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

繁体

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

一天下午,一个国外客户发信息到公司业务群里,说上次发货的材料并不齐全,漏发了一些。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客户好烦,正如我过去认为他烦一样,现在还是觉得他烦,这种对他的怨气一直延续着。 然后我直接回复了一句:I don’t understand you。现在想想,我当时说这句话,是有怨气的,也可能是很伤人的。我应该首先让工厂去核实,而不是直接去评论。因为我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我都不确定是否正确,第一反应去评论是不明智的。

接着,我在群里做了解释,说这些材料清单中,有些是重复的,有的不单独供货,工厂是“以组为单位”来供货的。我最近一直在观察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尤其是因过去对一些人有成见而积累的一些负面习气。正好我在寻找这样的不良习气,一个一个弱化,一个一个对治,直至对自己不再起作用为止。以下是运用八步骤来做的观察修。

第一到第三步: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获取理论正见:因缘因果,缘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由众多条件组成的,主要条件是因,次要条件是缘,因缘和合产生果。

第四步:把经论所说的问题和现实人生相联系,建立正确的认识和人生观,并安住在这种认识和观念中。

例子一 小青菜,菜的种子是主要条件,土壤、阳光、风雨、人工、肥料等都是次要条件,由此可见小青菜的存在,不是由一个条件组成的,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次要条件,如果没有阳光,它也是没法长大的,其他条件亦然。同时,可以看到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都是因缘,果就是小青菜。小青菜有了菜种子,又成为因,如是因,如是果。

例子二 人身,由多个条件组成,主要条件是神识入胎,次要条件是父母的精子卵子、成长过程中吸收的食物养分等。可见人身的存在现象不只是物质的身体条件,还有心理的精神条件,不是一个条件组成,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条件。同时可以看到因是多个条件,果是人身;人身如果造业,果就是继续轮回六道,轮回六道又成为因,如是因,如是果。

例子三 企业合作,一个合作项目成功签订履约,由诸多条件促成,包括销售、采购、物流、生产、管理、运输、保险、客户等,不是一个条件,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条件。最终结果离不开所有条件的配合与支持。所以,签约成功不能夸大任何一个条件的力量,而应该视为是众缘和合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到,众多环节的通力配合是因,果是项目成功签订履约,而项目的成功签订履约又是未来新项目的因,如是因如是果。

通过第四步的观察修,把理论正见转化为自己的事实正见,树立了因缘因果、缘起性空的正见,并安住在这个正见中。

第五步:学会用佛法的智慧(正见)重新审视人生,指导人生,解决现实问题。用正见因缘因果来处理这个事情。

我意识到,这个漏发涉及到好些因素,工厂、我们公司、客户。我当然也是漏发的一个因素,所以我是有责任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和工厂的沟通也是有问题的。我凭借自己的感觉,认为工厂是很专业的,做事是没问题的,而不是如实客观地去看;工厂最初在报价时,我也没认真审核,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做了审核,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主观认识, 是一种有缺陷的认识,这个也是遍计所执的体现。

这样思考之后,我让工厂重新核对材料清单, 发现我们与客户对材料清单的理解并不相同。所以这次漏发,源于大家对这件事没有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客户也意识到他们发过来的材料图片不够明确,于是又增加了清晰的图片。在大家共同沟通下,事情终于弄清楚了。我让工厂那边立即开始备货,尽快给客户发出去。这个过程,就是尊重现在的果,同时因上努力。

第六步 摆脱不良串习,建立正向心理。安住于正向心理,完成心态的改变。

在这件事中,我的不良串习就是,一想到这个客户,自己心里就生起一堆的怨气,这种怨气从过去和他接触一直延续到现在,是自己的一种不良习气。用因果来看这个不良习气,它就是我过去造业之果,如果一直延续,那这个不良习气又会成为新的因,导向更为严重的果。比如我以后再也不要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断绝合作关系等等。要改变这样的果,就要用缘起的智慧观察,意识到每个生命的差别相,对这个客户生起接纳心,停止对他的怨气,用缘起法去观照这个怨气,让怨气自行离开,让怨气的力量得到减弱,直到我的内心不再出现条件反射式的怨气。这里的正向心理就是初步建立接纳的心态,而不是怨的心态,并安住在正向的心态中。

第七步 思维不良心态的过患,依正见观察思考,摆脱不良心态。

不良心态为怨气的心态、对立的心态。这样的负面心态,是我执的体现,会导致人我是非,和客户没法良好沟通,也没法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佛法修行的障碍(人我对立即是没有菩提心,更没有菩萨行),当然最严重的是导向轮回。所以要减弱负面心念的力量,我必须断除这个不良的心态,从这个客户身上开始来修习。这就是依正见缘起法可以摆脱这样的不良心态。

第八步 思维正向心态的利益,依正见深入思考。不断熟悉和重复正向心态,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

正向心态就是接纳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利他的心态。 通过这件事,意识到自己对客户没有接纳的心态,也没有感恩的心态,更没有慈悲利他的心态。 当我用接纳的心态,用缘起法接纳客户的生命差别相时,感恩、利他之心生起,感恩客户的合作为我们公司运营贡献了力量。利他的心态,我们所做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做有利于客户的事情,而不是陷入主观和自以为是的陷阱中。要真正产生接纳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利他的心态以及其他正向的心态,还需要通过正见、正念,不断修习,并安住于正向心态中,才能让生命品质上一个台阶。

通过以上观察修,找到了自己心态的薄弱之处之后,才发现真正难搞的不是客户,而是自己。同时,也认识到了八步三禅的次第性、完整性和殊胜性。自己愿意通过多次重复正确的观察修,以达到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的不断改善,更好地利益众生,当然也包括客户。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