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肩众生慧命作人天眼目
黄念祖居士:肩众生慧命作人天眼目黄念祖居士:肩众生慧命作人天眼目
肩众生慧命 作人天眼目
我在一九四九年北京解放以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欣逢我国首次教师节,已是十分欢悦;何况又是在佛学院参加庆祝会,弥感意味深长。 我很惭愧,在佛学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我只是上课便来,下课便走,管"教"不管"学",所以我的教学工作最多只能得五十分。但我在过去几个学期的工作中很受鼓舞,增强了信力和动力。我看到佛教复兴的曙光,许多学员发心真实,信念坚定,遵守律仪,专精求道。在课堂中,大家清静安和,庄严肃穆,致使教室俨如道场。从答卷中,由于大多数同学刻苦学习,认真答卷,因此考卷浑同总结。并且八二班的整齐超过八0班,并闻八四班又胜过八二班。班上整齐,说明班中可能成就的人数众多。佛法复兴的关键在于人,法轮常住,而转法轮则赖于人,必须有足够的能转法轮之人,我们才能继往开来,把佛陀圣教光阐于世界。 现在佛学院与祖国各地均涌现许多发心纯正真实出家的佛教徒,在佛学院中更是一班胜似一班。这种蒸蒸日上的好现象,着实令人鼓舞,这正是佛教复兴的内因。 佛法不离因缘,缘即是外因,目前的外因同样也是十分殊胜的。首先是国内情况,自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全国各条战线均呈现了欣欣向荣的佳象。宗教政策正在认真落实,名山宝刹纷纷重兴,僧尼学院相继建立,可以看出当前的时节因缘正是大好。 其次,则是佛教已流传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国外科学家对于佛教的景仰,正在方兴未艾。现代科学的进展,对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认识,均有新的突破,使得许多大科学家瞠目结舌,惊惑不解。他们料想不到现代最新最尖的科学成就,竟已早在二千多年前释迦世尊的洞鉴之中,所以许多科学家想从佛学中得到启发。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推翻了许多陈说。例如:牛顿认为物质是由一些可以分割出来而独立存在,并且有实体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的。现代科学证明,那只是一种错觉。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可是爱氏认为客观存在只有场而无物质,场是遍满空间,无所不在,它是具有作用力的空间,例如磁场,其中并无任何实物可寻,也没有任何形相可得。另一位大科学家赫尔曼.外尔说:"按照场论,一个物质粒子,例如电子,只是电场的一个小区域,其中场强的值很高,这表明在这很小的空间,集中了相当大的场能。...事实上,任何时候也不存在构成电子的物质实体。"由上可见,构成物质的粒子,既无物质实体,那么其所构成的森罗万象,又焉有实质可得。所以当前亚原子时代的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存在是"有"(即天台宗所谓的"假"),不存在是"空"。既存在又不存在,即假即空,故即是"中",足证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现代物理学给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观,提供了科学论据。 现代物理学更证明真空并不空,它包含无数的粒子。它是有生命的空,是无休止地以产生和湮灭(相当于佛教的生住异灭或成住坏空)为节奏的空。这是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现,恰好印证《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空可以变有,从有复归于空,空有相即,本来不二。所以现代西方科学家的世界观正螺旋上升,而重返到一元论。 又一九五0年,苏联的科学家发现了微中子。经过继续的实验证明,微中子既无实质,也无形相,它的体积(在空间所占的区域)只等于电子百亿分之一,但它能穿透十亿公里的铝板或钢板,只像穿过一层薄雾。它可以被原子吸收,也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弥漫于太空之中。在当前尖端科学所能观察到的宇宙,其中包括无数星云,其最外层存在着无数微中子,使整个宇宙像是一个大圆泡泡,其直径为六千万光年。这个宇宙的形成,微中子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无体无形,可是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它显现了相似于无色界的气氛。 我们人类现处的世界(三界中最低的欲界),乃三度空间(长、宽、厚),而科学家已证实了四度空间到十一度空间。第四度空间是色界与无色界的过度空间,各种空间互相交织。就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着无色无形的第四度空间的通道,经过它来传递,其速度远远超过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如果由第十一度空间,其速度将比光速大到不知多少千万倍。所以三度空间中的生物(例如世界上的凡夫)所认为神怪而不可能的奇迹,在高度空间都只是家常便饭。《华严》的不思议境界,也成为自然之事。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在结尾中指出:"我们(西方)的整个文明能否生存下去,也许就取决于我们能否进行这种变革。它最终取决于我们采纳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指《易经》坤卦之德)的态度和能力...。"其中"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实义是东方哲学的精髓,而佛教教义正是这座宝塔的顶尖。 现在西方文化界中卓识之士,正要向东方(尤其是佛教)来寻求起死回生之药。