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

繁体

阿底峡尊者: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

相信很多的师兄都是应该听说过阿底峡的,阿底峡尊者是对于西藏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平时若是能够多多的看一看阿底峡尊者的开示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阿底峡尊者的开示: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

阿底峡尊者的殊胜教诫

这些教诫特别好!尊者亲口说过:“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

最好的上师,他在讲课时能揭露你的过失和罪恶,天天说好话有什么用?要揭露罪恶。

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如果你每次听课,都感觉上师不是说别人,就是在说自己、批评自己,“怎么又说我”、“怎么天天批评我”,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每天都得到了很多窍诀。其实作为修行人,只有接受这种点击要害的窍诀,才能认识自己的过失。

殊胜的伴侣是正知正念,正知让你时时观察自己的三门,正念让你不忘失善法,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劝勉,其实是修行中出现的违缘。当怨魔来危害你、敌人来危害你、病苦来危害你的时候,你就会立即提起正念,认真地修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比如,当我生病时,马上会想起死亡无常的道理,但病一好就没什么感觉了;一出现违缘,就想起三宝了,赶紧祈祷,但违缘一过又放松了。因此,违缘、怨魔、病苦,这些才是最好的鞭策。

最殊胜的方便,是无有改造。在所有修法窍诀中,直指本性,令心无有改造、自然安住,是最为殊胜的。无上大圆满中,有时是用水晶作表示,让人认识无改的心性。

一垫上如何修法

昔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迎接他的是大译师仁亲桑波。大译师的译作颇丰,在藏地也很有威望。当时见到阿底峡尊者时,大译师已是85岁,须发皆白,而阿底峡尊者是61岁。大译师的印度语很流利,所以让阿底峡尊者一见如故,特别欢喜,陌生感也消失了。来到大译师的寺院以后,阿底峡尊者问他:“您对诸如此类的正法,了知得如何?”之后,尊者对显宗、密宗里的种种法门逐一询问,结果译师似乎无所不知,一一对答如流。

尊者十分喜悦地称赞道:“极为稀有!在藏地有像您这样的智者,我都不需要来了。”尊者感到意外,是因为请他的人是哭着哀求的:“现在藏地没有人懂佛法了,只有您去才能拯救佛教啊!”但现在他发现,眼前竟然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尊者接着问道:“那么,在一垫上,该如何修行这一切法呢?”

译师回答说:“应当遵照各个宗派所说来修持吧。”译师有个三层殿,上午,他去小乘殿修小乘法;中午,他到大乘显宗殿修大乘法;下午,他去最上面的密乘殿修密法。阿底峡尊者察看了他的修行环境以后,悲伤地说道:“译师您错了,看来我还是有必要来藏地。”

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修这个、修那个,刚念了一百遍文殊心咒,“噢,观音菩萨还等着我,念观音心咒吧”;念完观音心咒,“噢,金刚萨埵会不会生气?修金刚萨埵吧”;修完金刚萨埵,“噢,还有释迦牟尼佛”……就这样,不会将显密所有本尊观为一体来修。甚至有些虽然精通佛教的知见修行人,但在修行时,还是对本尊有自相的执著,“我是不是得罪了某某本尊,还没来得及供他呢”。其实,这是把本尊视为凡夫,有这个过失。还有就是,一般人往往将各派教理分开理解,不懂得融入一体,更不懂得依窍诀而修。

当时,也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吧,尊者才说有必要来。译师问:“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修持呢?”尊者指点说:“应当将一切法,归纳为一个要诀来修持。” 比如修本尊仪轨,就在这个仪轨当中,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这些全都可以一起修,不用分开。这是非常关键的!就上师瑜伽来说,在这一个修法中,其实已摄集了所有本尊的根本修法。在噶当派就有这样的窍诀:不必单独修降伏仪轨,只要你祈祷上师,保持对上师的信心,八万四千魔众便无计可施。我们知道,每个魔都有自己的“命咒”,而这些咒的要害,在你观想上师或对上师生信心的状态中,都被摄住了。摄住以后,魔众是无法动摇的。所以,一个对上师有坚定信心的人,千万魔众也无法作害。这就是窍诀!不懂窍诀的人,修什么法都很难。

阿底峡尊者对三位心子的甚深开示

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么是最殊胜的法?

