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繁体

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断惑证真.颇不容易。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见惑一断.即证初果.预圣流。尚须七生天上.七反人闲.方可断尽思惑.以证四果。虽云十四番生死.而天上寿长.固不易以年月论也。初果圣人欲了生死尚如是之难.况具足惑业之凡夫乎。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永断.超出六道轮回之外。若发大悲心.入世度生.则乘愿示生。非如具足惑业者.随善恶业力所牵.升沈于六道之中.自己一毫作不得主也。自力了生死.非宿根深厚者不能。末世众生.何能企及。于是如来特开一净土法门.俾一切若圣若凡.上中下根.同于现生了生脱死.其慈悲救护之心至极无加矣。其修持之法.亦须严持净戒.力修定慧。而兼以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信愿真切.念力精纯。现生亦可证圣.临终直登上品。则入菩萨位.证不退地矣。纵根机陋劣.未能如是。但能至心念佛.则心佛相契.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必蒙佛慈接引.带业往生。下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其人生大怖畏.生大愧悔。虽念数声.即便命终。亦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渐次进修.必证佛果。仗自力了生死.如彼之难。仗佛力了生死.如此之易。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住生。有血性汉子.决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背悟净缘.随迷染缘.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而莫之能出也。陈圣性贞女者.原籍安徽怀宁县人也。父仲龄.业商于扬州甘泉.遂家焉。母高氏。贞女生于清咸丰九年。姊妹三.长即张绍春之母.贞女居仲.与其妹皆自幼茹素.不食荤腥。是盖具有夙根者。其弟三.长树声.前清江西候补知县。次茂之.三茂如.皆业鹾。贞女年及笄.父故.母欲为之择聘。贞女即痛哭流涕.誓愿为北宫之女婴儿子.撤其环瑱以养其母.至老不嫁。其妹则以出家焚修为职志.贞女则以居家侍奉为职志也。母知其志不可夺.遂任之。母有洁净癖.其饮食衣履衾枕床帐之属.无不日新又新。虽地板仰篷亦必一日一揩.三日一涤。故凡婢媪之任使.皆不称意。惟贞女则烹纫浣濯.能体亲心。力役服劳.不容旁贷。暇则念经礼佛.日无虚旷。纵佳节盛会.亦从不出门游观。其尽心孝养.笃修净业也如此。非特恪遵女训.实乃真奉佛法。后复归依三宝.受菩萨优婆夷戒.圣性乃其法名也。及母去世.痛极终天。此后依弟而居.修持愈谨。近数年来.绍春信佛日笃.曾来其家.喜其志道相同.遂不复归。过年余.诸弟强迎归。未几.自知不久住世。以诸弟.及弟妇.唯知世礼.不解佛法。恐临终彼等悲恋.乱其正念.致失利益。遂至其妹之尼庵.以期正念往生。未久.示微疾.促绍春与三弟至。命请具德僧为薙发作尼.兼为说戒。又令死必火化.俾一物不存.脱体无依方好。绍春许之。遂沐浴.着法服.端坐念佛。绍春令诸尼.及诸弟.同念佛相助。诸弟悲不自持.绍春力诫勿乱正念.诸弟遂皆忍悲念佛。久之.气绝。绍春仍令大众一心念佛二小时。其面相转加光华.远胜生时。其一生修持之力.于此发现。当必往生西方.亲预海会。否则何克有此瑞应耶。时在民国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时。世寿六十有三。虽临终剃发为尼.以无几日.兼欲显彼一生守贞尽孝之懿德贞心.故仍以贞女称焉。今春绍春来普陀.礼大士.详述其事。祈余作记.以发其潜德之幽光。余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况贞女且有多分.兼以平生专心念佛.岂得不生。其预知时至.并气绝后面相转加光华.足可为证。因将净土法门所以.及贞女贞孝净业懿行.略述大端。以冀闺阁英贤并一切善信.闻风兴起。各守己分.兼修净业。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愈修净业.愈敦伦常。生益得其令名.没即托质净土。视彼唯知世谛.不解佛法.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徒具佛性.全体迷失。轮回于六道之中.堕落于三涂之内。尽未来际.了无出期者.不可同年而语矣。凡见闻者.各宜勉旃。

南无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放下一个人真的有点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投入爱海的小伙伴们。虽然很难,缘分尽了,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本人向来追求的是对人对事,讲的是好聚好散,没有..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接下来和大家继续说一说有关“婴灵超度”的事,此前向一些苦于婴灵的缘主们介绍了一下在家中自己超度婴灵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如何确定..

心累之人

心累之人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久而久之,疾病就会缠身。两个一起跑步的人,跟在后面跑的总会显得累些;社会在发展..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

心间有福田

心间有福田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