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认识止观魔事 以免认贼为子

繁体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认识止观魔事 以免认贼为子

内容提要:

世尊提醒阿难及大众,在止观中所见到的无数非无漏的十方国土,都是迷顽妄想建立的。应当知道,心中的虚空,犹如太空里的一片浮云;心中的世界,不外是太空中的一粒微尘。那些神鬼、天魔、魍魉、妖精,见他们的宫殿国土被庄严三摩提的威力震撼,宫殿崩裂,大地震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当你入三昧境界时,都来捣乱。

当在禅定中,主人觉悟无惑,一切魔事都无奈你何。

(温陵禅师曰:下文即助道分中第二科,名详辨魔境。魔,即魔罗,此云杀者,亦云夺者,能杀慧命,夺善法。开之有五,谓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鬼魔,合之惟阴魔、天魔而已。阴魔,即生死烦恼,依五阴而起者也。天魔,因修邪定,好害正道者也。未发心者常与随顺,则无寇敌,惟正修者,违而不顺,偏致恼害,故须辨识也。)

原文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仉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1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自心非正,落于邪见。

【注】

1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是梵文shamata的音译,意译止念;毗婆舍那是梵文vipasana的音译,意译正确观察;合译止观。止念即是定,正确观察即是慧,止观即是定慧等持的大乘修行法门。一般亦称禅定。

白话解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在狮子床上揽七宝几摆回紫金山,如来再现紫金容,倚狮子座,对大众及阿难说:

“你们缘觉、声闻等仍处于有学阶段的修行者,今日回心趣向无上菩提,我已为你们说了真修行法。考虑到你们还未识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微细魔事,当魔境现前时,不识其为魔事,不能正确对待,以至落于邪见。

原文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白话解

或是自己五阴的阴魔,或是外来的天魔,或计着鬼神,或迷于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修行者中,亦有得少为足,譬如修到四禅缺乏闻慧的比丘,妄称已证圣果。到获得的天报受尽,出现衰相,出言诽谤阿罗汉,又入三有轮回,堕于阿鼻地狱。

你应用心听好,我今为你仔细分别种种魔事。”

阿难起立,会中同是有学的修行者,都欢喜顶礼,伏听世尊慈诲。

原文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及大众:“你们应当知道,原本有漏世界十二类众生妙觉圆明的心体,与十方佛妙觉圆明的心体,无二无别。由于你们诸多妄想,迷失正理,因痴爱发生种种妄有之相,依妄有之相又化出一个空相。从迷入化,化而复迷,便生世界。

在止观中所见到的无数非无漏的十方国土,都是迷顽妄想建立的。应当知道,你心中的虚空,犹如太空里的一片浮云;你心中的世界,不外是太空中的一粒微尘。

原文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补注曰:迷则转觉体为虚空,悟则全虚空是觉体。故一人发真归元,则一人所见虚空,悉皆消殒而为觉体矣。即所谓心精通吻,当处湛然。)

白话解

你们当中,不论谁人,只要发真归元,这十方虚空,一时消殒,还有什么虚空之中的国土不震裂消亡?

你们修禅,建立了庄严的三摩地,十方菩萨和所有无漏大阿罗汉,与你们心灵相通,安处泰然。而一切魔王、鬼神及凡夫天的天王,见他们的宫殿国土被庄严三摩提震撼,宫殿崩裂,大地震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原文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1,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注】

1五种神通神通,即神奇的超常能力。凡夫、外道及二乘顶多能修得五种神通:一、神足通,又称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菩萨及无漏阿罗汉可修得漏尽通,五通加漏尽通合称六通。

白话解

凡夫心地昏暗,不能觉知这些变化。而他们都得了除漏尽通外的五种神通,留恋自己安立的宫殿国土,怎容得你来摧毁?

因此,那些神鬼、天魔、魍魉、妖精,当你入三昧境界时,都来捣乱。

原文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

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白话解

虽然妖魔鬼怪大怒而来,他们困于尘劳,而你处于妙觉中。他想扰乱你,犹如以风吹光,用刀断水,毫无作用。

你似滚汤,他若坚冰,滚汤浇冰,暖气渐增,冰自消殒。他徒有神力,只是客人。或成或败,全由你那主宰五阴的心王做自己的主人。

主人迷乱之时,客人才有机可乘。当在禅定中,主人觉悟无惑,一切魔事都无奈你何。

原文

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取留,扰乱禅定?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祗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温陵曰:登伽眇劣,只毁戒体。诸魔炽恶,能堕宝觉。固宜深防也。宰臣籍没,喻几于觉位而沦恶趣。)

白话解

你离五阴,入妙明正觉,那些由幽暗之气熏习而成的邪魔,遇到光明便都化为乌有,哪里还敢留下来扰乱你的禅定?

如果你不明悟,五阴迷惘,那么,阿难你必成魔子,修成魔人。

摩登伽本来没有什么神通,只用低劣的咒语,便使你破坏了佛的律仪,八万行中毁你一戒。幸亏你心还算清净,未受沦溺。

若遭天魔,习于邪定,你的宝觉将整体崩溃。犹如宰臣之家,忽遭革除官籍,没收家财,流落飘零,无可哀救。”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多多转发功德无量目前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势于低龄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堕胎呢?因为都没有明白堕胎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只想着赶紧去掉这块“绊脚石”,或者是所..

宋李彦通《净土圣贤录》

李彦通,会稽人,为锻工。偶入邑中系念会,忽悟身世无常,归心净土。一日,得疾,云,我梦游净土,见二门扃锁甚固,适遇僧宗利,开门引入,见楼阁中佛与菩萨,吾将去矣。遂请睎经、道果二僧,至卧榻前,策发净业。令举家齐诵佛号,..

为什么拜罗汉?

为什么拜罗汉?为什么拜罗汉?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导语: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为了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把苦夏失去的“膘”补回来,北京、河北等地流行“贴秋膘”。但是否所..

宋李秉《净土圣贤录》

李秉,不详其所出。绍兴末,为内廷官,历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药院,乞宫祠以去。秉壮岁,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已而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以劝世。持诵谨笃,逾三十年。子元长,偕诸同好,结净业会于传法寺,秉与焉。..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凡是都不能太过,太过就是不吉祥。福报不可享尽,势力不可用尽,好话也不可说尽。太有钱的人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要知道,钱财是水,太有钱的人,就是大河水,大河水是不好管理..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希望能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应允后,为其剃度,并且教..

全部与部分

有一个很穷困的女子,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方丈和尚亲自为她回向。世事多变,这位女子后来做了皇后,就带着许多宫女再回到这个寺院修大供养。方丈和尚没有亲自主持,只让徒弟为她诵经回向。她觉得很奇怪,问老和..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本文导航第1页: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第4页:兑换奖励 五星蛋/黑蛋第2页:阴阳师海之旅玩法奖励详情第5页:海之旅头像框第3页:距之力以及每日任务阴..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正 讲】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下面是讲《观无量寿经》。第十二文: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阿弥陀佛的光明不照摄念佛之外修其它修行的人,只照念佛的人。我们愿生极乐世界,是在弥陀的光明照..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