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实用问答——第二部分有关念佛往生

繁体

注:与本问答相关的案例请点击这里阅读:念佛感应录十三、问:杀生造多罪业的人,虽念佛恐怕不能往生吧?答:虽造多罪,如能回心念佛,决定往生。本集赵秋中、丁德华之父、张莲娣一生杀猪,许桔清养虾为业;又有临死地狱相现之江苏王某,现判死罪之新加坡贩毒犯,这些人最后都念佛往生,即是现证。又《观经》下品明明记载十恶、破戒、五逆罪人念佛往生。十四、问:那么念佛人不用断恶修善?答:此又不然!世界上绝不可能存在一种叫人不要断恶修善的宗教,佛法中也绝不可能找到一种叫人不要断恶修善的法门。念佛人,更应当随份随力,断恶修善,于自于他,功德利益更大。略说有五。一、造罪造业,现生多受苦恼;断恶修善,现生多享安乐。二、造罪造业,临终重病缠身,不能自在;断恶修善,临终无有病苦,自在往生。三、造罪造业,有害众生,众生不喜,因不喜故,于其所行念佛不生敬信;断恶修善,有利众生,众生欢喜,因欢喜故,于其所行念佛能生敬信。四、造罪造业,不利社会和谐,有损人伦,佛法隐没;断恶修善,促进社会和谐,道德昌明,佛教兴盛。五、造罪造业,不顺佛教,诸佛不喜;断恶修善,顺诸佛教,诸佛欢喜。有种种理由,应当断恶修善而念佛。十五、问:恶难断,善难修,怎么办?答:一、随缘尽份,勉为其力。二、常怀惭愧,更加念佛。这样纵虽不能断细恶,绝不至于造大罪;虽没有广大善行,总不失一念善心。阿弥陀佛,也必加持。十六、问:未吃素,念佛能往生吗?答:能!本集张玉枝、张莲娣、黄锡勋等,即是其证。十七、问:那么不用吃素?答:视情形,能吃素最好。略说有四:一、顺佛慈悲心。二、施众生无畏。三、利自身健康。四、临终少业障。十八、问:未皈依,念佛能往生吗?答:能!本集许培枝、胡老汉、池贞子、黄英夫等,即是其证。十九、问:那么念佛人不用皈依?答:如条件允许,还是要皈依的好。因为皈依是定信仰、入佛门、成为佛弟子的第一步,岂有想念佛、想往生的人不愿皈依的呢。二十、问:没发菩提心,念佛能往生吗?答:能!《观经》上品虽说发菩提心,中、下品都不说发菩提心,即是其证。本集所记往生事例,大部分连菩提心的名字都没听过,更不要说发菩提心了。虽不闻、不知、不发菩提心,只要念佛愿生,统统往生,一旦往生,自然发起广大菩提心,自然成佛度众生,这正是净土念佛法门的妙处。廿一、问:如果不能清净持戒,念佛能往生吗?答:能!本集莹珂法师即是其证。又《观经》下品中生,即明破戒之人念佛往生。廿二、问:那么念佛人不用持戒?答:各随根机所堪,多少持戒;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真实清净持戒之人,心怀惭愧,一向念佛。《观经》九品,上中六品皆持戒行善之人念佛往生,下三品为破戒造恶之人念佛往生。廿三、问:虽念佛,心不清净,杂念纷飞,能往生吗?答:能!本集所记往生各例,都是普普通通的念佛人,也都不免多多少少杂念,但都往生,即是其证。廿四、问:那么完全不必收心,随它妄想纷飞?答:各随其力,多少摄心,相续念佛。久而久之,以相续念佛之力,易得静定,心多欢喜,少烦恼,身体也会好。廿五、问:不识字、不会诵经、没智慧,念佛能往生吗?答:能!本集王桂英、姚春林、王乙招、蒋妙信等皆是其证。廿六、问:每天念佛数量少,能往生吗?答:各尽其力,真愿往生,虽念佛数少,必得往生!本集所记念佛人,多则每日数万,少则每日数千,皆得往生,即是其证。廿七、问:那么不必精进多念?答:各随所能,应当精进。有空就念佛,不是特别用心用脑的事皆可念佛,养成念佛习惯。因为人不念佛,必念妄想杂念,念妄想杂念即与业障感应,增加业障,不如念佛与佛感应,消业增福。廿八、问:念佛时间短,能往生吗?答:能!《观经》最后命终前只念十声、一声都往生,谁不能往生。本集王淑珍念佛七天、胡老汉六天、罗婆婆四天、周广大三天,命终统统往生,即是其证。廿九、问:那么平时不念佛,等到临终再念佛,可以吗?答:不可以!临终果然能念佛,也能往生。但平生都不念佛的人,谁能保证临终想念佛,能念佛呢?又,所谓等待临终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临终时刻让我们去等,现下每分每秒都是临终,除了现在没有临终。现在不念佛,哪里有临终给我们来念佛。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况且现在遇到念佛法门,却不念佛,而要等到临终,说明不知念佛的好处,不是真想念佛。如真想发财的人,财宝现前,现在就想得到;真想治病的人,知有妙药,立即就想服用,都不会等待。现在既不念佛,至时障缘必多。眷属哭爹喊娘,怨家齐来索命,身则四大分离,心则惊恐万状,诸苦逼迫,制不自由;平时有佛不念,到时佛之一字早不知抛向何处。又有空难、海难、车难、矿难种种难死,火灾、风灾、水灾、地震、海啸、楼塌、桥断等死,又有刀剑加身、枪弹穿脑、毒药毒气等死,又有中风失语、昏迷不清、喉哑舌缩等死,无量无边,猝不及防,随沾一种,都不能念佛了。三十、问:看来还是要现在就开始念佛?答:对!早念佛,早平安、早免难、早消业、早增福,早日往生决定,临终无有障缘。有一万个理由要现在就念佛。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