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居士容易成就的客观原因
出家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不负责任,而逃避的行为才是不负责任。世人多把出家当成一种不负责的行为:1是,因为误解;2是,因为确实很多人的出家行为是不值得赞赏和学习的。出家修行勇于放弃世间的贪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这样的出家是有莫大的功德的,可是很多人还是把出家理解为消极避世。对于不理解的人的言论,姑且听着不要动心就好。
另外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四众中成就最多,最容易成就的并非是出家二众,而是在家二众。现在最容易成就的是在家的女居士,想一想,想一想为什么?
不管是以什么身份学佛,最后必然要有个结果。理论上女居士是牵挂最多的,可是却是成就最多的,为什么?
1、过去女人的地位很低,只有熬到婆婆级别了,才有可能有些空闲去寻求内心的安慰;过去的女人育龄也比较长,几个孩子拉扯长大人已经迟暮昏沉。
2、因为地位低,其中绝大多数的妇女是没有上过私塾的,没有基础的文化知识,对于学佛来说是莫大的障碍,所以家家观世音,个个念弥陀,这是因为没能力用别的办法修行和学佛。
3、因为地位低,所以一般家的女人是很少抛头露面的,接触到三宝的机会就更少。我们看影视剧里大批美女去参加庙会啊,那是因为一年里就几次机会出门,想频繁走动于寺院,对过去的女性是根本不可能的。很多影视剧里的小姐太太没事就去上香,这其实是在炫耀,也很可能是胡编乱造。4、因为地位低,尤其经济不独立,行动受限制,想去做点什么善事也不容易,想去布施捐献也不容易。想一想,一个善事都很难做的环境,如何修行?旧社会体制下,女人接触佛法的机会少。
中国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很长,到了民国时期勉强算是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体制,可是新的模式没建立起来,所以动荡了很久,闹出种种奇闻怪谈。在那么长的封建统治下生活困顿的人数量很多,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而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格局,老子是王,儿子也自然是王,这是世袭的,你平头百姓是没有出头之日的。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你学习好,考试可以了,可以入仕途,这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来说是一次很大度的敞开怀抱。
可是学习不花钱啊?尤其是在古代学习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纸笔都是很贵的。当时的生产力也不那么高,所以一本书现在几块钱,成本可能更低,而那时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有本书都是很奢侈的,想一想那个环境。佛经很长一段时间是被膜拜的,就是供奉佛经然后烧香磕头,为什么不去读啊?古时候出家人在学佛的条件上有了巨大的优势,有大量的经文,又可以接触到老师,还有修学的环境,修行这优势很明显。所以古时比丘巨大的学佛优势,要远超在家居士的,所以那个时候成就最多最容易的是出家二众。可是时代到这了,出家学佛的巨大优势被种种条件弥合了,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反而出家人因为要有各种事务,包括现在大建道场,少的几百万,多的上亿,几十亿的建设资金哪里来啊?很多寺院要忙着建设和为建设筹备资金,这也是僧人的事务,学佛的环境反而不如在家居士自在。新时代,女人学佛的多。现在的女居士,因为只生养一、二个孩子,孩子20多,30了,自己的年岁还很好,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也快退休了有生活保障。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大大的解放了女人,不会为了缝制一件衣服耗费几日,不会因为要洗衣服而耗费半天的时间蹲在河边了,也不会因为要吃一碗饭反复舂米几个小时,更不会因为要吃蘑菇木耳必须上山跋涉。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对妇女的解放是可见的。还有现在妇女几乎都认字,包括现在很多经文上网就可以结缘到,乃至下载,或者在线阅读;又有了很多社交平台,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获得来自佛法的信息,这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亲近佛法,这也打破了原先模式中的空间和地域的隔绝。生活的便利解放了妇女的大量时间,可以抽出更多精力在修行中,所以现在的时代对女居士来说确实是黄金时期。女人的心相比男人更柔软,更容易升起同情心,但是承受的痛苦也很重,种种因素促成了现在女居士最容易成就的客观现象。如果我们不能认识时代的特征,非要按古法炮制,很可能丢失优势,反而得不偿失。现在的男人比之前更顽固,文化没有深达骨髓,所以温文尔雅者少,彬彬有礼者少。古时候因为男人需要学习,好方便成年后在世间行走,获取资粮养家,而学的内容多是如何完美个人品质的,所以古时候学习的男人是有气质的;现在中国男人的气质和中国女人的气质完全不对等。社会提供的资源越多,越方便,社会的诱惑也越多,这对男人女人是相同的,可是男人更不容易满足,更容易贪婪。所以现在女人学佛的多,而男人学的就少,这也印证了佛经里佛陀预言的情况。至于个人条件好坏这并不是很影响学佛的,遇到的事情都是必然的,总会有一天要跨越这些去寻求成长的。所以困苦有困苦要修行的部分,烦恼有烦恼要修行的部分,我们面对的任何磨难,都很可能是我们学佛的一个重要契机,逃避绝对不是正确选择。虽然有的时候也需要迂回策略些,可是迂回策略和逃避有根本不同。如战略上有一种以退为进,不是所有的前进都是真正的在前进。世人对出家的行为本身的不理解,固化认为出家等于逃避的误会还依然有;而我们也要自查,是否我们学佛也是出于逃避,逃避苦难寻求解脱这是对的,而逃避责任肯定是不正确的,虽然这样的人很多。
2024-03-17 13:52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