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地藏经》与念佛-道心法师

繁体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进。我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感到很汗颜,自叹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如你。我们在云门寺面谈的时候,你也说到你和你的同修们拜八十八佛,并且每一拜都磕大头,说有的师兄都磕几十万个大头,《地藏经》也诵了几十万卷,你说这样可以消业障。从你的言谈举止中看得出学佛令你身心安乐,随喜你们的功德。但是你没有提到过消业障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引发出现在人普遍对学佛知见都很模糊的问题。我们学佛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仅是为了消业障?消业障又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得到点人天福报?

学佛之人首先就是要建立起正知正见。建立正确知见的依据是圣言量和祖师的注疏。这个时代的众生大都障深慧浅,很难把握住经典的义理,那么祖师注疏最有权威了,可以等同佛经看。祖师都是过来人,是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来度化我们的。特别是《印光法师文钞》,因为印祖所应化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他的思想非常对应现在众生的根机。

净土宗历代祖师都告诫我们佛第子:要真为生死,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快速圆成佛果,广度众生。净土法门是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仰佛悲愿,感应道交,带业往生的特别法门。

深信

善导大师开示为:一、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切愿

即是至诚肯切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三界如火宅、如牢狱,我们不能有一丝的贪恋。极乐世界清净壮严、妙好光明,是我们本有的故乡,应生起游子思归之心。

持佛名号

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因为此法是仰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古人形容: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

居士学佛必须依止正信僧,僧即僧伽的意思,即僧团,不是依止某个僧人,那会形成个人崇拜主义。佛、法、僧三宝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法的住世和传承必须靠僧宝。由于现在的僧人鱼龙混杂,很多居士只皈依佛、皈依法,称为二宝弟子,这样学佛很危险的。其实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知见正确、持戒清净、精进修行的僧团。

净业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礼拜及作种种功德为助行。《地藏经》中也有多处开显念佛之殊胜的地方。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提到地藏王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时,因失母悲切,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至诚瞻礼,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示。因婆罗门女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经一日一夜故,得以飞身到大铁围山地狱之内,知母生天,又亲眼目睹地狱众生之苦,引发他的同体大悲心,从而立宏誓愿,要广度罪苦众生。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提到地藏王菩萨因地为光目女时,有一罗汉劝光目女若要救母,须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以念佛故,得以梦中见佛。

第八品有一段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称佛名号品第九》中列举了从无边身如来、宝性如来以及满月佛、月面佛等十九尊佛名,乃至不可说佛,众生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第十三品后一部分提到,众生在临堕恶趣,快要入地狱门时,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地藏王菩萨都以神力方便救拔。

从以上这些地方都向我们透显了念佛的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我们念阿弥陀佛就具足念一切诸佛的功德。这个在《阿弥陀经》里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为我们证明。

无始以来我们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你看靠我们的修持怎么能消得尽?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力带业往生的法门。我们只有发惭愧心、忏悔心,老实念佛,便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不负佛的宏慈大悲之心。

当然诵《地藏经》、礼拜八十八佛可以消除很多业障,但是《观经》云: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说念佛才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

我们不论是念佛、诵经、拜忏等等所作功德都要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回自向他。佛教中常比喻一个人点亮了一盏灯,再用这盏灯去点亮别的灯,这样灯灯相续,点亮了无数的灯而最初这盏灯的光明丝毫无损。这就是自利利他、回小向大,把我们的心量完全打开。在我们有生之年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一切所作功德,回向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途共入弥陀愿海。

2024-03-17 13:52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