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进化史:春来焚香坐读书
香炉进化史:春来焚香坐读书
中国人的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
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东传兴起的种种香事,实际也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并不是独特创新。礼神仪式除外,日常生活中的焚香习俗很早就有了,焚香所用的香料早期是禾本科茅香,西汉中叶,树脂类的香料才传入中土。
两宋时期,香事兴盛发达,原本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后世人看着是风雅,实际在当时,可以说是风雅处处是平常。元代线线香的出现,香事里开始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和故意的一脉,却始终不蹭断绝,直到明清。
绵延几千的香事文化,承载在器物上,演变为香炉、香合、箸瓶以及箸与香匙的固定组合,即所谓的“炉瓶三事”。其中,最能展现中国香事文化的要属香炉,一部香炉进化史,就是香事文化史。
博山炉
两汉时期,树脂类香料更加芬芳馥郁,逐渐占到上风,取代了禾本科的茅草。由于它不可以直接燃烧,必须在下面陈以炭火,与之配合的熏香器具自然要发生变化,于是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博山炉。
博山炉与豆式香炉相比炉腹更深,炉盖耸立成塔尖,山峦重叠处是细小的出烟孔,因而发烟有舒缓之效,所谓“掩华终不发,含熏未肯然”(南齐刘绘《咏博山炉诗》),形容十分贴切。
西汉错金博山炉
博山炉逐渐同佛教中的莲花结合在一起,并在隋唐时期逐步发展成势。如陕西长安隋丰宁共筑与驸马围圆照合葬墓出土的绿釉莲瓣蟠龙博山炉,仰莲炉座由一对蛟龙宛转托出,炉盖依然是博山旧事,但传统的山峰衍变为连珠纹沿边的钿式花瓣,其上则是精细的孔雀翎文。
香炉宝子
使用茅草的时代,备用的香料多放在竹筒里。树脂香料流行以后,经常是磨成香末,依照各种配方调制成香丸或香饼,与香炉配合放置,因而有了专门的容器,叫作香宝子,简称香宝或宝子。
金花银香宝子
宝字和香炉配合放置,大量出现在敦煌壁画上。它们位置固定,多半放置在佛座前的香案上,中间香炉,两边宝子。这样的放置方式,经过能工巧匠的匠心改造,将一对宝子和一件香炉配合放置嫁接在一起,一种新型的莲花香炉并诞生了。
绢本着色五代天福五年弥勒净土图中香炉
雀尾柄香炉
唐代把雀尾柄香炉直接称之为“手炉”。以长沙市赤峰山二号唐墓出土的的狮子镇铜柄香炉为例,为了炉身和炉柄的平衡且宜于放置,雀尾式柄向下弯折,在与炉座的平行的弯折处加了一个狮子镇。
雀尾柄香炉的升级版是手柄添饰莲花的香炉,通常把莲花做成盛放香料的宝子。内蒙古赤峰出土的一款香炉,以俯偃的一片荷叶做底,亭亭秀出的一茎荷花作炉,又一支待放的花蕾,三支结为一束,作成香炉的长柄,何等的优美曼妙。
出香
宋代香炉大致分作两种类型,一种是封闭式,有盖,称为熏炉;一种是开敞式,无盖,称为香炉。
炉盖做成莲花或狻猊(suān ní),是封闭式香炉中最常见的两种,宋人称之为“出香”。安徽宿松出土的北宋绿釉狻猊即是狮子,通高 32 厘米,炉身是覆莲桌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莲蓬为炉盖,顶盖一只戏球的座狮,偏着头,张着口,所谓“反视张口,用以出香”。
香毬
唐宋还流行一种小炉,当时人称为“香毬”,形制更为小巧。“顺俗惟图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牙火长烧”,元稹的这首诗,名字就叫作《香毬》,写的就是这种圆球形设计出奇精巧的香炉。
陕西出土的唐代银香毬,又叫金花银香囊。高四点五厘米。外壳镂空做成花鸟,内心用轴心线相互垂直的内外两层持平环支撑一个小香盂,以圆环轴的彼此制约和香盂本身的中心影响,使香盂随炉展转总能保持平衡,机关巧智。
李商隐作诗“锁香金屈戌”,最能形容它的细微精巧。微风暗度、宿香暗贮,显示出一种香具之精与体物之心的微至在相逢处却自然合成一种奇异的美丽,熨帖之至。
高足杯式炉
两宋时期,瓷香炉也非常盛行。北宋时期,北方尤其以高足杯式瓷香炉最为常见。炉高通常在十厘米一下,沿口平展且宽,下接直壁或倾斜向下这下去的炉膛,细腰,小喇叭座,有白釉、黑釉,也有刻花。
莲花在和高足杯式香炉也广泛的进行了结合,两宋时期莲花香炉已经完全本土化,褪去身上的外来色彩。黄庭坚在《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中《石博山》起句云“绝域蔷薇露,他山菡萏炉”。虽然源于“他山”,但经唐历宋,菡萏炉早已在中土生长的枝繁叶茂。
仿古香炉
到了南宋,最具特色香炉实属仿古式样小型香炉。最初大约是直接取自秦汉三国的铜鼎,铜簋、铜鬲等,用作焚香。陆游《焚香赋》中“时则有二趾之几,两耳之鼎”,大概指的就是这类炉。
好古之风盛行,是当时仿古炉制作的大背景。宋代的香炉具有风格明显的宫廷式样,以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龙泉窑三足炉为例。其高十一厘米,式样仿古铜鬲,素朴得几乎省略掉一切装饰,只是利用烧制过程中釉层积聚厚度的变化值富足间“出筋”,写神之至。
到了元代香炉大体承袭宋制,但少了份秀逸之气。明清香炉的制作,材质多样,样式则多仍以仿古为主,最为著名的宣德炉,其仿古,也是仿的“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宣德炉
通常说的宣德炉,是由明宣宗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以简单柔和的曲线显现出意态端庄,炉色精光内敛成就雍容气度,为后世所称赞。
实际宣德炉仿古的成功,在于它在仿宋的过程中遗貌取神,以工致的“减笔”,锻炼出古朴简洁的造型,撷得宋炉之韵。后代传世的宣炉少之又少,渐成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清玩,焚香之用反倒成了其次。
历数各代香炉的精品,很像是对着一家多宝格,只见一片琳琅满目。香炉的进化实际是香料和焚香方式的演变史,宋朝刚好站在了承上启下的位置,也成了香炉的集大成者。燕居焚香实际是当时一种平常而真实的生活方式。
《竹涧焚香图》局部
松下竹间,小炉静置,几缕青烟,并不是后世宣扬的风雅点缀,本来就保持着一种生活情趣。“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诞香渐消。”两宋的香事总在花中雨中平平静静润泽日常生活。
《靓妆仕女图》局部
注: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美知美物微信公众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