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繁体

雪漠: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雪漠

笔者曾在上海遇到一位朋友,他看过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对大手印文化很感兴趣,一直想向我讨教。某次我去上海时,有朋友通知他,结果他因一件小事缠身,没有来。不久之后,他得了急病,忽然身亡。死前,他对亲人说自己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得到大手印。

我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

他们总是将用一些琐事做为理由,而将最该做的有益于心灵的事推到将来。而许多人,是不可能有他们期待的“将来”的。因为他们的生命中,“将来”永远是属于“将来”的。

属于他的,其实只有当下。

所以,当我们打定主意要寻找或是实践真理时,要抓住当下。生命是无常的。许多时候,稍一懈怠,人便成隔世之鬼。许多可能“朝闻道夕死可矣”者,却仍会糊涂而来糊涂而去。他们生是糊涂人,死是糊涂鬼。

其实,生命是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心一变,命就变了。

去年,笔者同时得知有两个很年轻都想自杀的女子。第一个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家破人亡。她痛不欲生,遂成抑郁,后经人介绍,前来找我,我一点拨,便云开日出,明白心性,生活从此就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是我邻居的女儿,邻居虽知我的许多情况,却只当寻常过客。其女儿闷在家中,抑郁不欢,最终自杀身亡。

她们两人的命运,其实只在于心念,明白者便明白了地活着,糊涂者便糊涂地死了。

在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甘肃民族出版社)中,我讲了相似的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得知一个大善知识,皆有前往求学之心,但因心懒,将拜师求学定在“将来”。结果不久,一人身亡,另一人醒悟过来,马上动身求学,成为一代宗师。

那醒悟者,便是我的另一位传承上师――香巴噶举的大德桑杰敦巴。

桑杰敦巴,降生于西藏卡热,幼年早熟,即知思考敬慕佛法,不喜世乐,厌离轮回,勤习绕塔等善业。8岁时,便知书法和念读;11岁时,得玛季活佛所传之觉单传诸法;13岁时,在咱日热巴座前出家为僧,上师授记:“你能饶益众生,做大法益,学法精进,得大成就。”并赐法名准朱僧格,意为“精进狮子”。19岁时,在堪布却嘉金座前受比丘戒。此后,渴望能依止一位成就上师而专修。一天,听到有人推荐一人,是大善巧者,名叫峨敦,极有才俱,戒律精严,遂前往拜访,与之同居一室,夜里峨敦忽叫:“度母救我。”桑杰敦巴问:“因何惊叫?”峨敦说:“梦见游行,抵达一地,名叫定日,有三个黑洞,我将堕其一,故呼至尊度母。此三洞,三恶趣也。我必须找一成就上师,依止而修,方能脱此困厄。”桑杰敦巴问:“哪有成就上师?”峨敦说:“裕普有一大成就者,叫日贡巴,精修梦幻,具足神通,历往佛国,亲见本尊,隐修多年,我欲前往。”

此成就者,既香巴噶举第六位传承上师日贡巴。公元1168年,他生于西藏约尔,在大法王朗沃仁波且座前出家,并学习五部大论,后从智巴江琛大活佛处求得萨迦派密法传承和灌顶,后依止杰刚巴,如倾囊般,尽得其法,闭关一年,得大成就,他有弟子七千余人。传法之余,分身前往上乐二十四圣地修密法。

桑杰敦巴闻师名后,信心大增,汗毛顿竖,视师如佛,虽欲前往,因事缠身,时经三年,未能成行。后来,那峨敦也已逝世。这日,桑杰敦巴毅然决然,抛下俗事,前往谒见,人才动身,师已知情。黎明时分,日贡巴上师即吩咐近侍:“早做准备,有大修士,从饶仲来,此非寻常之辈,乃饶益有情之主,我之教授,当遍行诸地,内至邬仗那和那烂陀,外圣海滨以上。空行护法,已去接迎,你当清水洒地,洁净供室,令人生起羡慕之心。”侍者如言,陈设诸供。师又说:“那人已到色吉玛草坪,正吃中餐,你速去迎接。”侍者外出,果如师言,接至寺中,拜谒师尊。师道:“你心中常想,今日来,明日来,而三年未来,千日之内,世事大非,喇嘛峨敦,和须巴那波,曾授记你我相见,却已逝世。”桑杰敦巴一听,知师果有无碍神通。师又问:“你对我之敬慕,因何而来?”桑杰敦巴答:“世人广传,说上师梦修成就,故来谒见,乞传大法。”上师喜悦,传“奶格五金法”及香巴诸法之灌顶教授,令闭关六月,即成就五金法。此后不久,日贡巴将法位禅让于他,肉身飞往净土。

