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不再回头许多美好的事情才正要发生
当生命不再回头许多美好的事情才正要发生
摘自《慈济》
什么时候我们会痛切地感到生命不再回头?是在生死别离的关口,长久联结的人伦关系将戛然终止,共同编织的美梦永无实现的可能,要从人情物事重演已成奢求。
有一天,在冬阳乍现的午后,看到相识的童师姐推着一位坐轮椅的老人,在慈济医院的人行道上散步。我以为她从美国回来在医院做志工,待上前打招呼,才知“老人”是她患了急性肝炎转为肝癌的先生。病后瘦了二十公斤的李师兄,皮肤暗黄,已然失去弹性与光泽,声音微弱,但因双目依然有神,双手一再合十作礼,倒又像四五岁纯真的童子模样。师姐则像母亲一样,不时抚摸他毛线帽底下发已稀疏的头。
曾听师姐谈过,她非常依赖先生,出远门都是先生帮她打理行李。想不到今日她必须学习坚强独立,也成功地说服先生放下在美国的事业,专心回到花莲养病。她脸上闪着异样光采地告诉我,等先生好了之后,两人要一起努力做慈济工作。
五天后,传来她先生往生的消息,从助念到举行告别式、火化,在短短两天中完成。师姐时而镇静,时而悲痛几至昏厥。他们才回来十天,才刚刚安顿好,许多行李尚未打开,先生就这样走了。她措手不及,不断陷入这些时日以来依然鲜活的记忆里,向前往安慰的人诉说先生病情似已好转后的言语笑貌。这样的回忆情何以堪,不能讨价还价要上天垂怜,给这对夫妻多些时间,真的开始共同做慈济。对师姐而言,此后的生命光景已变得陌生,旧时的生活基调与情感所系已成幻影,是不会再回来的了。
说过去唤不回,是因我们情深到万般不舍,是因我们往往从亲密的伴侣身上映照自己的存在。也是因每天的生活是这般真实地经历感受,所有的盘算也都成了理所当然。
也许是岁月沉淀后的力道与美感,让我们以为今日的生活拥有,将如柳絮翻飞般地延续。走在从过去连接到未来的绳索上,我们以为走得安心,不料绳索会“啪”的一声断裂。其实,我们周遭的人事充满了变数,只是我们习惯活在某种思想、情感与生活的框架里,以致于该应变时便充满不安、恐惧,甚至不甘。
生生灭灭是存在的本质,外在的物质状况有明显的“成住坏空”,内在的精神意识又何尝不是流转不息。我们用“我”去感觉这个世界,但是,一个人可以看清多少“我”的本质?那数不清的念头、欲望,说的话、做的事、走的路,以及生命经验情状的集合体中,到底“我”在哪里?不能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其实是在说,无数个“我”已经死去,也有无数个“我”等待蜕变重生。家庭、工作与生活的大大小小变化逼迫,使每个人成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而在刻骨铭心地感觉到生死别离,生命不再回头的当下,我们才会恍然领悟:生命的起起落落是常事,世界是无数的众生过戏,你我所有的感受都一样。也是这一刻,才会让我们起无量的悲心。
有一天,去心莲病房看学生做“生死学”课程的病房观察实习,看到两位病人家属正埋头静静地折纸莲花,准备给慈济义卖。年长的“阿嫫”告诉我们,她可以从早做到晚,一点也不厌倦。在一旁的是“阿嫫”的弟媳,因照顾病重的丈夫而显得憔悴,但仍露出温婉的笑容。“阿嫫”当然知道弟弟在咫尺之外的病房步向死亡,但她自有一分气定神闲,一面折花,一面向靠过来的学生讲做人要宽厚的道理。知道学生还未用晚餐,马上起身去煮面线,让大家吃得皆大欢喜。
那样的偶然相遇,短短的半个小时,我们就有如一家人。是因我们同时面对生命永不回头的事实,释然地真诚相待吗?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想象,“阿嫫”背地里会发出轻微的感叹,只是,趁着还有一口气在,她把所有对生命的疼惜都轻轻地折进莲花瓣中,要使许多不相识的人得到喜悦和照顾。
当生命不再回头,许多美好的事情才正要发生。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多多转发功德无量目前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势于低龄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堕胎呢?因为都没有明白堕胎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只想着赶紧去掉这块“绊脚石”,或者是所..
宋李彦通《净土圣贤录》
李彦通,会稽人,为锻工。偶入邑中系念会,忽悟身世无常,归心净土。一日,得疾,云,我梦游净土,见二门扃锁甚固,适遇僧宗利,开门引入,见楼阁中佛与菩萨,吾将去矣。遂请睎经、道果二僧,至卧榻前,策发净业。令举家齐诵佛号,..
为什么拜罗汉?
为什么拜罗汉?为什么拜罗汉?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导语: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为了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把苦夏失去的“膘”补回来,北京、河北等地流行“贴秋膘”。但是否所..
宋李秉《净土圣贤录》
李秉,不详其所出。绍兴末,为内廷官,历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药院,乞宫祠以去。秉壮岁,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已而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以劝世。持诵谨笃,逾三十年。子元长,偕诸同好,结净业会于传法寺,秉与焉。..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凡是都不能太过,太过就是不吉祥。福报不可享尽,势力不可用尽,好话也不可说尽。太有钱的人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要知道,钱财是水,太有钱的人,就是大河水,大河水是不好管理..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希望能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应允后,为其剃度,并且教..
全部与部分
有一个很穷困的女子,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方丈和尚亲自为她回向。世事多变,这位女子后来做了皇后,就带着许多宫女再回到这个寺院修大供养。方丈和尚没有亲自主持,只让徒弟为她诵经回向。她觉得很奇怪,问老和..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 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打法攻略及奖励本文导航第1页:阴阳师海之旅首领战怎么打第4页:兑换奖励 五星蛋/黑蛋第2页:阴阳师海之旅玩法奖励详情第5页:海之旅头像框第3页:距之力以及每日任务阴..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正 讲】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下面是讲《观无量寿经》。第十二文: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阿弥陀佛的光明不照摄念佛之外修其它修行的人,只照念佛的人。我们愿生极乐世界,是在弥陀的光明照..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