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六讲

繁体

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六讲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六讲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四十三卷

諸佛稱嘆願,很重要。西方極樂世界雖是無比的殊勝莊嚴,若無人介紹,誰知道呢?所以,阿彌陀佛要想普度一切眾生,絕對不能無此願。依此願,十方一切諸佛都要給他作介紹。

﹁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這把虛空法界一切佛全含攝盡了,決無一尊佛例外。﹁稱名﹂,就是念阿彌陀佛,換言之,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說我功德國土之善﹂,就是講經。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不講阿彌陀經,不講觀無量壽經。這些都是稱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有了此願,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才有得度之因緣。可見得此願之重要。此願就是流通之大願,也說明了彌陀教化的區域是盡虛空遍法界,絕不只是一個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剎土,都變成彌陀的教區了。

底下第十章,就是第十八願,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公認此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一切諸佛為什麼讚嘆阿彌陀佛,原因在此。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方眾生﹂,此處沒有鑑別那一方除外,沒有說娑婆世界除外,換言之,我們娑婆世界包括在這一願當中。此處所言﹁眾生﹂,包括我們本人在內。

這是十念必生之大願。淨宗修學的宗旨就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此宗旨何本?本於此願。此願講﹁一向專念﹂;下面第十九願講﹁發菩提心﹂。

有許多人好像是發了菩提心,一天到晚拿了念珠念阿彌陀佛,為什麼沒生淨土呢?是不是經上有了問題?此段經文一定要看清楚,才不致於產生誤會,耽誤了自己一生的修學。

﹁聞我名號﹂,﹁聞﹂不是普通的聞,普通的聞不起作用。因為此經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每一個字的標準,絕非泛泛者流。此﹁聞﹂字指菩薩的聞慧。換言之,此一﹁聞﹂字,就包括了聞思修三慧。底下經文說出,﹁聞﹂是緣分,此一緣分絕不偶然。正如世尊在本經開示說:善男子、善女子,能在一生中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經論。此﹁善﹂是無量劫中所種的深厚善根,超越其他經論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要有深厚善根,才有緣分聽到這部經典。

聽到之後,一定歡喜,底下接著說﹁至心信樂﹂。至心是真心、招摹?嵲诙?^無虛妄之心。與彌陀經所言﹁一心﹂,完全相同。這就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我們今天聽了彌陀名號,實在講,還有二心、三心、無量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沒有達到一心。至心就是一心。

從今而後,盡形壽︵盡現前一生︶,真的要做到﹁念茲在茲﹂,心裡面念念都有阿彌陀佛,一句一句不可以間斷。間斷了就產生兩個現象:一個打妄想,起心動念,胡思亂想。一個就是無明,沒有妄想,就墜入無明。所以,眾生不是墮在妄想,就是墮在無明。試想:這有多可怕!墮在妄想,就是貪瞋。墮在無明,就是愚癡。不念佛號,就念貪瞋癡。﹁佛號斷了,就是貪瞋癡﹂。貪瞋癡是六道三塗!這一句佛號是淨業,叫我們永脫輪迴,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圓滿成辦。﹁至心﹂就是關鍵的字眼。

﹁信樂﹂是愛好,歡喜愛好。人生當中,第一喜歡的,就是這樁事情,其他任何都不能取代,方謂之﹁至心信樂﹂。我們有沒有做到?一句阿彌陀佛是從這樣的心生出來,念出來,才叫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實在講,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念佛,雖念佛而不知此理,沒有抓住﹁至心信樂﹂這四個字,所以,只跟彌陀結個法緣而已,還在輪迴。這一生又遇到了,此生的緣很勝,能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清楚的緣,不多啊!遇此殊勝之緣,一定要把握住,不能放過,絕對要在此生成就。

﹁至心信樂﹂,就是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如果不是淨念相繼就不叫至心信樂。你在這世間還有其他喜歡的東西,放不下的事情,就不是﹁至心信樂﹂。一句﹁至心信樂﹂非常重要。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一生專念,在未往生之前,離不開社會、人群、一切眾生,我們一定要依照經訓去做。這些經訓,總而言之,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修行種種善根,只有一個目標、一個願望,就是﹁求生淨土﹂,就叫﹁心心回向﹂。一切善根功德,通通回向西方。應知:﹁至心信樂﹂的專念是正修,﹁善根回向﹂是助修,正助雙修。正修偏重在﹁慧﹂,助修偏重在﹁福﹂。

有福報之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如入禪定,臨終沒有病苦。有病苦,就不是福報。病是果報,能不能扭轉?生死輪迴都有辦法扭轉,小小的疾病還轉不了嗎?可以轉得了!怎麼轉?努力修善,如了凡四訓、感應篇、陰騭文所示。真心為善,不知不覺當中就轉了許多的業障罪報。

希望一生長壽,長壽要健康,長壽而不健康,苦死了。所以,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身體健康是第一幸福,絕對不是地位財富。身體不健康,再多的人伺候,也是苦不堪言。健康要靠自己認真的去修學。

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總離不開因緣,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因緣底下是果報。所以,世出世法全然是因緣果報。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好果報。造惡因惡緣,當然得惡報。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佛也不能轉定業。因緣是自己造的,果報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們,保佑我們,就是跟我們說清楚事實真相。讓我們從今之後,起心動念要造善因善緣,遠離惡因惡緣,果報自然就殊勝了嘛!從前所造的罪業,從今天起,不再造了,業因雖在,緣斷了。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該受的惡報也沒有了。過去還有一點善根,現在拼命造善緣,使得本來是此生不能成熟的善報,也提前受報。這就是佛的加持。

