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持药师咒?

繁体

佛陀以及药师如来慈光加被之下,我今天能够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见面,同时结个法缘,感觉得很荣幸。

今天是农历九月廿五日,是佛教居士林每一个月的共修法会。此地的共修是念《药师经》,称为药师法会。所以,我就以〈怎样修持药师法门〉作为讲题。

净土的种类

在佛教里面,平常都说我希望将来能够生到净土去,净土是个很清净的国土,那里的环境实在太理想了。在中国,讲到净土,由于提倡念阿弥陀佛非常普遍,非常盛行,所以,一提到净土法门,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除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弥陀净土以外,还有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净土法门;假使生到欲界第四天──兜率天,也是个净土,在那里可以亲近弥勒菩萨。甚至还有十方世界,很多很多的佛土,总称为十方净土。所有的净土,都是佛教徒所向往的地方。

我今天所要介绍的,是中国佛教所强调的东西两个净土法门,其中的东方净土法门,在座的诸位,我相信好多都去朝过山,都会看到,每个寺庙的大雄宝殿里面,大部份都供奉着三尊大佛,一般中间供奉的,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大佛,除了我们的教主而外,说明了佛教所提倡的是东西两方面的净土法门。

西方净土,所根据的经典,有所谓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是弥陀净土的依据。那么,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净土呢?主要是根据我们刚才所念诵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也可以说,药师净土是根据《药师经》来修持的。

离苦得乐的法门

我们现在工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碌,在座诸位能够从忙里偷闲,来共修、来闻法,所为何事?就是感觉得人生有很多的缺陷,很多的痛苦。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希望离苦得乐。假如人生没有痛苦的话,我们一直生活在欢乐当中,没有什么缺陷,我想,信仰宗教,大家都不需要了。我们信宗教、学佛,就是要求得离苦得乐。

所谓离苦得乐,依佛教说,有三种追求快乐的法门,就是:现生乐、后世乐、究竟解脱乐。

一、现生乐:

什么叫做现生乐?我们先看看人生,自从哇哇堕地,从母胎生下来,一落地,小孩子就哭,这就是痛苦呀!这种痛苦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处在痛苦当中,劳劳碌碌地过一辈子,总希望找个办法,能够取得一点点物质的享受,能够得到一丝丝精神方面的慰藉。这种快乐,固然是不会长久的,不过它对我们痛苦的人生,却是一种安慰剂,要求得这种快乐,就是现生乐。在我们现实人生的环境里面,在人生的旅程当中,能够得到快乐,这个用什么方法求得呢?这就是我们所诵的《药师经》,它里面告诉我们可以得到现实的快乐。

二、后世乐:

就是我们这一辈子走到尽头,离开这个世界,到什么地方去呢?对于后世,好多人也希望早点作打算。所以,谈到后世乐,不单单是佛教,其它的宗教,也都很重视。比如说天主教、基督教,在报上的讣告,可以看到他们说为「蒙主荣召」、「安息主怀」,这就是死了以后,他们的「主」把他召回去,他们感觉到很光荣,他们安息在主的怀抱里面,生到天国可以得到永生了,这是他们所提倡的后世乐。可是,他们虽然生到天国里面去,是不能作「主」的,他们只是在主的旁边当作使者,可以说是享乐了,除了享乐还做什么呢?不知道。

佛教也提倡:修十善,将来可以生天的,可是生到天上去,有一天,天福享尽了,也会堕下来,还是要受轮回之苦的,所以,这种快乐不是究竟的。佛教倒是说到上生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跟着弥勒菩萨修学佛法,将来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在龙华三会圆成佛道,这样的天,是可以生的。

