒,而且不洗澡、..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难尊者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罗族奴隶阶级的年轻女子。有一天,阿难从祗园精舍..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萨婆萨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大身心菩萨」。「那摩婆萨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童贞开士」。什么叫童贞开士?这也就..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问: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的问题?传喜法师答:在民间常常有这种现象,有好处。对于一般性人产生不了观想的,就五分钱打一个(纸钱),这也是对无形众生的一种关怀。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