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

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

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了知一切法皆无自性;

最殊胜的行为即是与世俗人相违;

最殊胜的悉地即是烦恼得以减少;

最殊胜的神通即是欲望减弱;

最殊胜的布施即是没有贪执;

最殊胜的戒律即是内心寂静;

最殊胜的忍辱即是处于低位;

最殊胜的精进即是放下一切琐事;

最殊胜的禅定即是心不造作;

最殊胜的智慧即是对任何法都没有二种我执;

最殊胜的善知识即是指出求知者的缺点;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对症下药;

最殊胜的好友即是正知正念;

最殊胜的激励即是怨敌、魔害、疾病等苦难;

最殊胜的方便即是顺其自然;

最殊胜的恩德即是引进佛门;

最殊胜的受益即是心向善法。”

仲敦巴问:“在一切法之中,最究竟的是什么呢?”

尊者答道:“最究竟的法就是无缘大悲藏。譬如,世间有一种叫作‘化沃求托’的神药,能够治疗百病;而证悟法界空性的智慧,能够对治一切烦恼,其妙用如同此药一般。”

问:“如今所谓已证悟空性的人,其相续中的贪心和嗔心却一点也没有减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些人都是大言不惭的人啊!如果一个修行者真实地证悟了空性的法义,则身、语、意三门就会像脚踩在棉花上一样柔软调顺,或者像糌粑汤中放进了酥油一样寂静平伏。正如圣天论师所说‘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呢?仅仅是生起这样的合理怀疑也能摧毁三界轮回的根本。’因此,如实证悟空性之义则如服食圣药一般,一通百通,亲证了一切道法蕴涵其中的道理。”

问:“证悟空性为何能涵摄一切道法呢?”

尊者答道:“一切道法可归摄于六度之中。

真实证悟了空性之义,则对内外一切诸法无有欲望贪执,所以恒常具足布施度;

没有欲望和贪执,就不会被恶业所垢染,所以恒常具足戒律度;

无有我执及我所执所引起的嗔心,所以恒常具足忍辱度;

对证悟空性具有欢喜心,所以恒常具足精进度;

远离了执著于有法的散乱,所以恒常具足禅定度;

对任何法远离了三轮作意,所以恒常具足智慧度。”

问:“对于一个证悟者来说,仅仅依靠空性的见解和修持,就能成佛吗?”

答:“如是一切显现和所有音声,没有不是从自心产生的,心体就是明空觉性。证悟觉空无二,就是见解;无有散乱,以正念不断护持,就是修持;状态之中犹如幻化般积累二种资粮,就是行为。现在若能对自己的见、修、行有所觉受,则在梦中也能够行持;若梦中能够行持,则临终时能够行持;若临终时能够行持,则中阴时也能够行持;在中阴时也能够行持,便决定能获得殊胜悉地。”

有了窍诀还必须实修

可见,修法一定要有窍诀。在了知上师所传授的窍诀以后,总结出实修的要点,这样便可以修行了。

当然,随后就应该实修,否则也无济于事。如米拉日巴尊者说过:“一个饥饿的人,仅仅听到食物还不够,必须要食用。同样,仅仅了知正法没有利益,必须要进行实修。”

《月灯三昧经》亦云:“我今为汝无量说,汝于此法若不行,如人虽持良妙药,于自身病不能治。”佛陀说,我已经为你们再再宣讲了这些道理,但是,如果你们不修的话,也无法解脱。就像一个人虽然手持良药,但不服用的话,也治不好自己的病一样。

因此,仅仅听了法、仅仅思维了法是不够的,一定要修。修和不修完全两回事。比如菩提心,理论上谁都听过,也都会讲,但修过的人很不一样,他不仅相续调柔,而且会去帮助众生。没修过的人,说得再漂亮也行持不了,行持的话,遇到一点点违缘就退了。所以,一定要实修。

上面就是关于阿底峡尊者的殊胜教诫了。我们在平时念诵佛经和做善事之后,我们要及时回向,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平时一定要特别认真的修行佛法的。

降低罪业的势力,因为罪业会让你临终痛苦

建立佛号,引导佛号,调伏烦恼,这叫正修。折伏现行烦恼是修行要务。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帮助你的,什么是障碍你的。比方说,道、灭,这四谛中的还灭门,道谛跟灭谛是帮助你的,你能够修道产生寂静的涅槃,这是帮助..

