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里原来还有这种福报
饭碗里原来还有这种福报
饭碗里原来还有这种福报
1。现在,食物对许多人而言,真的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也许,太容易得到的就没有想过应该珍惜。
小时,曾经见到外公在扫地,看到一粒被丢弃的糖果,外公很自然地拣了起来,就往自己的嘴里送,我在一旁看了好奇怪,心想,外公一定很喜欢吃糖,于是,过去问外公说,外公,你是不是喜欢吃糖,外公看了我,摇摇头告诉我不是。我也没再问,心里想,不喜欢吃糖怎么可能还去拣被丢掉的糖果来吃。
之后,将此事告诉妈妈,妈妈告诉我说,那是因为外公不舍得浪费。我还是不能理解,因为感觉一粒糖果无所谓浪不浪费。
但是,虽然自己不喜欢节俭,却被一向勤俭的父亲从小管教,一定得把碗里的米饭吃干净!虽然泪眼汪汪,却仍然将碗里的米粒吃得一干二净,长大后,发现这个习惯还不错,洗碗也很方便。
2。一天看到冰箱里一个馒头已经放了有四天了吧,父亲一直出差,也没有空去吃,我劝父亲丢了,父亲不肯,说没有坏还可以吃,看父亲如此坚定,我也不再说话,就这样跟着父亲啃着剩馒头,心里好像暖暖的,感觉馒头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有点明白,东西能吃的还是不要轻易浪费得好。
目前,我们都有东西吃,都有衣服穿,有时甚至是很高档的食物,很高层次的享受,可并不代表我们会一直享用着。当我们有这个福气,能够衣食无忧时,我们真的不应该浪费,浪费真的是一件很缺德的事情。毕竟,有太多的人没有东西可以吃,有太多的贫困地区的人还挨饿受冻……
3。东方的宗教和中国古人都表述过,一个人一出生,他所能享的福就已经大致定了,如果他暴殄天物,浪费太甚,那他就是大量在削福。福尽人亡。而且上天不喜欢浪费的人,对毁物浪费的人,会给予各种无形惩罚。
生在福中不知福,生在福中不惜福,生在福中在折福,不仅不懂得惜福,却还一直在追求更奢侈的生活,希望有很多钱,希望买很多的东西,其实一个人哪里需要用那么多的东西,当别人都还在忍饥挨饿,你却在将一桌桌的饭菜丢到垃圾桶,想像那些皮包骨的人,饿得眼冒金星,却趴在地上看着你将食物丢掉,你真的忍心倒了吗?天人同理,这样的人谁喜欢。天也不喜欢,于是以后做事不会太顺的,应该发的财也会削减不少。只不过现在的人不理解,不知道罢了。
其实,不需要少吃,也不需要天天吃萝卜咸菜,只需要将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只需将盘中的菜吃掉,不用煮太多,也不用讲究什么排场,有时,过多的顾及面子,要让人家瞧得起,反而很快地削损自己的福报,让人贬低。何必为了别人的说法,折损自己的福报呢?当这辈子福享完了以后,谁知道哪天,自己会不会也成为饥民中的一员?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味道:法海一滴
味道:法海一滴法海一滴作者:味道末法时期,多有邪师借行菩萨道之名而染著五欲六尘,引许许多多的学法众生现世行于非法,身后入无间狱。这是佛在楞严经中的预言,从表象上看,有不少有名的师父也要你行善积德,习诸..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很多人都有精神上的隐患,只是自己没感觉。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没有安全感,有时很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睡不好,吃不好,爱胡思乱想,这些都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开始。从前..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问:现在人看经典,有语言障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好不好?晓:不好!你若实在没事儿做,我建议你吃过饭后搬个小板凳去坐到树下看蚂蚁搬家,就这也比把经典译成白话文有益。问:那么,看不..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唐僧师徒五人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除了取到经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封圣,唐僧和孙悟空都成佛了,八戒是净坛使者,而沙僧是金身罗汉,小白龙是八部天龙菩萨,那么对于他们..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五峰常观禅师问一僧曰:「汝还见牛麽?」(缘起现象界,师欲了知该僧对见性之见地。)僧曰:「见!」(是牛当然见过,奈师所指者为见性事,以牛来..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93)什么是正法?对众生发菩提心,改变自己内在的烦恼习气。闻思修佛法也是为了这两个,只要走在这条道路上就是在修行正法。菩提心很重要,如果像对待世间职业一般去行善..
千两黄金的福报
千两黄金的福报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阎王心想:“会不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念给去世的人吗
心经是可以念诵给去世的人的,在念诵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方法的,这样我们在那时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念诵。而且我们一心一意的去念诵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的杂念的。我们可以..
念药师经有禁忌吗
其实我们修行的药师经并没太多的禁忌去紧固我们修行药师经,因为学佛就是学习自在,有太多的条框的话反而让我们感觉到经文枯燥,只要我们修行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放正,那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药师经的含义的。印光大师..
普门品念诵及回向的方法是什么
回向是我们修行路上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回向并不只是将我们的功德回向出去,更是把我们的善念、善心传递出去,回向不会让我们的功德减少,反而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功德。《普门品》是非常好的经文,念诵《普门品》也是..
楞严经重要偈句
其实在楞严经的每一卷中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偈语,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重点,然后背诵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卷的重要偈语吧: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问: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达真堪布答: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不要再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