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游四城门后生起出离之心

繁体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太子日渐成长,阿私陀仙人曾预言,太子若在家则为转轮圣王,若出家修行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父亲净饭王观察,悉达多是一位不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太子,而太子即将出城游观,于是派人严加整治街道,不让出游的太子看见世间种种不如意事,以免太子生起出离之心。

于时,车马群众随着太子由东城门而出,此时天人化现一位发白齿落、目冥耳聋,佝偻身躯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老人。太子见状便问车夫:此为何人?车夫回答:此是老人!

太子听闻后则说:人的生命随着时间流逝,就如川流疾逝不再复返。不仅仅是这位老人如此,而是全天下的人皆是如此啊!说完便命车夫还返回城,太子作是思惟愍念众生。

不久太子由南门出城,看见路旁有一病人,腹胀大肚、身躯羸瘦曲卧在路边。车夫告诉太子:此为病人,命如悬丝、危在旦夕!太子言:世间上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即便是太子的我,仍然与大众无别,有这个身体,便有种种的苦啊!

于是命车夫折返回宫。不久太子再由西城门而出,见到一个死人,众多家眷围绕悲痛啼哭。太子问:此为何人?车夫回答:此是死人。人的一生终究是如此,有生就有死,犹如大地冬去春来,人人必定会经历生离死别。

太子言:死亡是如此令人惊怖悲痛!而我见死者,形体烂坏不堪使用,但他的神识仍于五道中轮回受生!我不能再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死而受生轮回五道!于是便还返回宫。

经过几日后,太子再于北城门出宫,看见一位外貌清净、衣着整齐的沙门,手执法器。太子又问:他是什么人?车夫回答:他是位比丘,是舍离情爱、梵行清净且发广大慈心欲度十方一切有情的修行者。太子听了心生赞叹:真是太好了,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快乐啊!太子心想:若我不辞父王而舍离出家,实在太不应该!

于是太子在夜深人静之时进入王宫殿,沿途无论远近皆是光明遍照,净饭王因此觉醒。太子启禀父王:诸天劝助,今应当出家修行。净饭王悲泣不舍地说:只要你能回心转意,你有什么愿望,父王都能替你满愿!

太子回答:有四个愿望:一是不老、二是无病、三是不死、四是无有离别之苦,假使父王能为我满此四愿,我便不出家。净饭王听闻此四愿后更加悲伤地说:从古至今无人能满这四个愿啊!净饭王倍感忧心,于是敕令五百位勇士坚守护卫太子。

是夜,王宫四个城门开闭声响传至四十里之远,于是太子起身欲离开寝殿,看见熟睡的伎乐侍女们,鼻涕目流、乐器纵横,仔细观之,身躯犹如芭蕉层层剥却,空虚无有实体。

望着妻子,只见到如臭皮囊的形体,囊中装的尽是臭秽不堪的脑髓骨头、心肺肠胃。这暂时借用的形体,仍不得恒常持久,三界之中实在没有一个实体可恒久依靠,唯有修道才是真正归仗之处!

此时欲界天众多天人住于空中,而法行天子遥向太子说道:夜空繁星熠熠,是时已到。太子令车匿即刻备御用马揵陟,准备出城。当时四天王与众多护法龙天,皆被着铠甲从四方而来,并稽首顶礼太子,此时天神以神力令城中男女及孔雀众鸟,皆感到疲极困顿而昏睡。

车匿悲哽地说:城门闭锁,谁能够开启啊!霎时,诸鬼神及阿修罗皆令城门自然敞开,而四天神捧起马足,以天帝为前导,逾城而出。

出城后,太子脱下宝衣嘱咐车匿:带着宝衣及白马返回王宫,并转禀父王及姨母,我誓愿成就正觉,当返还报答深恩。车匿听闻泪如雨下,而白马跪地不舍地舔舐太子的脚足。

回宫后,净饭王看见车匿带着宝衣及白马归来,却不见太子身影而悲恸蹶地,急忙着说:太子到哪了?而姨母抱著白马悲伤啼哭:太子乘着你出城,为何只有你独自归来?

净饭王思念太子心切不舍,便普召大臣:众多国卿都是携子抱孙共享天伦之乐,而我唯一的儿子舍家入山修道。今天选择国卿等子弟五人追随及侍从太子修行,若中途舍离太子则灭你们的家族!

其五人听命后马不停蹄地追寻太子而不敢暂逮,五人各自念言:我本是好逸之人,不曾有择道修行之念,哪有可成之道呢?若我归还则遭灭族之患,不如在这片甘果清泉而无有匮乏的森林住下吧!

此时太子于一山水边落脚,内心冀望剃除须发愿作沙门。霎时定止天王知道太子心中的愿求后,持着剃刀化现于太子前,而帝释天捧持着太子的须发,太子心想:剃我头发的人,父王必会起恨意,若听到是我自己剃除,则无可奈何。于是太子自己剃除了须发而成为沙门,于森林中精进办道。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

省思:

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种种不如意之苦常相围绕,深刻觉察生命之无常,进而觉照、发起出离无常之慈心悲愿,走向觉悟之道。生活中,老病死苦何尝不是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却视而不见,或消极逃避,或以小苦为乐,自锢于无明化城之中。

然而释迦牟尼佛示现化小爱为大爱的出世因缘,令一切有情皆从轮回苦中觉醒,寻求超越无常的究竟之乐──非王位、国城、妻子、七宝乃至一切世间之乐可比拟。大慈悲、大无畏的师子吼,从逾城一刻震古铄今,唤醒人人本具的灵明自性!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