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大势所趋,势在必得
念佛往生大势所趋,势在必得
念佛往生大势所趋势至必得
七月十三日是西方三圣中大势至菩萨的圣诞,值此佳节耒临之际,特将修习念佛,薄识浅見,公示于网上,以求抛砖引玉.并以祝贺菩萨圣慈,供养十方众生,愿共同念佛,悉归极乐.
念佛往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长江奔流向大海,势不可挡.众望所归,势在必得.我等浊恶众生,正处五恶丶五痛丶五烧,五浊恶世,末法时期.为烦恼賊所害,所言丶所行,身丶口丶意,无不是恶,无不是罪,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倍受八苦熬煎,不能自拔.无可救药.众生痛苦丶烦恼丶恐惧丶不安,迷惑颠倒,无量劫来,常时输转六辺,一直未有出离之縁.這就是世音(势因),如重症病人,非特医特药,不能救治,起死回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救度众生,无疑无碍,乘佛愿力,定得往生.這是如耒大慈悲,施以救度,乃大势至.如是(势)之机的众生,以如是(势)之妙法,施以救度,乃机法相应,大势所趋,如长江奔流向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汇万流于一处,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八万四千法门,最后都念佛回向,导归极乐.乃知念佛一法摄万法,是长江汇流入海,是主导也,是大势也,大势所至,一切无碍,势至必得.念佛行者,万修万人去.其因势至也.我辈学佛丶念佛行者,知其义者,即得大安也.
阿弥陀佛发超世之弘愿,我等众生才有其出世強縁,乘佛强誓,往生极乐,势而必至,无疑无碍.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为超世之弘愿,摄尽十方九界众生,悉出苦海,同归极乐.特别是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念必生,唯除五逆,誹谤正法.乃是其本愿,众生闻者,必得往生,住不退转,俱令登彼岸.阿弥陀佛之行,为超世之大行,兆载永劫,勤苦修行,具足无量功德,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将修行的无量功德全部囬施給我们,普济诸穷苦,复为大施主.在這段修行的时间中间,很多的菩萨都巳修行成佛了,而他老人家却还在为我们的往生,兆载永劫的修行.這大行,完全是为我们的往生.這是超出世间所有修行的大行.十劫之前他老人家功德圆滿成佛了,以其修行的无边无量的功德,成就了无量光丶无量寿的万德洪名,也成就了十方众生的往生,以此功德名号摄受众生,彰显了无所障碍的大力.阿弥陀佛以其大愿丶大行丶大力,而形成了"众生称念,十念必生"的大势,众生出离六道的強缘.我辈念佛行者,应知其势不可违,乘势而上,势在必得,当仁不让.善获阿弥陀佛惠于的殊胜丶利益丶安乐.
念佛之优势,全在光明名号,摄取不舍,而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本师释迦如来,在 观経 中,赞叹阿弥陀佛光明时,说偈曰:"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收不捨".这两句偈非常重要,直接了当的阐明了,阿弥陀佛的本意.但常期以耒被我们所忽落了.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再耒,为防我们的再次不畄意,就直言不违,一语辺明:"不为余縁光普照,唯摄念佛往生人"佛愿强力摄受的专一性丶专向性丶取舍性丶力达一点的至极性,而成为强大的专势.此土导师释迦如来在净土三径中皆教以专念, 无量寿经 中无论上辈丶中辈丶下辈往生,都教之而有一句共同的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覌経 中教之:"汝好持是语,持是语,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阿弥陀经 中則更直接的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丶若二日丶若三丶若四丶丶丶丶丶丶若七日,一心不乱".是说专复专.乃知念佛成势之妙诀,全在于"专",我们要随顺佛教,善解佛义,以"专持"之成势,此专势成者,即是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能香光庄严.我辈念佛行者,应如是信,如是愿,如是行,定生极乐.望善思念之,善思议之.
与佛愿相应,左依右劵,合约兑付,联上(莲上)者,即得往生.我佛如来,一代说教,教以"住足莲上"(俱足联上).乃我愿与佛愿连上,我心与佛心连之,我行与佛行连上,天衣无缝的连上,乃为诸足连上.非"随顺"則无法连上.放下我执丶我見丶我智丶我能丶我力丶丶丶丶丶丶,彻底将我通通放下,随顺于佛.佛教舍者,即舍.佛教信者,即信.佛教愿者,即愿.佛教念者,即念.佛教行者,即行.佛教离者,即离.丶丶丶丶丶丶,一切随顺,做乖儿子,即能入佛执見.佛力强大,无所障碍,而成不可阻挡之势也,大势至者,即是其随顺之势成也,乃佛之真实义也.至此时四相不破而自破也.此仰仗佛力加持,无求而自得也.佛在 金刚经 中说:若有我相丶人相丶众生相丶寿者相,是名菩萨,非真菩萨.破"四相"是所有学佛者都梦寝以求的,但以自力破四相谈何容易."破"字拆开来乃"石头去皮",谁有如是能力,难度可想尔知,所以几十年欲破"四相"而不能,以我力破四相的同时,就把我相放在了里面.但若能随顺于佛教,"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得与佛愿相应,得与佛行相应,得与佛心相应,自然与佛忎应辺交.我心即是佛心,那里还有"四相",是以不破自破也.此皆阿弥陀佛弘誓愿故;兆载永载,无量功德,普施回向众生故;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受不舍故.佛之慈悲,与我之慈悲相融,连上(莲上住足)俱足无间故,佛之大势所至,势如破竹,不可抗拒故.无四相者即是真菩萨.念佛行者应知,此"一念妙行,唯依佛得了生死".托他力(托塔立)与自力修行之,日劫功倍,天渊之别也.望善思念之,善思议之
如耒.哀愍我等众生,因势利导,所说至诚,甚于父母念子.我辈念佛行者,应知大势巳至,佛恩浩蕩.心生忎恩,决不辜负所望,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得佛力加被,乘佛愿力,必生极乐,莲华化生,得悟无生,回入娑婆,再度众生.
