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我们靠什么来防护心灵污染?

繁体

雪漠:我们靠什么来防护心灵污染?雪漠:我们靠什么来防护心灵污染?

我们靠什么来防护心灵污染?

在笔者的《大手印实修心髓》(甘肃民族出版社)中,曾专门谈过防护轮:

金刚持前誓转防护轮,具誓坚护成就四事业,百部护法及五部空行,助我速满诸愿赐吉祥。

上面谈到的防护轮是奶格五金法修持仪轨中的观想内容。许多修持仪轨中,都有防护轮。这是修行人必修的内容。《大威德之光》(甘肃民族出版社)中,对防护轮有形象的描写:

“……天刚黑时出现了一群恶鬼空行母,张牙舞爪,向热罗进攻。热罗上师静坐观想护轮,恶鬼空行无法逼近护轮,便纷纷离去。午夜时分,又来了一群青面獠牙的世间空行母,施展神通,进行攻击,仍然未能逼近金刚护轮,又撤走。后半夜由威力无比的雄猛狮首空行母亲自率领众多智慧空行母来到热罗住所的上空,雷声轰轰,电光耀眼,出现了十分恐怖的凶恶景象。热罗上师立刻化为雄猛大威德,“轰”地大喝一声,如山崩地裂,狮首空行母和众空行神兵被震得昏厥,纷纷掉在了地上,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都跪在热罗上师床前,请求宽恕……。”

从上面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防护轮之重要。

四川某地有个传说:有两个修行人,修持虽精进,但因没有菩提心,死后成为恶鬼。其中一个专修念诵,一个念诵的同时兼观想防护轮,后来有人降魔时,只修念诵的那个只是乱逃,而另一个则将自己所住的山洞也观入防护轮中,但见遍山大火,咒力不能近,可见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而有正见的修行人,修至较高层次,也可能出魔障,观修防护轮有成就的,魔是不能近身的。一些上师开示,在中阴身阶段,若能观好防护,对解脱更有极大的益处。

我对防护轮的理解不仅仅是金刚火帐,而更理解为出离心。有的观修仪轨中除金刚火帐外,还有骷髅护轮,表无常出离;莲花护轮,表清净无染。所以,那金刚火帐即有驱魔护身之意,又有出离心之喻。身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染尘念,不染俗事,不为世间八风所动,专一精修佛法,是最好的防护轮。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僧侣,想即身成就,就到帕钦寺去绕行礼拜。主持说:“你绕行礼拜当然好,可是修习正法最要紧。”那人听了,便不舍昼夜,苦学经论。某日,主持又说:“学经论当然好,但修习正法远胜于学经。”僧人便精进禅定。不久,主持却说:“禅定虽然好,但修习正法远胜于禅定。”僧人疑惑,问何为正法?主持道:“放下所有的执著。”

真正的防护轮是远离执著。

凉州人老说:“进了菜籽地,就要染黄衣。”红尘如染缸,凡有染者,很难清净。心不清净,虽身处关房一生,亦不过是关内凡夫;身若清净,虽居污垢之地,亦无异于色究竟天。古时禅者有言:“安禅不需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信然。但对于初修之人,宜常观护轮,常居静处,常念无常。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亦有相应的要求:

贪爱亲方如水沸,嗔憎怨方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远恶境故惑渐灭,离散乱故善自增,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佛子行。

所以我说,除密修仪轨上所说的防护轮外,还有一种有效的防护轮是出离心。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强调要放弃对现世的贪执:古希腊宗教认为肉体仅仅是坟墓;佛陀将红尘世界喻为火宅,欲要解脱,须先出离;伊斯兰教则将世界喻为将要被收割或变成稻草的植物;印度教却将世界看成幻影。西方更有个形象的比喻:“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但不要在上面盖房子。”其目的,便是为了破除人的贪执。

古时候,修行人必须要远离家乡,其离开家乡的路程,或一年,或数月,至少也要三四天。身居家乡,对亲人,易生贪着,易执著于俗务;对仇家,则瞋心炽燃,难以止息;更要追求世间法的圆满,或成为子女的牛马。久而久之,痴蒙心光,无法取舍,解脱二字,遂成空谈。

有出离之心后,还要有出离之行。要尽可能地安居静处,远离都市喧嚣,远离恶境,多亲近善知识。环境可以成全人,也可以毁人。我的家乡,因无寺院,村人痴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辄以闲谈为乐,一茬茬的人死了,一茬茬的人又在当混世虫,别说修证,连佛字也很少听。我有心授一善法,却屡屡被人讥为迷信。在那儿,黑发于不知不觉,已成银丝,岁月空耗,而无有醒觉,殊为可惜,但亦无奈。我以前回家看望父母,竟也于不知不觉间染上混的恶习。在这个环境中,不思修证,不念精进,转瞬间,便虚度数年数月。幸而我有觉心,一生怠意,便赶紧离开,回到我家中佛堂之内。因环境极静,一家人皆是上师弟子,每日以修证为乐,少有骚扰,不敢生丝毫惰心。可见环境之重要。

