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
人的一生,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你赞美我,我高兴、我欢喜、我快乐,这就是反应;你伤害我,我痛苦、我难过,我承受不起,甚至伤心流泪,这也是反应。
人,吃喝玩乐,游山玩水,追求五欲,找寻刺激,这是人性爱好享乐的自然反应。一个人躲避伤害,远离伤害,害怕伤害,这也是情绪上不愿受到伤害的反应。可以说,人的生活每日都受到反应的影响,不是欢喜就是痛苦。
其实,除了人情的反应、生活的反应之外,还有其他的反应。例如身体反应、心理反应、情绪反应、精神反应等。
身体在佛教叫触觉,平时食衣住行的生活等,都是为了触觉。透过触觉,会有柔软、粗硬、冷热、舒服等感受,进而产生欢喜与不欢喜的心理。
心理像音乐的弦,只要一碰触就有大小声,就有喜怒哀乐;心理反应最为敏感,最为快速。心理反应直接就会影响到情绪的反应,乃至精神反应。
精神的反应,如果是好的,就会精神抖擞、奋发图强;不好的反应,则怅怅不快、萎靡不振。人的一生,读书要有精神、做事要有精神,服务也需要有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力,要靠思想上的积极奋发。所以,做人应该时时提振精神,不断的向善、向好的方向奋发努力。
除此之外,物质的分化凝固、空气的冷缩热胀、声光电波的传导等,这些生化与物理的反应,都对宇宙万物产生可成可坏的力量。
在以上这许多的反应当中,最难应付的就是人情的反应。所谓人情反应,诸如人家对你的尊重与歧视,或是被人冤枉委屈,或是觉得很有尊严等,都会有好坏的反应。
有差别、有抗拒,就会有反应。反应了以后,可善可恶、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好可坏。好的反应就是尊重、礼遇、恭敬、帮助、赞叹;轻视、嫉妒、为难、伤害,这些都是不好的反应。
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的人反应过度,有的人反应迟钝。有的人对于小小的事情,因为过度反应,也会小题大作。这就让人想到人情实在很复杂,有的人即使你对他好,但是他误解你的意思,他也会生气;有的时候,即使你对他恶脸相向,但是因为他的人格修养好,他也能体谅、包容。一般说来,小孩子承受不起喜怒哀乐,比较容易爆发;人格崇高的人,纵有一些喜怒哀乐的伤害,他都能处之泰然。
人是感情的动物,遇事有反应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反应也要适中,当别人欢喜的时候应该跟着一起欢喜,当应该赞美别人的时候应该随喜赞美,这就是懂得人情世故,这也是与人相处最得体的反应。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梵网经》 第五、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有哪些
诸位师兄都知道楞严经是佛学的经典之一,而且楞严经作为佛学的万法根本,它自己本身就有着莫大的威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诵持楞严经。而就在很多人修习楞严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修持的时候遇到莫大的感应,因此很..
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