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了凡四训》?

繁体

如何学习《了凡四训》?

了凡先生姓袁,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距今四百多年。《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教导儿子的四篇家训。我们从中观察,改过自新也是相当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前二十年很辛苦,到晚年功夫成熟,断恶修善也就愈来愈容易了。 印光大师为《了凡四训》写了一篇序文,非常重要。序文开端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诚是真诚,真诚是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明是智慧,这种智慧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外来的。一个人如果能用真心本性处世,就称为圣人,在佛法里就称为佛菩萨。由此可知,佛圣与凡夫的差别,在于用心不同。佛圣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凡夫则用妄心。真心才纯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大乘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因为现在不用真心,用妄心了。妄心就是虚情假意,妄心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用真心,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世间人求福,多半不知道福是从真心流露出来的,一切灾祸都是妄心变现的。佛儒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导人们舍妄心用真心,这是基本的道理。 所以,儒佛的教学都是从诚敬开始,一分诚敬自然流露一分智慧,十分诚敬流露十分智慧,没有诚敬就谈不上智慧!诚敬具足,那么,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空间,这样的智慧德能你就有了。 但是,今天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执迷不悟呢?《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种智慧、德能和相好,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它是平等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句话告诉我们,今天把本有的智慧(本明)变成了无明、妄想,把无量德能变成分别,无量的相好变成执著、烦恼,这是迷而不觉。迷而不觉是凡夫,觉而不迷是佛菩萨,所以凡圣就在一念之间。 可是往往迷得太久,而且一直都是用妄心行事,就会真的迷失了真心本性。妄心,最基本的就是以为我为中心。圣人大德教我们从根本修,就是要把执著我这个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真正放下了这些,则我各项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从古至今,修行的人很多,他们不是不用功,不是不努力,他们也用了许多的时间和精神,但是一生得不到成就。原因何在?就是心中的我没有放下,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所以寸步难移。古往今来,圣师大德成就的因素何在?无非是放弃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社会大众着想,念念行行帮助一切大众离苦得乐。 现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堪,种族歧视、地区冲突、霸权主义横行无忌、恐怖组织袭击不断很多人活在世间非常可怜,富贵人家纵有千亿财富,或贵为总统、国王,身心都不安。生在这个时代很可悲,但是也很幸运。为什么可悲?因为不幸生在这个局势动乱的时代,很多人没有安全、没有幸福可言,这是可悲。幸运的是生在这个时代,如果能够看得破、放得下,不随波逐流,修养道德,帮助社会,则是成就自己无边功德的大好机会。 印光大师开示从《了凡四训》做起,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希望大家把这四篇文章当作古文来读,当作功课来做,字字句句细心研究、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融会贯通,然后具体落实到自己的生活、思想、行为上,我们就会得到很大的受用。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因为我们的私欲太重,无明太重。◎一九八O年十一月八日开示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楞严咒全文注音版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全文注音版。第一会(001)nā mó sà d..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

宣化上人: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

明吴氏女《净土圣贤录》

吴氏女,太仓人,生时趺坐而下。稍长,皈心佛乘,事亲孝,不愿有家。人或劝之,辄指天为誓。初从昆弟析诸字义。已而诵佛经,悉通晓大意,朝夕礼拜甚虔。俄梦神授以梵书准提咒,有病疟者,以梵字治之,立愈。尝于梦中得通宿命,自..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_3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佛。这种种的地方,必须要改革,如果不大刀阔斧修正一番,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譬如上庙烧香,认为烧香越多..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

居士分享:宅男到佛成寺建厕所,人生第一遭!我是一个十足的宅男,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得知佛成寺可以做义工时,在老婆的催促鼓励下,我来到了这个终身难忘之地改变自己。刚到佛成寺,我就被分到了工程小组,..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3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

宣化上人:佛有四无碍辩和八音说法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义、意思,说出无穷无尽那么多。(二)法无碍辩。本来是一种法,可是..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

宣化上人:你若这样修行,决定可以成佛道的,没有一点疑问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

酸酸甜甜清热解暑爽口果醋藕片爽口果醋藕片莲藕是夏季的绝佳选择,有清热解暑、调中开胃的功效,可以把它看做蔬菜,也可以看做水果,生着也能吃,鲜藕榨的莲藕汁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这道用果醋浸泡的藕片,富含维..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2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_1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

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写在前面:尼泊尔的“苦行僧”是如何修行的?有人60年不出门,每天只是冥想!在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不仅不吃肉、不喝酒,而且不洗澡、..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

女子对阿难尊者一见钟情进而迷惑,被佛陀度化,成就阿罗汉果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难尊者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罗族奴隶阶级的年轻女子。有一天,阿难从祗园精舍..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萨婆萨哆」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大身心菩萨」。「那摩婆萨哆」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童贞开士」。什么叫童贞开士?这也就..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问: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的问题?传喜法师答:在民间常常有这种现象,有好处。对于一般性人产生不了观想的,就五分钱打一个(纸钱),这也是对无形众生的一种关怀。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