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七种礼佛法
宣化上人:七种礼佛法
宣化上人讲述--七种礼佛法
(1)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得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得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也跟著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2)求名礼。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又诵经,又拜忏,真是用功修行了。听到人家赞叹那个修行人,于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忏。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为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恭敬和赞叹,他也想受人供养、恭敬,和赞叹。
(3)身心唱和礼。看见人拜,我也拜,人叩头,我也叩头,身心随人而转,人怎样,我也怎样,不管拜佛有好处,或是没有好处,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没有求名心,只是随著人做,这样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平平常常而已。
(4)智净礼。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你拜佛时,身不会去犯杀盗淫,所以身业清净。你拜佛时,也没有贪心、痴心,和嗔心,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你拜佛时,念佛名号,或是持诵经咒,也不犯绮语、恶口、两舌和妄语四恶,故口业也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来拜佛,谓之智净礼。
(5)遍入法界礼。拜佛时,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现在于一位佛前拜佛,同时亦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头,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身尽虚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礼,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6)正观修行至诚礼。正观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就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同共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修行不要打妄想,不要身在拜佛,而心却跑到电影院去,或跑到马场去,又或跑到跳舞场、酒吧等。总而言之,不用买票便各处跑,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有时跑到纽约去了,不知怎样又跑回三藩市,他自己以为有了神通,其实连鬼通都没有,这只是妄想。拜佛时打妄想,谓之邪观。正观修行,就不会打妾想,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拜佛时,不打其他妄想,谓之‘正观修行至诚礼’。这种修行,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千万佛,也胜过其他打妾想拜佛的人拜百千万拜这么多。所以修行是要得其门而入,你要知道法门。你若不知其法门,虽是一样拜佛,人家是拜佛,而你拜佛却是打著妄想:‘等一下拜完佛,便去饮咖啡,饮酒。’你这样便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这不会有功德的。
(7)实相平等礼。实相礼是礼而不礼,不礼而礼。有人说:‘既然礼而不礼,不礼而礼,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不是这么说。你虽然拜佛,而不著拜佛之相。并不是你不拜佛就是拜佛,这样就变成狂妄了。这类人是不可救药,无法可救。为什么?因为他那种执著相,太愚痴了。实相平等礼,是平等礼拜三实,恭敬佛法僧,没有分别的拜,一念不生,一念不减,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平等法。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拜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你便和法界合成一体。那时十方世界现全身。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里,却是与法界那么大,也就是实相,实相无相。你那个身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的身,这就是实相无相。你看这妙不妙?以前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点大,须弥山在法界里,好像法界里一点微尘那么大而已,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但现在须弥山,却在你的法身里,你把须弥山包含著,你看这妙不妙?所有宇宙一切万物,没有不在你自性内包著,这是一种实相平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若能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你说这个妙处还有说得完吗?是说不完的.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多多转发功德无量目前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势于低龄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堕胎呢?因为都没有明白堕胎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只想着赶紧去掉这块“绊脚石”,或者是所..
宋李彦通《净土圣贤录》
李彦通,会稽人,为锻工。偶入邑中系念会,忽悟身世无常,归心净土。一日,得疾,云,我梦游净土,见二门扃锁甚固,适遇僧宗利,开门引入,见楼阁中佛与菩萨,吾将去矣。遂请睎经、道果二僧,至卧榻前,策发净业。令举家齐诵佛号,..
为什么拜罗汉?
为什么拜罗汉?为什么拜罗汉?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导语: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为了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把苦夏失去的“膘”补回来,北京、河北等地流行“贴秋膘”。但是否所..
宋李秉《净土圣贤录》
李秉,不详其所出。绍兴末,为内廷官,历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药院,乞宫祠以去。秉壮岁,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已而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以劝世。持诵谨笃,逾三十年。子元长,偕诸同好,结净业会于传法寺,秉与焉。..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凡是都不能太过,太过就是不吉祥。福报不可享尽,势力不可用尽,好话也不可说尽。太有钱的人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要知道,钱财是水,太有钱的人,就是大河水,大河水是不好管理..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希望能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应允后,为其剃度,并且教..
全部与部分
有一个很穷困的女子,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方丈和尚亲自为她回向。世事多变,这位女子后来做了皇后,就带着许多宫女再回到这个寺院修大供养。方丈和尚没有亲自主持,只让徒弟为她诵经回向。她觉得很奇怪,问老和..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本文导航第1页: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第4页:兑换奖励 五星蛋/黑蛋第2页:阴阳师海之旅玩法奖励详情第5页:海之旅头像框第3页:距之力以及每日任务阴..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正 讲】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下面是讲《观无量寿经》。第十二文: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阿弥陀佛的光明不照摄念佛之外修其它修行的人,只照念佛的人。我们愿生极乐世界,是在弥陀的光明照..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