佛教所谓后世乐,往往都念阿弥陀佛圣号。阿弥陀佛在过去发了四十八愿,要圆成一个极乐净土。所以,假使能够一心念佛,将来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到西方去,莲花化生,那个就是佛教的后世乐。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念佛,到了西方,就是成佛了,好象什么都成功了,这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只是到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当中,好好的修学佛法,将来有一天,修学成功了,还要倒驾慈航,回到娑婆来广度众生,这样才是学佛的正确途径,并不是说念佛到了西方,就成佛了,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讲到现生乐,就讲到药师佛的药师法门,后世乐是讲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但是,在中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认为生到东方琉璃净土去,就是消灾延寿,是很幸运,有福报的,可以得到长生,幸福;而假使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去呢?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去,这是死了,是不吉利的。这样的观念,造成了中国人,逢到喜庆的事情,比如为长辈祝寿,或者儿女弥月,或是举行佛化婚礼,只能念药师佛的圣号,不能称念阿弥陀佛,因为念阿弥陀佛太不吉利了。好象我们隐秀寺,一个月三次的共修法会,初一念《弥陀经》和阿弥陀佛;十五念《忏悔文》和药师如来;二十三念《普门品》和观世音菩萨。可是,有的时候,初一《弥陀经》念到一半,或者绕佛到了一半,有的善友一来,说:「啊!师父,我今天要打斋,今天是我的生日,要念『药师佛』呀!」

这种庸俗的观念是错误的,而且扰乱了共修的秩序,实在不好!

在座好多的善友,已经对佛学很有研究,都知道念阿弥陀佛不是度亡,不是超度死人的。依《弥陀经》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翻成中国话,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要得到前途光明,要念阿弥陀佛;我们希望长寿,而且无量的寿命,都要念阿弥陀佛,因此,念阿弥陀佛不是凶事。这道理,乘这时候顺便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把不正确的观念纠正过来。

三、究竟解脱乐:

我们不论是要求现世的人生获得快乐,或是说将来投胎了,后世得到快乐,都是不究竟的。真正的究竟就是要得大解脱。所谓得大解脱,就是要好好地精进、修持,能够断尽了一切生死烦恼,那个时候得到解脱了,依二乘人说,是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是,那还不究竟,真正的究竟,应该要到成佛,才获得究竟解脱乐。那时,一切烦恼与生死都已经了脱啦,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希望要离苦得乐,都是希望将来能够成佛,得大解脱,这就是究竟的快乐。

首先,我要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号,简单地介绍一下:

药师:药,就是身体有病,就要吃药,不论是西药、中药;药方或药丸,只要能治病,都是药。药师,依世间的话来说,就是医生,医生是针对病人来讲的,假使世间所有的人都没有生病的话,我想医生也不需要了。在佛经中,往往称佛为大医王、无上医王,或者大药师,都是从譬喻方面来为佛安立名称的。佛是大医王,能够治疗众生身心的种种疾病,假如所有的众生都没有病,也不需要佛啦,大家都已经成佛嘛,还需要什么无上医王呢?不需要了!

说到药,我突然想到《千家诗》中的一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去访问一个在山上隐居的隐者而写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去访问隐者,扑了个空,不在家,刚刚有个看门的儿童,在松树之下,就问:

「小朋友啊!你师父到哪里去了?」

「我师父不在,是到山中采药去了。」

「在什么地方呢?」

「大概不会远吧!只是山里面的云雾太深了,也不知道在哪里。」

这就是隐居的人,经常在山上采药。

讲到采药,我又想到一个典故。普贤菩萨有一天叫善财童子到山里去采药。

他对善财童子说:「善财啊,现在我需要药草,你到山上去,只要是药草,就把它采回来吧!」

善财听了,马上到山里面,可是绕了一大圈,空手回来。

「我叫你去采药,你怎么没采回来呢?」普贤菩萨问。

他说:「我看到满山遍野都是药,不知道要采那一种才好,所以,没有办法采回来。」

「既然到处都是药,这样吧,你现在再去,把『不是药』的采回来,那是很少的,可以辨别吧。」

可是,善财又是去绕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

普贤菩萨说:「你怎么又是空着手回来呢?」

「我看满山遍野都不是药,所以,又没有办法采回来。」

这不是笑话,是个典故,说明你假使认识药,懂得运用的话,什么都是药,纵然是有毒的,也可以药用,好象屏蔽内容,吃了一定会毒死的,但是高明的医生,不会把病人毒死,反而是有种病,一定要吃屏蔽内容才会好的。再说人参吧!那是种补药,可是,用得不当,也会害死人的。所以,药师,要成为大医王,要成为国手,妙手回春,谈何容易!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或者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都是无上医王,他们能够观机逗教,能够应病予药,你有什么生理上的病,或者心理上的病,他都会为你医好。在《药师经》里面,说到好多好多种的病,药师佛都会医好的。为什么所有的佛都可以叫做医王、医师,而只有这尊佛的德号特别称为药师佛呢?因为他对我们身体上的病,无论是黄疸、糖尿病、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病,你念《药师经》、持咒、念圣号,就是灵丹妙药,病会好的。再说,我们心理上贪、瞋、痴的病,他都可以治得很好的,所以叫做药师佛。

