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投身饴饿虎

繁体

菩萨投身饴饿虎(续)

太子尔时遥在他国,两目手足三反动,心中愁怖似有忘失,即辞彼王还归本国。王令傍臣庄严宝车百乘,马骑千匹,金钱十千,银钱十万。王有五百大臣,人以金钱十千,银钱十万以赠送太子。王与群臣十千万人,送太子到国界头,施设大会欢喜相谢,于是别去。

太子惟曰:从小已来足不妄动目不妄。吾前出国不辞父母,必是父母及国臣民恐失我故忧愁苦恼。今当速去,令知消息。又复惟曰:道途旷远,不可卒到,恐我父母哀念情重,或丧身命。当作何方令消息速达?

时有乌鸟善能人语,白太子言:仁德至重,恩润普及,何忧不办?欲何所为,吾当助之。

太子答曰:欲托一事,愿见不违。乌曰:奉命。太子曰:烦卿送书与我父王。乌曰:宜急,今正是时。太子作书以授与乌。乌口衔书飞到本国,以书置王前。

王披书读,知太子消息,甚大欢喜,即起入宫语夫人曰:如我语卿,知不失子,不过数日必得见子。

夫人闻已如死还稣,拍手称善曰:令一切天下安隐快乐,所愿皆得,寿命无量。

尔时国中群臣豪族、男女大小闻太子还,皆称万岁。王即与群臣数千万人严驾导从出迎太子。道路相逢,太子见父即下宝车。前接足礼,启父王曰:子道不孝,枉屈尊神,惊动国界,幸蒙原恕。

王曰:甚善!父子相见悲喜交集回驾还宫。举国民庶莫不欢喜。远方诸国贫穷乞人闻太子还,多得钱财,皆从远来诣太子乞。太子使人担辇钱物,于大路头平坦空地施诸贫人。一年之中日日不绝,四方来者皆得如意。

尔时父王与诸大臣语太子曰:从今已往,国藏珍宝随所须用,莫自疑难。夫施之德远近所重,冤敌恶人闻太子功德者,自然修善。

尔时有五通神仙道士,名曰勇猛,与五百弟子在此山上大岩窟中修禅行道,志求菩提,欲度众苦,教化天下皆令修善。尔时太子栴檀摩提,赍持种种百味饮食上山供养诸仙道人。

于时仙师咒愿太子。因为说法,太子心喜,志乐无为,不欲还国。顾惟宫室生地狱想,妻子眷属生杻械想,观五欲乐为地狱想。思惟是已,即解璎珞严身上服,及车马人从悉付傍臣,遣令还国。于是太子披鹿皮衣,留住山中,从师学道,攒(zǎn)寻道术。

时太子傍臣还国白王:太子上山供养仙人,留彼学道,不肯还宫。经书咒术悉令通达自要不还。

王曰:一何苦哉!世人得子以致欢乐,凭赖老时益国除患。吾得此子常怀忧苦,不欲富贵,不亲眷属,此之恼子何道之有?即召群臣共论此事。

诸臣曰:太子好道,不贪世荣志乐无为,既不还国非可如何?王宜遣使审定其意,必不还者当量其宜。

王即遣使往问太子:吾今待子如渴思饮,停留山中不还何意?今夫人后妃挥泪望途,悲号懊恼不自任处。夫子道安亲,不宜苦逆,随使必还。使者受命,旨曰如是。

太子答曰:万物无常形不久存,室家欢娱离别则苦,姓命由天不得自在。无常对至,虽有父子不能相救。今求无为,欲度众苦,得道之日先度父母。今此处不远,亦当时往奉觐目下。此志已定,王宜更计续立国嗣。还信白王,具说上事。

王即召集群臣,更立太子。时王夫人与太子后妃婇女营从,赍持太子衣服严身之具,及种种甘果饮食、香华伎乐导从前后上山,到太子处饭诸仙众。

因迎太子夫人曰:夫种谷防饥,掘井待渴,立郭防贼,养子侍老。汝今不还国者吾命不全。

太子长跪白夫人曰:舍家处山改形易服,如唾出口不中食用。闲居道士于国无施。理分已定,非可改移。宁碎身于此,终不还也。愿母时还,寻尔修觐。于是夫人及太子后妃,见太子至意坚固无有还意,悲哭懊恼,随路而归。

于时国王唯望夫人得太子还,与诸群臣出城迎待。唯见夫人与太子后妃被发乱头、捶胸号叫,随路空归。王益不乐,群臣万众莫不啼泪。回驾还宫,于是国王谏谢夫人及太子妻:吾子好道世间难有,慈育普济莫不蒙恩。此国之宝,非凡器也。今乐居山以修其志,但令安隐时复相见。今且与子相去不远,饷致饮食、消息往来可以自慰。

于是夫人得王谏已,忧情小歇。时时遣人赍持饮食,及诸甘果种种美膳往到山中供养太子。如是多年。太子亦时时下来问讯父母,仍复还山修道。

其山下有绝崖深谷,底有一虎母新产七子。时天降大雪,虎母抱子已经多日不得求食。惧子冻死,守饿护子。雪落不息,母子饥困丧命不久。虎母既为饥火所逼,还欲啖子。时山上诸仙道士见是事已,更相劝曰:谁能舍身救济众生?今正是时。

太子闻已唱曰:善哉!吾愿果矣。往到崖头,下向望视,见虎母抱子为雪所覆,生大悲心。立住山头寂然入定,即得清净无生法忍。观见过去无数劫事,未来亦尔。即还白师及五百同学:吾今舍身,愿各随喜。

师曰:学道日浅,知见未广,何忽自夭舍所爱身?

