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金刚上师:情爱 诱惑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情爱 诱惑
●当我们用世俗心去亲近上师、修持佛法时,永远品味不到法喜,永远也得不到佛法中的智慧。
●对上师有信心是非常好的,是成就的根本。但我们注意的是,要有信心不要有贪心。
●修行人要以慈悲为怀,处处为他人着想,令他人生欢喜心,但不要掺杂有情爱的思想,更不要有情爱的行为,否则不能超出三界、了生脱死,枉为难得人身啊!
●虽说喜悦、愤怒、厌恶、嗜欲乃人之常情,但不断滋养情欲就会成恶,放纵情欲就会成贼。修行人当折伏、灭除情欲,方可心地清净。
●我们总是追逐自己所贪爱的人或物,因为有了贪爱,便渴望不断获得。有的时候虽然得到了,却付出了别样的辛酸;有的时候失去了,心里却一直苦恼。内心当中贪爱心念的相续,让我们在六道中不断轮回与往来,何时能停驻下来认识一下真相呢?
●邪思、妄念出自内心——因为在诱惑的面前动了念头才被拉入了无底深渊。“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戒不被香惑,入味戒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若能保持此境界,内心平静、安宁、超脱,还有什么障碍不能度过呢?无念无想才是良方。
●现在内地的很多女弟子依恋庙里的师父。要是每天只培养感情,只怕感情培养起来了,贪心和嗔心也随之而来了。贪心开始时会觉得很温暖,贪心过分时就只剩下痛苦了。今生痛苦,来世还要感受下地狱的痛苦。
●人世间的许多苦恼和忧愁多半因情爱所生,情爱感觉的快乐是虚假不实、瞬间破灭的;情爱引发的痛苦却在心里相续不断、难以摆脱。
●情爱的思想本质上是自私与狭隘的,执着于此必然会心中忧苦;慈悲的思想却是开放、宽广与无私的,慈悲待人才会自利利他,自己与他人都会快乐。
●你可以拥有爱,也可以得到爱,但不可以执着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来,也会孤零零的一个人走,没有人会陪你到永远,分离是必然的。
●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尘;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有时候困难虽然可怕,但诱惑比困难更可怕,因为模样凶狠的不一定是魔,往往越是以慈善面目伪装,以甜言蜜语引诱,让我们退失道心的才是魔!
●有些女居士穿透明裙子、迷你裙子,在上师面前做出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把上师当世俗大哥爱慕!回到家里,不是头疼,就是身上软,啥原因?你把护法神吓着了,给你点颜色看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