修义浅识二0一二年农历七月十一日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日常,我们要发菩提心去听闻佛法,为了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苦难众生脱离轮回,早日成佛,我来听闻佛法。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思考佛法。如果不知..
宋慧通《净土圣贤录》
慧通,关中人。少止长安太后寺。蔬食持咒,诵增一阿含经。从凉州慧绍禅师,咨受禅业。法门观行,多所游刃。常祈心安养。一日微疾,于禅定中,见一人来,形甚端严,语通云,良时至矣。须臾,见无量寿佛,光明赫然。定起,具告同学..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问: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答:度化众生就要弘扬佛法。佛法有两个: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经律论三藏。你精通三藏,你能讲解三藏,让众生明白三藏的的内容,让众生明理,这也是弘法,这是一..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文/念善我父亲今年80岁,年迈体衰,往年劳累成疾,患有多种疾病。1、血糖高,打针吃药,平时都在10-11个单位以上。2、痰多,不分昼夜总是有痰,吃各种药,没有明显变化,每天清理痰液所..
阿罗汉入涅槃后,与他相关的因缘相续怎么说?
大千: 经中:“正如火苗被大风吹灭,已经消失,无以命名,牟尼摆脱了名和身,已经消失,无以命名……这样的人消失后,形量不存在,人们谈论他的依据不存在;当一切现象消失时,一切谈论方式也消失。”这都是指的有..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使家人也信佛呢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使家人也信佛呢问:母亲、妻子都信佛了,我该怎么感化父亲,让他也信佛呢?达真堪布答:这主要看你自己修行的进步。在他面前,你要好好表法,让他感动。很多修大圆满法的弟子,家里变化都特别大。..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以敌为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星..
善导大师的两个深信
善导大师的两个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
邪淫的果报:事业不顺,身体不好,家庭不睦
邪YIN的果报:事业不顺,身体不好,家庭不睦阿弥陀佛,弟子在此诚心忏悔罪过。邪淫导致的果报实在太惨烈。希望各位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弟子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和一名男子谈恋爱,后来到了大学,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念药师经回向文
药师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经文,在修行者的心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念药师经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的好处,而念药师经也是需要做回向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念药师经回向文吧,希望通过下面的..
嘎玛仁波切:生起坚定不退转的虔诚心
嘎玛仁波切:生起坚定不退转的虔诚心现代人喜欢吃保健品,也喜欢通过锻炼让自己越来越健康。我看那些吃保健品的人;一天到晚锻炼身体,跑得自己气喘吁吁的人,也说不清楚这样做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帮助,因为常常是看不..
为何不给足天下男女财富、美貌和真爱?
为何不给足天下男女财富、美貌和真爱?智者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闭月羞花、国色天香的容颜?佛曰: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品行高洁、性情温柔。能忍让,毫不计较。唯有宽容、柔和、谦逊有礼、上善若水的女人,才会端庄..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为伍。怀德之人,追求心性的不断提升,以及生命在另一重时空的纯正境界,所以淡泊于尘世中的一切物什,也就能将这一切..
嘎玛仁波切:低下傲慢的头,这正是反观内心,真正认识自我的开始
嘎玛仁波切:低下傲慢的头,这正是反观内心,真正认识自我的开始求皈依,要谦卑。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要谦卑,只有在你谦卑的时候,福报才会成熟得快。人们在凡夫俗子面前,往往生不起谦卑之心,“傲慢”无处不在,但在..
善心能文,考选城隍
善心能文,考选城隍我姊夫的祖父宋焘公,是县里的秀才。有一天,生病躺在床上,看见一个官差拿着公文,牵了一匹白额马走进来,说:「请快去参加考试。」宋焘公说:「主考官还没有到,怎么这么匆忙就要考了?」官差也..
在家如何学佛?
在家如何学佛?南无阿弥陀佛非常欢喜,有越来越多的人,亲近佛教,信仰佛教,这是一份佛缘,也是一份善缘。但很多人,心中一直疑虑重重,因为没有明师,虽然想学佛,却并不知道在家里学佛,该怎么开始,该怎么做。今..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