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开示:吃肉即是人吃人

繁体

一九八二年五月三十日 讲于万佛圣城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屠门夜半声。’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牺牲他人,而利益自己,甘愿杀他人生命而补助自己的生命。这碗肉羹的冤恨深似海,生生世世互相残杀,彼此互相啖食。一切众生都是好生恶死,但人用强制的手段而残杀其他弱小的生命,在它死前的嗔恨心是非常的重,在它心意识里都成嗔恨,而要报复,这种仇恨的思想无法填平。你想知道世上互相战争的劫运,像以前南北越互相残杀,现在阿根廷与英国互相轰击,就因杀生太重了,故用飞机、大炮、飞鱼互相毁灭。试听一听在半夜中,屠场里的猪嚎、羊哭、牛哭求救命的声音,你就知道刀兵劫是从何处来的。

又有云:‘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罩著外边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中国的‘肉’字,是个口字张开里边有个人,外边有一人等著。外边的人想进去,但还未进去;里边的人想出来,但出不来。因为与上边这个人字黏住了,故不能跑出这个死框。这个肉字就是一个被吃的人与吃肉的人。吃肉的人在外边,还是个人;被吃的人已经变成畜生了,且又被卡住,不上不下,好像被困住了,虽然口是开著的,但有个人在外边堵住,所以出不去这个框框,这个框框或者是个羊圈,或猪圈,或牛圈。被吃的人就住在里头,外边有个人管著它不准出来,为什么不准它出来?就因为要吃它的肉。吃肉的人与被吃的人就有一种关系,解不开冤结了,互相罩著。我们人是众生,所吃的肉也是众生。无论什么动物,牛羊马鸡犬猪等,都是众生之一。有人就说这些众生是天生来给人吃的,那么若说动物是预备给人吃的,但人又预备给谁吃?!所以天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给人吃的。只是人弱肉强食,人比其他动物较高明,所以就想吃动物的肉。由这种吃肉的关系,你想一想,这是人吃人。既然是人吃人,你应该想想这个被吃的人(已变成牛、羊、马、猪身)和我有没有关系?在楞严经上说:‘羊复为人。’既然羊又可以变还为人,其他的动物也可以复还为人。只是换换衣服,改头换面,我们人就不认识它们了。你有没有想到,这些猪牛羊就是自己的朋友、亲戚、六亲眷属,这是往远的来说。若再往更近的说,说不定它们就是自己前生的父母,或者今生的父母,或者是无始劫至今的父母。你能这样一想,吃自己父母亲的肉,这样多不孝!故应该仔细思量是人吃人。人吃猪,猪变人;由猪变的人复还吃由人变成的猪。就这样辗转互相还报食啖,所以仇恨越来越深;仇恨越深,就越要吃。爱吃好东西,这里头都有一股冤业牵著,令你欢喜牺牲其他生命,而来补助自己的生命。

你若不相信,我现在举出一例讲讲:在梁武帝时,佛教非常兴盛。当时有位志公祖师,乃明眼善知识,能知人的前因后果。当时佛教已走到唱念的路上了,如果那一家有丧喜事,必请和尚来念吉祥经、吉祥咒。有一次,有个富有的人家办喜事,于是就请志公祖师来为他们念经降福。因为佛法不离世间法,志公祖师为了随顺众生世俗的风气,也就答应去了。

志公去到那里一看,就说了:‘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猪羊坑上坐,六亲锅里煮。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志公祖师说,真是古怪得很!是什么事古怪?孙子娶祖母。当这孙子一出生时,他的祖母就生病了,到临终时还挂念著孙子,恐怕没有人照顾他,将来谁帮助他成家立业?因此,当她咽气时,仍手拉著孙儿的手,恋恋不舍的死去。到了阴间,见到阎罗王,就痛哭流涕的哀求道:‘阎罗王啊!请你做一点好事啦!我世间的孙儿无人照顾他,请你让我回去照顾他好吗?’阎罗王慈悲为怀,答应她的请求,说:‘好的!你可以回去照顾他。你本来是他的祖母,现在你就回去做他的太太吧!’祖母业不由己,就又投胎到阳世做个女孩子,长大后就和她的孙儿结婚。只是改头换面,穿另一件衣服,大家就全不认识了。但志公认识,故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志公又见到一个小女孩正啃著猪蹄,故说:‘女食母之肉。’这女孩的母亲造了重罪业,而托生成猪,现在被人屠宰做了美食,所以小女孩吃她母亲的肉。又看见院子有个男孩子正高兴的拍打驴皮鼓,而说:‘子打父皮鼓。’男孩的父亲也因造罪,托生为驴,死后被人剥皮做鼓。而小男孩不知是他父亲的皮所做成的鼓,只会欢喜的玩耍打鼓。

志公又往坑上一望,全都是往昔被吃的猪牛羊,而今转变为人,互为亲戚。在锅里所煮的肉类,却是六亲眷属啊!所以志公说:‘你们大家到这里都说大喜大喜,恭喜主人娶媳,其实我看这真是苦啊!人人在轮回里互相还报,互相残杀,互相食啖,真是苦不可言。’当志公说完之后,就有很多人明白,而发心茹素念佛要修行。

自古以来,你若不吃它的肉,它就不会吃你的肉。有人说:‘法师你讲的话,我怎样也不相信。’你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你就尽管去试一试。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