因此,我们佛教徒若能契会如来真实义,并能善巧方便,使西方科学家以尖端科学为基础而能领悟一些,那么我们对于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的贡献,将是史无前例的。 但佛学不同于专门的一切学问,它不可能以一般治学方法进行研究而了达其中意义。因为佛法是"佛之知见","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人们用来思维、推寻和研究的只是第六识,即分别识,属于生灭心。《圆觉经》曰:"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可见用第六识是无法契会如来真实义的,必须离染离相,无思无为,才能与佛法相应。因此,必须从正信真修入手,参须真参,念须实念,即修离修,潜通佛智,除障生慧,始有相应分。 当前佛学院"学修并重",这是非常正确的,这也即是古说的"行解相资"。古云:"解而不行,增长邪见。"故必须行持与理解互相促进,才能直趋觉路。反之,"行而不解,增长无明"。盖八圣道中,正见为首。正见者,由于智慧明了而能了达第一义谛之理体也。由于正见,方有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正定者,拣别于不定、邪定与有漏禅定。若堕邪定,则欲升反降,种种勤苦,总是盲修。若得有漏禅定,则福尽还堕,茫茫苦海,终难出离。《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皆以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等为正因,可见行解相资实为主要。从兹而定慧等持,悲智并运,再进则为福慧双圆,明行俱足也。 敬盼诸位学员,学修并重,行解相资,发无上菩提心,以肩荷众生慧命为己任。昔日寺中斋堂常书一偈警众,文曰:"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护,罪归汝身。"为了承担此一神圣责任,则须圆解圆修,宗通说通,方能续佛慧命,为人天作正眼。又唐代睹桃花而悟道的灵云禅师,在遗书中推荐其首座云门大师曰:"堂中首座,人天眼目。"兹谨以"肩众生慧命 作人天眼目"二语,奉献于本院学生会全体成员,为颂为祷,以回报诸君的盛情。(黄念祖老居士在中国佛学院首次教师节庆祝会上讲话)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怎样做才能使各宗各派和合
问:各宗各派应是圆融一体的,互不相违,从发出离心、菩提心、积累资粮、净除业障,直至成就佛果,都是异曲同工的,没有差别。可是现在道场、僧众、居士间常有纷争。怎样做才能使道场和合,僧众和合,居士和合?达真..
总是受到亡者干扰,怎么办?
问:我请师父开示,我身体挺好,为什么时不时的受到一些亡者的干扰?像是病了一样,但又没有实病,经过一些处理就好了。 答:因为我们产生了幻觉。就是说这些不正确的观点,所谓的仙啊,附体啊。甚至用《地藏经》现..
恭祝佛陀成道日
恭祝佛陀成道日(腊月初八)恭祝佛陀成道日本师释迦牟尼佛二十五岁等身像释迦如来成道日,即释迦牟尼成道日或佛成道日,是在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成佛的日子。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寻求人..
念阿弥陀佛圣号神奇治病
念阿弥陀佛圣号神奇治病末学自上次见一师兄发表一篇念阿弥陀佛治牙痛的文章后,效仿其做法,并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首先,末学今年初开始茹素,可能是去年坐月子时吃不少肉,导致一直便秘,吃什么水果呀,练瑜伽啊,..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九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九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九卷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世间品之四复次夜摩等天宫其量云何。上四天如须弥娄山量。余部说如此。复有余师说。向上倍倍广。复有余师说。初定地量。同一四洲..
怎样发菩提心?
怎样发菩提心?第一,学习关心一切众生,要学会关心每一个人,人 溺我溺,就是看见人家掉进水里,要感觉像自己掉进水里 一样;人饥己饥,就是人家饥渴了,饥饿了,就像自己饥 饿了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就是不管..
读地藏经可以超度婴灵吗
读地藏经是可以超度婴灵的,但是在超度时需要通过回向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顺利的为婴灵超度。大家在为婴灵超度时们可以直接说:愿将此次诵经功德回向给去世的婴灵,希望他能得到解脱,去往极乐世界,也希望他能投胎..
愿法融入心,愿心得堪能
噶当派的大德经常祈祷:愿法融入心,愿心得堪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人的心没有与法相应,表面上离开世间很久了,实际上还是很容易受到染污。一个人即使在山里呆了很久,如果他内心没有佛法的境界,到城市里以后遇..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7 相信“无中生有”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7 相信“无中生有”7 相信“无中生有”如果能够把开悟放在你的修行或思考前面,你的修行或思考就不会是自我中心。我所谓的“开悟”,意思是相信“无”……我发现,去相信“无..
宋昙诜《净土圣贤录》
昙诜,广陵人。幼从远公出家,勤修净业,兼善讲说。注维摩诘经,行于世。尝述莲社录,记往生灵迹。元嘉十七年,集众谓曰,自建寺以来,至此五十年,吾之西行,最在其后。即跏趺称佛百声,闭息而寂,年八十。(东林传)..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卸任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