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祥法师:《首楞严经》讲解第六讲

繁体

慧祥法师:《首楞严经》讲解第六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六讲

主讲:释慧祥法师

日期:2007年01月14日

请大家合掌!

请大家,至心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祈请本师力加持,愿我早开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实义,直趣菩提广度众。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再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称念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上次我简介了《首楞严经》的大意。

现在要来跟大家依经文逐字说明。

但是,在逐字说明之前,要将经文的内容结构,介绍一下。

我还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介绍《首楞严经》的全经的结构。

上课时,当深入观察,善加体会,有效运用。

一、问:《首楞严经》的全经结构是如何呢?

答:《首楞严经》的全经结构,我将一层一层说明:

(一)不分结构:

则自经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至‘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全经即是。

(二)第一层结构,分三部份:

1.经题:即《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2.译者:即‘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3.经文:即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三)第二层结构,是将第一层的“3.经文”这一项,再细分:

(1)序分:即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的经文。

(2)正宗分:即自‘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至‘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的经文。

(3)流通分:即自‘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的经文。

(四)第三层结构,是将第二层的“(2)正宗分”这一项,再细分:

a.讲经缘起介绍:即自‘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至‘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这段经文,是在说明,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会有因缘有人向佛陀请法。

b.佛陀讲经的内容:即自‘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直至‘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五)第四层结构,是将第三层的“a.讲经缘起介绍”及“b.佛陀讲经的内容”,都再细分:

其中将“a.讲经缘起介绍”再细分为:

(a)波斯匿王钣僧:即自‘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b)阿难先受别请回途遭女难:即自‘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至‘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c)如来知之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即自‘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奘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d)阿难悲泣请法,大众愿要欲闻:即‘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又其中将“b.佛陀讲经的内容”,再细分为:

(a)佛陀征问阿难真心所在,并示真心不生不灭,不会被客尘烦恼所动摇:

即自‘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至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神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又经文到此,刚好是第一卷结束。

(b)阿难悟本心,再深入请法,请佛开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即自‘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至‘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c)阿难请问“颠倒义”,佛陀以“见性”来举例说明:

即自‘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至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d)文殊师利菩萨愍念四众,代为请法,令佛陀深入说明:

即自‘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至‘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e)阿难请示“因缘”与“自然”义,佛陀开示“非因缘非自然”义:

即自‘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至‘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这段经文非常长,刚好到第三卷结束。

(f)富楼那请示四大云何相容,佛陀为其说明:

即自‘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至‘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g)阿难不解而提问,佛陀举例说明:

即自‘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至‘一念薰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h)阿难请示入门之法,佛陀教示二决定义:

即自‘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至‘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i)阿难请示“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佛陀为其开示二十五圆通法门:

即自‘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至‘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j)阿难请示“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佛陀开示建道场的方法,及持楞严咒。

即自‘阿难整衣服。望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至‘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k)护法金刚及天人发愿守护修行人:

即自‘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至‘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l)阿难请示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佛陀为说明:

即自‘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至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m)文殊菩萨请示经名,佛陀为说:

即‘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n)阿难问“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佛陀为开示六道众生是如何产生的。

即自‘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至‘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o)如来将罢法座,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所以开示修行时所遇的善境界,要事先知道,才能免除五十阴魔:

即自‘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机。回紫金山再来[任/几]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至‘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如此“正宗分”的结构简介毕。

众佛友,有关这经文结构,请您们可以用Word整理出来。做成图表,则您们就更容易看懂了。

当然,其中,有些部份,还得深入说明。但是这就等下次再讲。

下课。祝大家智慧妙吉祥。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