为了能更好地闻思修,我更在乡间置一佛堂,勿令人知,每觉世法有染着时,便久居静处,远离世法,以修行为食,读佛经,行佛事,思维轮回过患,道业方有长进。

出离有二,一是身出离,二是心出离。有前者,才可能有后者,有后者,前者才有意义。应思维诸行无常,世间圆满,终会残缺;长住亲友,总要分离;所聚财物,终归消散。名如过眼烟云,利如水中浮沫,身如东逝之水,命如风中之烛。一切所现,终归空寂,并无实义。只有放下万缘,方可证得真如。

故我将出离心视为金刚防护轮,每日修持,均发大心誓转,从真义看,想来不谬。

四事业指增益法、息灾法、怀柔法、诛伏法。增益法能增长行者福气,增益功德,助长智慧,增加威势,广大名闻,扩充财富,增添福寿眷属,圆满行者所求;息灾法可以祛病除障,息灭业障,消解灾难;怀柔法亦称敬爱法,能怀柔调伏,人与非人,皆爱敬乐从,亦可增长善缘,钩摄所需;诛法多用于降魔,能诛灭怨敌,降伏邪魔。

但上师教法之本质为利益众生,非为自利。四事业也是为利众而行的方便法门,非为单纯饱自己之贪欲。以我之理解,究竟之增法,当以增长智慧慈悲菩提心为要,息法当以息灭贪嗔痴为能,怀法当以敬爱众生为业,诛法当以诛我执法执为宜。只有这样,道业才会速成。若是仅求世间所需,则贪欲难填,终无满足,穷其一生,亦难有究竟利益。有漏之报,易得亦易失。以追寻无漏法益为乐,方是真修行人。

只要真正为利益众生,那么百部护法和五部空行,自会助你满足善愿,即使不假仪轨,心有所欲,亦能应验。在塔尔寺闭关期间,有人问我,神通德行,何者为贵?我说:“当然是德行。《西游记》中的妖魔,俱足神通,人见之,躲之不及。其神通越大,为害亦越大。真正的成就者,是道德成就,有菩萨之道德,则为菩萨。当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便称之为大德。此时,心有所欲,空行护法全力成办,焉用仪轨之助?”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闻到异香

闻到异香一些初学佛的人闻到异香,见到光明,这是感应。有些同修来告诉我,初学佛时好像常有这些感应,现在很多年没有了,是不是退心了?不是的。如果常有就不是好境界,那是魔境界,不是佛境界。佛境界决定不是常有..

钱学森回国前的故事

阿基米德烧敌船公元前213年,罗马帝国派大批战船开进地中海的西西里岛,想征服叙拉古王国。几次水战下来,叙拉古王国被打得大败,只得固守叙拉古城堡,等待罗马的进攻。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阿基米德和国王站在城堡..

阴阳师:新式神海忍秘密爆料“黑白无常”一体?觉醒前后两个人?

阴阳师:新式神海忍秘密爆料“黑白无常”一体?觉醒前后两个人?文丨好六原创,盗载必究哈喽各位阴阳师们,平安京又是平静祥和的一天呢,六六又跟大家见面见面啦~在新的更新中,官方上线了一位新的式神海忍,定位在..

阿弥陀佛!走进佛教卍圣地!

阿弥陀佛!走进佛教卍圣地!天王殿始建于北宋,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存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天王殿匾额为康熙皇帝手书!而其中供奉的木雕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所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而其也是一尊被汉化..

阿底峡尊者对后世修行人的忠告

阿底峡尊者对后世修行人的忠告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

阿秋法王:正确利用今生

阿秋法王:正确利用今生一个人决定生起摈弃今生的出离心,和令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后,将面临如何正确利用今生,如何尽可能快地让众生成佛的问题。那么,首先你要明了自己的皈依处――上师三宝。对于上师三宝的皈依..

悟澹法师: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

悟澹法师: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北宋.重喜《绝句》轩窗外的世界,白雪皑皑,地炉里已经没有了火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囊中一贫如洗还是雪片如同杨花一般,飘舞于岁末的上空,分外增添了几分的清净。乞得苧..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梵网经》 第五、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有哪些

诸位师兄都知道楞严经是佛学的经典之一,而且楞严经作为佛学的万法根本,它自己本身就有着莫大的威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诵持楞严经。而就在很多人修习楞严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修持的时候遇到莫大的感应,因此很..

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