桑杰敦巴有弟子两千,以后余生,广行善事,并维修琼波喇嘛所建的108座寺院,人与非人,皆获其益。一日,奶格玛前来授记:“五金法已单传七代,此后即可广传,修此法成就者,将多如繁星,你之法位,当由赤宸本继承。”师招弟子,宣此授记,传位赤宸本,见诸空行,已来迎接,弟子悲泣,祈师住世,师作安慰,肉身腾空,飞往净土。

记得初读有关书籍,读至峨敦做梦到三恶趣时,便生出无穷感慨。此人即以善巧者名世,亦知无常之理,更知何人为可以依止的上师,却终于失之交臂。当然,他是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在三年之内死亡的。我常想,他要是知道自己会在三年之内死去,其人生,也许会有另一种设计,至少,他一定会去找他心目中的上师,而不至于空过。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公认的好人,他天性豁达善良,且乐于助人。在世间法中,他是一位好人。他的失误之处是,他不能舍弃世间法,不能以出离心来专修。当时,他参与了好些社会活动,包括气功、作曲以及一些文化活动。那时,我劝他专修,他说:“我老了。这辈子修不成了,我就做些服务吧,叫你们年轻人好好修。”每日里,他仍是乐此不疲地忙一些社会事务。不久之后,便患了脑溢血,不治而亡。我亲自把他送入火葬场,亲眼看着他那平日保养得很好的肉体被火焰吞噬,最后变成了一堆白骨。这个场面对我触动很大,我直接地感受到了无常。后来,我将它写入了长篇小说《猎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许多得遇正法者,只是将一些修证用到嘴上,或者像峨敦一样,叫俗事羁绊了自己,直到死亡来临才慨然而叹,懊悔不休,但悔之晚矣,徒唤奈何?

我还有一位师兄,他很愿意修行,也虔诚,可惜的是,他过于执著一些外现,而不能证悟智慧。他死前不久,我见过他,我发现,他的心性,并没有因修习佛法而稍加豁达一些。不久,他就死了。他什么都计较,但死亡一到,一切都无法再计较了。

好多人也跟他们一样,啥也放不下,啥也不够,却始终想不到死亡和无常,死亡一到,啥放不下的都得放下,啥不够的,都会够了。

峨敦终于错过了。他明知谁是殊胜上师,而没有舍弃一切,去依止他。桑杰敦巴之大幸,就在于他在死神追到他之前依止了上师,只闭关六个月,他就了脱生死,并成为香巴噶举的一代宗师。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持诵楞严咒的感应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持诵楞严咒的感应。梦里:1、梦中,在一个..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阿弥陀佛因地..

钟茂森:碎碑刻碑

钟茂森:碎碑刻碑安士先生引用了一段历史的故事给我们说明,利物利人的果报,以及自利他又有什么果报。这是讲到一个「碎碑刻碑」的故事,他是从《感应篇》的注解里面节选出来的。唐朝有一位医学大师,叫做孙思邈,孙..

这样吃,全身疼痛都消失

这样吃,全身疼痛都消失作者: 素食星球这是个全民抗病的时代,医学的进步似乎让各种疾病都有了对策,罹患疾病的人会去医院接受治疗、定期服药或遵守特定的饮食和生活准则。但是疼痛呢?剧烈头痛、经痛、肠胃不适总是..

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五种方法

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五种方法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五种方法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这次去甘肃看见很..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真相实验:黄鳝体内有要命的寄生虫。每年进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黄鳝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黄鳝体内有多种寄生虫,烹熟都未必能杀死。这些寄生虫、解剖黄鳝时,用肉眼都能看见!某君的爸爸是黄..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现在人的心动荡得太厉害了,所以灾难就很多。大家都想着快、好,世间妄想多,想要享受得多,人间灾难就多。浮躁是最不好的东西,修道首先要除浮躁,内心要安详,安定,天下自得安宁。社会需..

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

今天有师兄问我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告诉师兄们,其实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是给不出来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药师经有药师经的功德作用,药师咒有药师咒的功德作用,我们只能说看自己需要哪一个的功德利益而选择哪..

邪淫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淫

邪YIN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YIN经论中说,以贪心、嗔心、痴心都可引起邪淫。一般来讲,大多数邪淫都是贪心引起的,这一点不用多讲,大家也应该很清楚。有些邪淫是嗔心引起的,如对怨敌的女人行淫,或者..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问: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如果身口意达不到一致,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达真堪布答:虽然你发心没有完全到位,但是你同时也发了一些善心,也生起了一..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很吝啬,未曾布施,那么即便今世得到了亿万遗产,也未必有福享用;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多行布..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