嘎玛仁波切:佛诞日似水年华不落的思念与情怀

嘎玛仁波切:佛诞日似水年华不落的思念与情怀文/嘎玛仁波切似水流年,不落的思念与情怀!忆念佛陀之恩!两千五百年前的荣耀之生,只是一种自带光环的亲临世间。无依无恋的摒弃权贵,只为体味苍生的浓苦与愁乐。无畏无..

诵心经的好处是什么

念心经是学佛必须要经历的一段路程,因为只有对心经了解透彻了,才能更好的去了解下一本经书,而且不要小看了心经这本经书,虽然字数是比较少的,但是它里面的精华要是了解透了,比你读几本经书都是有用的,因为念诵..

嘎玛仁波切:愿中国的祥和社会,充满智慧与慈悲、幸福与安康

嘎玛仁波切:愿中国的祥和社会,充满智慧与慈悲、幸福与安康导语:如果时刻面对战火纷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可能维系,安居乐业无从谈起。要懂得感恩、珍惜并自豪可以身处一个富强安定的国家,并尽己所能地运用佛..

半夜哭声

半夜哭声人生下来,就面临着一个怎么做人的问题,我想,有一颗慈悲的心肠,就是最好的答案了。而人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并将永远延续下去,我想靠的就是,这样一颗慈悲温暖的心肠。这慈悲的心肠,如鲜花鲜艳,大海广..

去九华山圣地的障碍

去九华山圣地的障碍五一要决定去九华山。很多人都很期待。有六十位师兄报名。也有很多人去不了。障碍来了。大家知道不,去圣地,很多障碍的。因为圣地是怎么来的,是解脱来的,是能给我们生命带来解脱的。如果你去北..

嘎玛仁波切:修行不要太执着感应

嘎玛仁波切:修行不要太执着感应一般而言,修密的人比较执著於感应,常听很多人说,我看到佛了,看到菩萨了;或是,做了种种不同的梦,以为自己修得很好,感应很多很灵验,快要成就了。其实,感应不是一件好事,中国..

发心护佛得果位

有一次,佛率领眷属走在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子在路旁玩耍,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鼓,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弓箭。他们看见佛的庄严身相,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蹦蹦跳跳地来到佛的身旁恭敬顶礼,然后对佛说:;这条路有猛兽..

食素与蛋白质

我不吃肉可以获取所需要的蛋白质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蛋白质是定义的什么?1838年,荷兰的一位化学家,首先分离出一种生命的基本物质,含有氮素、碳、氢及氧,他称之为蛋白质意思是第一顺位。后来证..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的消息,立刻带领上万的车马与数千万的婆罗门前往拜见佛陀。频婆娑罗王等人恭敬顶礼佛陀后,便各自就座。此时,大众看见一直是事火外道的优楼频螺迦叶也身处其中..

在家居士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

在家居士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文:转载)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

嘎玛仁波切:买彩票算DB吗?

嘎玛仁波切:买彩票算DB吗?【问题】阿弥陀佛,嘎玛上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刚看到您的答疑文章,想请问您购买彩票算不算赌博,佛弟子买彩票这样如法吗?有的人一下子买彩票中大奖,是因为过去世布施过一大笔钱吗?感..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试想,你的身体四大不调,卧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炽盛,障门大开,起惑造业,能快乐吗?有人说欢笑能补脑,胜于服食药物;每日笑..

嘎玛仁波切:你有安全感吗?

嘎玛仁波切:你有安全感吗?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没有安全感,小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抓住东西和哭闹。这种没有安全感与生俱来,就好像我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去陌生城市之前总是忐忑不安。有时候,人们宁愿相信一条狗、..

嘎玛仁波切:唯有依靠众生,才能救度自己

嘎玛仁波切:唯有依靠众生,才能救度自己所有的因果报应都与众生息息相关。因为对众生造了恶业,才会有所谓的冤亲债主。真正形成冤亲债主的业力,造作者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正因为有众生作为对境,我们才会造作罪..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真诚的果报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真诚的果报安心就不会痛 连载10相信因果报应,定能平安无忧只要对人真诚付出了,哪怕只是很少一点点,别人也会感恩很久。这就是典型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解放前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