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论文】依理成立前生后世

繁体

愿吉祥!

具智悲力两足尊,阐扬深广教证法,

慈悲摄众如佛师,三宝尊前祈加被!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佛教教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却依自己没有亲自见闻,而草率地许之为迷信。孰不知现代的交通、通讯等科技,在百年前的人类面前,同样会被许为神话故事。如《庄子》所言:“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拘于时也。”由此可见,普通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因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相比佛菩萨的智慧而言显得极其狭隘。

《涅槃经》云:“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故深信轮回、诚信因果,乃为获得暂时直至究竟安乐之根本。对于三世之理,凡夫虽无法以亲眼证知,但诸佛菩萨慈悲,善巧宣说了针对凡夫而成立三世的方便三量,即对于粗浅的事物可以通过现量观察抉择;对于隐蔽的事物可以通过比量了知;对于极其隐蔽的事物可以遵照圣教量了知。关于现量、比量、圣教量,佛教因类学中有细致入微的阐述。其站在公平的角度,通过推理的方法成立前生后世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证成佛所说的语言是正确无误的。

当今社会,一部分世间人因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不承许前生后世的存在。对此,针对六道轮回究竟是佛教修行者的一面之词,还是宇宙人生客观存在的事实,依诸大智者之智慧及末学学习因明过程中的点滴心得,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分五层予以浅析:

一、陈述不承许前生后世者之观点及理由;二、分析其观点的不合理性;三、略述建立前生后世之理论、事实依据;四、不承许前生后世之过患;五、深信存在前生后世之功德利益。

一、陈述不承许前生后世者之观点及理由

不承许前生后世者普遍认为:人死之后,身体或被火所焚、或被水所漂、或为鹰鹫所食、或自然腐烂变坏等等。与之同时,依于身体而存在的心,也如油尽灯灭般不复存在。他们认为:所谓的心,是身体的功能或身体的产物。比如有些科学家认为:人体各个器官有序的组合后,会应运而生相应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心;或人的这一期生命在母胎孕育之时,随着胚胎的发育,心识也逐渐应运而生。并且他们认为,人体的表皮及各个器官布满了数以亿计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负责搜集各类传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神经传入大脑,大脑接收并存储了这些信息以后又开始做出取舍判别,由此而推知心是由身体或大脑出生。

二、分析其观点的不合理性

(一)若承许心是身体的功能,则有机器亦有心之过。比如:无人驾驶的飞机、电脑、智能机器人等都有存储信息及做出判断的能力,但是人们只承许它们是机器,不承许它们有心。

(二)若承许心是大脑的功能或产物,但没有脑组织的人也有很高的智商。如:2007年,法国有一位44岁的公务员,智商特别高,去医院做B超时,整个大脑除了一些组织液外,没有脑组织。

(三)若承许心是由身体所生,则在住胎位的不同阶段都应该不断的生心,这样就有一个有情存在很多个心的过失。若承许只是最初形成身体时生了一颗心,那么后面的身体同样是身体,为什么后面的身体不再继续生心呢?既然后面的身体不生心,又凭什么说前面的身体有生心的能力呢?

(四)若承许心是由身体所生,人刚刚断气时身体尚完好存在,为何此时不生心呢?若承许无情法所摄的身体能生心,则同样是无情法的桌椅板凳等也应该有心。

(五)若承许心是由身体所生,为什么双胞胎的身体几乎相同,但人生观、价值观、习气、性格、智慧等不尽相同呢?

由此可知,身体或大脑生心的论调经不起观察。更为详尽的驳斥心由身体出生的推理当参阅《量理宝藏论》及因明七论等。

三、略述建立前生后世之理论、事实依据

任何一个果法的产生均需观待近因与远因。近因亦名产生果法的不共亲因,是对于果法的产生与否起决定作用之因,如:观待果法苗芽,种子即为近因;远因亦名产生果法的俱有缘,远因对果法的产生与否、果的贤劣与否有干扰作用,如:观待果法苗芽,水分、土壤、空气、阳光、温度、养料等均为远因。

同样,观待心识亦有远因与近因之别。当下心之近因为前一刹那之心,当下心之远因为自己之身体、环境等。

因有情当下具足明了觉知的心,而这颗心又来源于前前心识的同类相续,由此追溯,今生第一刹那的心亦必定来源于心的同类相续——前世最后一刹那之死心,前世最后一刹那之死心必定来源于前面之心……,依此可证成轮回前际无始;有情乃至尚未证得无我空性之前,因心具有无明,以无明为因起惑造业,必定依靠业力的牵引不自在的再再受生轮回,依此可证成后世存在的合理性。

世界各地均有能回忆前世的再生人,依靠这些实例亦可佐证前生后世的存在。具体事例可参阅慈诚罗珠堪布的《前世今生论》,及美国史迪文森博士和其学生塔克博士的调研资料等。

四、不承许前生后世之过患

有情若是执持无有前生后世的见解,将会导致一切所作所为唯一只会是为了希求今生的圆满为目标,在追求现世五欲享乐中空耗珍宝人身。更有甚者,为了现世的蝇头小利,不惜造作杀盗淫妄等十不善业,由此导致时世越来越污浊、人心越来越恶劣、黑法越来越猖獗。于此同时必将导致有情在今生来世感受不悦意的果报,在漫漫的轮回长河中,如水车般不自在地流转受生,受诸苦恼、无有出期。

五、深信存在前生后世之功德利益

通过善知识的引导、闻思教理、前世善根苏醒等种种因缘,今生对三有轮回、业因果生起诚信者,决定会为来世积累二种资粮、细致入微地取舍因果、兢兢业业地闻思修行,不会被今生无意义的琐事缠缚。

由此可知,树立业果轮回的正见极其重要,在正见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发起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不离善知识、不离善道友、不离闻思修行利益众生的大愿;在正见的基础上才可能成为一名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修到老的勇悍修行者,若能如此,自他二利定会渐趋圆满。

三世业果缘起,于此片面略述,

若有少善回向,自他同生极乐!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