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燃点心灵之光──理想与愿望的实现
宽运法师:燃点心灵之光──理想与愿望的实现
燃点心灵之光
──理想与愿望的实现
由于弘法的关系,我经常接触到很多时下的年青人,他们大部份都对生命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我们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有过许多的期盼与愿望;愿望自己将来是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明星,甚至是超人、神仙等等。愿望,原是好事,它无形中成为生命追求美好价值的推动力;有了愿望,人生彷佛就有了前行的目标与方向。但很多时候,愿望可能是只妄想,只是水月镜花、空中楼阁,如梦幻泡影,终不可得。不过通过努力,愿望也可以转化成为理想,得以实现,得以成真。
所以,愿望与理想,其实只是一线之差,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把不实际的部份去除掉。依佛法而言,什么是妄想?妄想就是浮面的,不真实的,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想法。而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实现可能的想法。所以,理想不是空想,必须付诸实行;唯有实行,才会产生价值与意义。
不过,无论是愿想还是理想,只要抱着希望就是生命最大的力量。以下为大家讲一个「大作家」的故事:
大作家是个天才,从小学时候开始,他的写作天份就展现出来了,无论老师出什么题目,都难不到他;即使再难写的题目,他都能写出一篇极有创意的文章。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有关医生的题目,其他同学都是依样画葫芦地谈医生如何伟大、如何有爱心、如何替人类减少痛苦。我们的大作家却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医生自己变成了病人,由于他的医学知识,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这个时候,他忽然非常后悔自己是个优秀的医生;因为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无药可治,一定会过得比较快乐。当时,大作家只不过是个中学生。
可是,大作家也有一次「滑铁卢」的经验,他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发现作文题目是「一个穷人的日记」。大作家忽然写不出来了,他知道世界上有穷人,可是他一时无法想象穷人到底是如何思想的,因为他出身于富有家庭,由小到大,他从没有碰到过一个穷人。最后,他胡乱地写了一些,随便地便交了卷。
虽然大作家一向以来的作品都非常精彩,可是他永远没有忘掉这个难题,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写不出来的文章,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有一天能写出一篇代表穷人心声的文章,而且他希望这篇文章能永垂不朽。
后来战争爆发了,大作家被征入伍。有一天,他和两位弟兄出去巡逻,被敌人发现了,两位伙伴都被击毙,大作家落荒而逃,虽然摆脱了敌人,却也迷了路,入夜以后,他一个不小心,掉入了很深的山谷里,也昏迷了过去。
醒来以后,他发现两条腿都断了,他的枪也不见了,他设法大叫了几次,都没有人听见,他靠少许干粮和极为少量的水过了两天。到了第四天,他已极为虚弱,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他感到可能看不到第二天的天亮了。
可是,忽然之间,大作家发现他衣服里还有一个火柴盒,他打开了火柴盒,看到三根火柴。擦亮了第一根火柴,他看到一个士兵平时带的干粮盒;擦亮了第二根火柴,他看到一个士兵平时带的水壶;擦亮了第三根火柴,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在他的旁边,握住了他的手。
最后一根火柴熄灭了以后,大作家知道自己一生的愿望即将实现,因为他终于了解穷人在想些什么:他们无非想要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喝的水以及来自别人的关怀而已。
他下定决心要保持清醒,直到天亮,他还有一张纸和一枝笔,他要在临死之前,写一个有关穷人的故事,而且他有把握这个故事会永垂不朽。
后来大作家的尸体被人找到,人们在他的衣服里找到了一张纸,由于他临死时已经很虚弱,纸上的故事非常短──这个故事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来被收入《安徒生童话集》,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说。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的愿望,其实就是普天下穷人的愿望──饱足、温暖与关爱,这是最卑微的,也是最伟大的愿望;在漫天风雪之中,小女孩冷僵了手脚,为了取得些微的温暖,一支又一支的火柴,燃点着生命最后的希望――小女孩终于见到了最思念的奶奶;奶奶微笑着抱起了她,祖孙俩借着拥抱温暖彼此的身体;而且像星星那样,两人越升越高,最后进入云层里;从此,小女孩再也不觉得寒冷或饥饿了。她和奶奶回到了天上。
第二天早晨,雪花不再飞舞,太阳也露出了脸儿。昨晚坐在人家大门口、蜷缩成一团的小女孩,已经离开了人世。她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在她身边的地上,堆了许多燃烧过的火柴枝。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其中充满了深刻的教化;小女孩所燃点的不是火柴,而是生命最善良、最真诚、最美丽的希望,这就是生命之光、心灵之光;光明的可贵,让我们不会彷徨、不会迷惑、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如果世间没有光明、没有希望,只有一片黑暗,生活将有何意义?
以佛法来说,心灵之光比心外之光更为重要。心灵之光是什么呢?可以说,善良是心灵之光、智慧是心灵之光、明理是心灵之光、慈悲喜舍是心灵之光、惭愧知耻是心灵之光。心灵之光点亮了,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世间的万象,还能透彻人我是非与得失;心灵之光燃起了,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人我的关系,还可以建立自他之间更好的因缘。我们心中有了光明,就有希望,所谓「希望在人间」,只要怀着希望,一切理想与愿望都能实现。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