琉璃光如来:琉璃,印度叫薜琉璃,琉璃,并不是玻璃。印度人认为是一种无价之宝,它的颜色,像万里无云的晴天,碧空无际,也好象大海,没有波浪起伏的时候,非常澄清的那一种颜色,它像金刚宝石那样坚固。所以琉璃是一种宝。

光,我们看看佛像,颈后都有个圆的光圈,是属于智能之光,药师佛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的圣号。

药师法门的修持

药师法门,应该怎样修持?依据《药师经》说:

一、持名: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念药师佛的圣号。我们去朝山,不论普陀山、峨嵋山、或是其它的山,去打普佛,都是药师普佛,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对不对?但是,在菲律滨却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什么不一样?

在大陆丛林用的课诵本上,都是「消灾延寿药师佛」,既然斋主是求长寿,求消灾,所以希望斋主能够消灾、增福寿。其实,真正说起来,应该是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为单单消灾延寿,不能把药师佛的圣德整个涵盖,而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称念他的本名,才能把药师佛的功德、德行全部包括。所以,在《药师经》里,处处都提到你有什么灾难、病苦、不如意的事,只要诚心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就可以获得保佑。

二、供养:

《药师经》说得很清楚,但因限于环境,种种的条件,我们都办不到,比如说「幡」就没有办法了。

香是可以办到的,不过供香,最好是用上等的,像檀香、乌沉香等。

花,最好买好的,新鲜的。

灯,本来在《药师经》中说到点四十九盏,但能点七盏灯也好了。

还有净水,用很干净的水煮开了再供佛。

饮食,平时所谓的六斋,依弘一大师的见解:六斋一定要把它煮得很熟,人可以吃的才可以供佛。可是,我看到好多人家,六斋都用生的,一些青菜、一点豆干、豆腐、木耳、还有金针菜,凑成六样就供上了,这样对佛实在不恭敬。所以,你能够吃的,才可以拿去供佛,你都不能吃,如何供佛呢?何况,佛并不期望你供。所以,供养佛,千万千万要记往:你宁可不要供六斋,要供,就必须办好一点的。

三、诵持:

诚心地诵念一卷《药师经》,或是念一百零八遍的药师咒,都是修持的法门。

依《药师经》所说,修持的法门有很多,但限于时间关系,我只举出上面三种方法。

解释药师咒的意义

说到持咒,本来咒是不需要解释的,但因为药师咒短短的,我就把它稍为解释一下:

南无薄伽伐帝:南无,皈依义。薄伽伐帝:就是经中常说的「薄伽梵」,即是世尊。

鞞杀社窭噜:药师。

薜琉璃:琉璃。

钵剌婆:

喝啰阇也:王。

怛他揭多耶:如来。

阿啰诃谛:应供。

三藐三勃陀耶:正等正觉。

怛侄他:即说咒曰的意思。

唵:总持义。

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药、药、药。

三没揭谛:普度。

莎诃:速得成就──一切很快地圆满成就。

经过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药师咒上半部,是礼敬药师佛,从「唵」以下,就是药师咒的咒心。据弘一大师说,念药师咒有两个方法,若时间许可,就把整个的咒念一百零八遍。告诉你们,刚才惠博居士驾车送我来这里,在路上,我怕塞车,过了时间,就念药师咒,祈求药师佛加被,到这里,正好念了一百零八遍。我念得慢,只有十五分钟,可见念一百零八遍的时间不算长。弘一大师也说到,如果实在太忙,可以先念全咒七遍,然后念一百零八遍咒心,就是:「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念完以后,再念七遍全咒。只要诚心地念,一定有求必应的。

诵药师咒,就经常有八万四千个护法神保护我们。那许多坏人不会把我们绑去的。这在经里面说得清清楚楚,问题是你们有没有诚心诚意去念呢?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