我們要什麼?實在說,聰明人不要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富,而要健康長壽,要不生病,死的時後也不生病。這在佛門很多,往生時站著、坐著走的。死之前還跟人談笑風生,談笑之後,說:﹁我要走了,你們大家念佛送我﹂,念不到十分鐘,就走了。多自在啊!這要靠什麼呢?就靠﹁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西方﹂。把一切善根通通回向,就是求生西方,在世間只求一個健康長壽,其他什麼都不要。

底下一句是核心中的核心,﹁乃至十念﹂。十念是最少的,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歷史上有例子,不是假的。

此段最後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兩句觀無量壽經講:五逆十惡,臨終若遇勝緣,也能往生。五逆不是不能往生,因此,可見得五逆是陪襯,重要的是﹁誹謗正法﹂一句。誹謗則更本不信,怎能往生?換言之,造五逆罪,若不誹謗,能夠信受,也能往生。

善導大師說:此處所言十念,只是口念。此十念不是十念法︵盡一口氣念十次︶就是念十聲佛號。這就是臨終十念。此人一生當中從未聽過佛號,從未學過佛,臨命終時,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一聽就相信,就接受,就真的發心。這樣,也是自開始聽到佛法,一直到往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完全符合經典的標竿,怎麼不往生呢?

講到念佛,善導大師說得很清楚:上根之人是盡形壽,一生念佛。像臨終念佛往生是下下根,一生沒有緣份遇到佛法,到臨命終時才有機會遇到。臨命終時遇佛法,最低限度要具足三個條件,才能往生。

第一個條件:頭腦清楚,若臨終病得不醒人事,就一無用處。念了一生佛,往生時害一場大病,往生就不可靠了。此點要記住。所以,人不能不修福,修福就在現前修,到臨終想修,就來不及了。要認真修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要求臨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福報。第二個條件:在臨終的關鍵時刻,有善知識勸你念佛,如果此關鍵時刻,沒有人提醒,忘掉了,就不能往生。第三個條件:一聽了,立刻就信受奉行,如果不立刻信受,快要斷氣了,就來不及了。要快,不能有一絲毫猶豫,馬上就信受,立刻就念佛發願求生。

像張善和,中國歷史上人所週知的,他是十念往生,這樣往生的人,實在講,萬萬人中,難得有一兩個。三個條件全都具足,缺一不可。所以,臨終十念往生,決定不是僥倖的事情。

臨終十念,到底品位怎樣,是不是就只是下下品往生呢?不然。善導大師講:臨終十念往生,通於三輩,攝於九品。此語令人驚訝,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平常人往生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淨業程度︶的溕疃?āN迥嬷?送???且耘R終一剎那,懺悔力量的溕睿瑳Q定品位。用至招膽曰冢瑥氐讘曰冢?幌聲??缴仙掀贰2灰?J為他一生沒信佛,造的罪業,臨終念幾句佛號往生,孰不知他是上上品往生。

觀無量壽經裡的阿闍世王,殺父、害母、破和合僧。提婆達多出佛身血,皆是五逆罪。大藏經裡有阿闍世王經,即其傳記。他臨死前念佛往生,上品中生。懺悔的力量強,知到過去真正做錯了,一念悔改之心,從地獄一下就超到上品中生,不可思議。我們對於造作一切罪業的人,決對不能輕視,說不定他在臨命終時,一下往生,地位還比我們高,我們還不如他。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真相实验:黄鳝体内有要命的寄生虫。每年进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黄鳝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黄鳝体内有多种寄生虫,烹熟都未必能杀死。这些寄生虫、解剖黄鳝时,用肉眼都能看见!某君的爸爸是黄..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现在人的心动荡得太厉害了,所以灾难就很多。大家都想着快、好,世间妄想多,想要享受得多,人间灾难就多。浮躁是最不好的东西,修道首先要除浮躁,内心要安详,安定,天下自得安宁。社会需..

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

今天有师兄问我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告诉师兄们,其实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是给不出来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药师经有药师经的功德作用,药师咒有药师咒的功德作用,我们只能说看自己需要哪一个的功德利益而选择哪..

邪淫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淫

邪YIN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YIN经论中说,以贪心、嗔心、痴心都可引起邪淫。一般来讲,大多数邪淫都是贪心引起的,这一点不用多讲,大家也应该很清楚。有些邪淫是嗔心引起的,如对怨敌的女人行淫,或者..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问: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如果身口意达不到一致,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达真堪布答:虽然你发心没有完全到位,但是你同时也发了一些善心,也生起了一..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很吝啬,未曾布施,那么即便今世得到了亿万遗产,也未必有福享用;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多行布..

怎样念药师经才有效

其实我们念诵药师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念诵抄写,听等等都是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只有我们将自己的心态放正了,我们才能够知道经文讲述的道理。民间病:风病,热病,冷病,心病,业障病·····..

邪淫的果报如此之快!

我是一名刚刚皈依的佛弟子!皈依的那天弟子发愿要好好做人!皈依之前,我已离婚,一直处于茫然的状态,虽然外表坚强,但是内心已被掏空,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什么都不想做!这时我和自己的前男友联系上了,告诉他..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问: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答: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念..

每天抄写楞严经7遍好处有什么

首先,我对这个每天抄写7遍的楞严经不是很赞同,因为楞严经从开头到结尾,不计算标点符号等,还有将近六万三千多字。每天抄抄7遍的师兄我只能说一句“佩服”。好了,言归正传,我们都知道抄写楞严经是一件功德非常的..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出来是菩萨种性呢?它的理由在哪里?它的过程是怎么来的?我们来看看种子的种类。首先,我们把阿赖..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