太子答曰:吾昔有愿,应舍千身。前已曾舍九百九十九身,今日所舍足满千身,是故舍耳。愿师随喜。

师曰:卿志愿高妙无能及者,必先得道,勿复见遗。太子辞师而去。

于是大师与五百神仙道士涕泪满目,送太子到山崖头。时有富兰长者,将从男女五百人,赍持食饮上山供养。见太子舍身,悲感啼哭,亦随太子至山崖头。

于是太子在众人前发大誓愿:我今舍身救众生命,所有功德速成菩提,得金刚身、常乐我净无为法身,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我今此身无常苦恼、众毒所集,此身不净,九孔盈流,四大毒蛇之所蜇(zhē)螫(sh)(音:治),五拔刀贼追遂伤害,如此身者为无反复。甘膳美味及五欲乐供养此身,命终之后无善报恩,反堕地狱受无量苦。夫人身者,唯应令苦,不得与乐。

太子种种呵责其身诸过咎已,又发誓言:今我以肉血救彼饿虎。余舍利骨,我父母后时必为起塔,令一切众生身诸病苦、宿罪因缘、汤药针灸不得差者,来我塔处至心供养,随病轻重不过百日必得除愈。若实不虚者,诸天降雨香华。诸天应声雨曼陀罗华,地皆振动。

太子即解鹿皮之衣以缠头目,合手投身虎前。于是虎母得食菩萨肉,母子俱活。时崖头诸人下向望视,见太子为虎所啖,骨肉狼藉,悲号大叫声动山中。或有捶胸自扑宛转卧地,或有禅思,或有叩头忏悔太子。

尔时首陀会诸天,及天帝释、四天王等,日月诸天数千万众,皆发无上菩提之心,作倡伎乐、烧香散华、曼陀罗华供养太子。而唱是言:善哉摩诃萨埵!从是不久当坐道场。如是三唱已各还天宫。五百仙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神仙大师得无生忍。

王及夫人明日遣使赍持饮食上山饷太子,到常住石室,唯见卧具、鹿皮衣。伞盖、钵盂锡杖、水瓶澡罐悉在室中,不见太子。周遍问人无有应者。唯见仙人十十五五相向啼泣到大师所。唯见仙师以手拄颊,涕泪满目呻吟而坐,周匝推问无有应对。使者怖惧即以饮食施诸仙士,走还白夫人具说上事。

夫人曰:不见我子,见诸仙不?答曰:但见仙士十十五五相向泣涕。

夫人曰:祸哉吾子死矣!捶胸大叫奔走诣王。王闻是已从床而落迷不知人。群臣万众来集王侧,叩头谏曰:太子在山,未审虚实,何为哀恸。愿王小息。

于是王及夫人、后妃婇女、臣佐吏民,褰(qiān)裳徒跣(xiǎn)奔走上山。尔时富兰长者亦逆来告王曰:太子昨日投身岩下,以肉饴虎。今唯余骨狼藉在地。于是长者,即引导王到太子尸处。

王及夫人、后妃婇女、群臣吏民举声悲哭,振动山谷。王与夫人伏太子尸上,心肝断绝闷不识人。妃前扶头理太子发,心肝摧碎,啼哭声,曰:一何薄命,生亡我尊!今日永绝不复得见。宁使我身碎如尘粉,不令我天奄忽如今。太子已死,我用活为?

时群臣白王:太子布施,誓度群生,无常杀鬼所侵夺也,及未臭烂,宜设供养。即收骸骨出山谷口,于平坦地,积栴檀香薪及种种香木,诸香苏油,缯盖幢幡以用阇维太子。收取舍利以宝器盛之,即于其中起七宝塔。种种宝物而庄挍之。其塔四面纵广十里,列种种华果、流泉浴池端严净洁。王常令四部伎人昼夜供养、娱乐此塔。

佛告阿难:时太子者我身是;时父王者即今我父阅头檀是;时夫人者母摩耶是;尔时后妃者今瞿夷是;时大臣阇耶者阿难是;尔时山上神仙大师者弥勒是也;裴提舍王者难陀是也;时婆罗门者罗云是也。弥勒菩萨从昔已来常是我师,以吾布施不惜身命救众生故,超越师前悬挍九劫,今致得佛济度无极。

佛说是时,天龙及人八万四千皆发无上平等道意,八千比丘漏尽结解得应真道。王与群臣天龙鬼神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去。

尔时国王闻佛说已,即于是处起立大塔,名为菩萨投身饿虎塔,今现在。塔东面山下有僧房讲堂精舍,常有五千众僧四事供养法盛。尔时见诸国中有人癞病及颠狂聋盲、手脚躃(b)跛及种种疾病,悉来就此塔,烧香然灯、香埿涂地、修治扫洒并叩头忏悔,百病皆愈。前来差者便去,后来辄尔,常有百余人。不问贵贱皆尔,终无绝时。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