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义理新探
大乘起信论义理新探 提要
本文试用自创的「创造的诠释学」方法,重新探索《大乘起信论》的多门教义、深层义蕴与根本实义,藉以发现能予继承并发展此一论书既广又深的大乘哲理的一条新时代佛法理路。创造的诠释学分为五个步骤或层次,即「实谓」、「意谓」、「蕴谓」、「当谓」与「必谓」。
在「实谓」层次,通过版本考证、原典校勘、作者传记等等历史文献的严密考察,尽量忠实客观地理出作者以及原典的本来面目。在「意谓」层次,须在「实谓」的话语或文字表达之中,通过脉络分析、逻辑分析与层面分析,对于原典尽量求得语义的了解与整理。于此层次,可以发现到以下十四门的《起信论》义理:不二门、二谛门、实相门、缘起门、心性门、心识门、实存门(迷悟门)、业报门、解脱门、修行门(禅定门)、戒律门(道德门)、应病门(治疗门)、教化门与时机门,众门彼此息息相关。在「蕴谓」层次,还得进一步设法寻求原典可能藏有著的种种不同的诠释理路,或丰富的义理涵。我们在此书可以找到至少四种诠释进路,即如来藏缘起论说、天台圆教不二法门理路、天台本觉论理路与顿悟禅教的路数。在「当谓」层次,还要跳过「蕴谓」层次所获得的各种诠释进路,依创造的诠释学洞见,去掘发原典表面结构底下的根本义谛出来。依此洞见,可以发现到此书的根本实义当在不二法门(而非如来藏思想),乃为此书真正的思想源头。在「必谓」层次,我们践行一种「批判的超越」,完成原典作者所未完成的思想课题,而达到了以下的结论:「《起信论》的理论结构(必须)以不二门与实存门(迷悟门)的根本契合为基点,有此基点乃有二谛门的成立,又依二谛门而有(如来藏)缘起门,包容心性门与心识门,以及实相门;至于其他诸门,皆依此基本理论而一一分别成立。」
佛教经、论的开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创造的诠释学史;《大乘起信论》允为第一流的论书,也应该依此看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一)前言
在现存的所有汉文佛教典籍之中,《大乘起信论》应可视为第一部奇书。一千四百年来不但有关此书作者姓名的谜题一直未获解答,连有关成书时地的考证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谜上加谜,愈形复杂。(注1)《起信论》的构造与行文简洁而精要,在佛教论书(sastra)之中属于上等佳作,绝非平凡作者所能撰出。书中步步展开出来的大乘教义亦极广泛而深奥,似乎涵盖著南北朝为止已经形成的大乘佛教主要思潮,显然包括中观、唯识、如来藏等说在内。更令人惊异的是,该书作者有意跳过传统以来的大乘各说,予以融会贯通,并立一家之言。正因如此,它在东亚大乘佛教思想发展史上份量特重,影响亦极深远,不但在中国禅宗的早期发展与《楞伽经》平分秋色,同时又成法藏乃至宗密的华严宗如来藏缘起论的性起化,圆教化最为显著的思想资粮,更且对于整个中日天台宗的理路发展与分化构成一个根本关键,影响所及,带来了中国天台的山家、山外两派的对立,以及日本天台本觉论的形成与发展。如说《起信论》是东亚(中、韩、日三国)大乘佛教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最被看重的金鼎之作,也不算是夸张之词。
近年来在美国学府亦出现了数部有关《起信论》的博士论文,而此书英译,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四种之多。本世纪禅宗研究的一代泰斗铃木大拙(D.T.SuzuKi)不但享有禅在西方各国生根流传的开拓大功,又是推进欧美学者的《起信论》研究最早最力的功臣,而他在一九○○年完成的第一部《起信论》英译,象徵著世纪正在转变的微妙时刻代表东方思想与文化的大乘佛教正式打进西方世界的第一步,意义匪浅。(注2)
《起信论》的历代注疏颇为浩繁,可与老子《道德经》比拟。昙延的《大乘起信论义疏》是现存最古的诠释书,可惜不全。隋朝慧远所撰《大乘起信论义疏》四卷(亦称《净影疏》),新罗元晓所撰《起信论疏》二卷(亦称《海东疏》,元晓另有《别记》二卷),与唐朝法藏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五卷(亦称《贤首疏》,法藏另有《大乘起信论义别记》一卷),皆收在大正大藏经第四十四册,算是《起信论》注疏之中份量最重,因此历来合称「起信三疏」。至于传说龙树所撰的《释摩诃衍论》十卷,可能是在法藏《义记》成立直后在中土或在朝鲜成立的伪作。其他历代的重要注疏,在我国有宗密的《大乘起信论疏》四卷、四明知礼的《天台教与起信论融会章》、益智旭的《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六卷、憨山德清的《大乘起信论直解》上下二卷等作,在日本亦有长水子璇的《起信论疏笔削记》、十惠房顺高的《起信论本疏听集记》二十九卷、本如房湛睿的《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十九卷、僧浚凤潭的《起信论义记幻虎录》等等,加上近现代著述如日本望月信亨的《讲述大乘起信论》、汤次了荣的《汉和两译大乘起信论新释》、平川彰的《大乘起信论》等代表作,以及目前台湾可以看到的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印顺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方伦的《大乘起信论讲记》等等,不胜枚举。(注3)
问题是在,原典仅仅一卷,而又如此精简,几到禅家所云「不说破」的地步;再加上历代以来浩繁的注疏以及五花八门的不同诠释,我们如何去突破这双重困难,获致较为忠实客观的解释(理解与诠释)呢?我们决定那一解释比较忠实客观的评审准则又在那里?如果无法获致较为忠实客观的解释,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探讨方式,经由原典本身可能藏有的多层义理(multidimensionalmeanings)与哲理蕴涵(philosophicalimplications)的步步发掘,建立较有创造性意义的崭新诠释观点,而为原典作者(不论是谁)谋求更进一步的「摩诃衍」(Mahayana)理路,完成他所未能完成的思想课题呢?拙论旨趣即是在乎应用自创的「创造的诠释学」(creativehermeneutics)方法重新探讨环绕著《起信论》一卷的这些问题,同时藉此新探刺激我国佛教学者,提高《起信论》的研究兴趣与水准。我认为《起信论》这部奇书,乃是对于大乘佛法的无限开展能够提供思维灵感的一大活泉;《起信论》的重新探讨当有助于新时代大乘佛教思想理路的发现与开展。
创造的诠释学方法,简略地说,共分五个步骤或层次,即「实谓」、「意谓」、「蕴谓」、「当谓」与「必谓」。在「实谓」层次,我们通过版本考证,原典校勘、作者传记以及有关作者与原典的历史文献的考查,尽量忠实客观地还出作者以及原典的本来面貌,尤其是作者在原典实际表达的话语。在「意谓」层次,我们须在「实谓」的话语或文字表达之中,通过脉络分析(澄清字句在不同脉络的意义)、逻辑分析(解消只停留在表面的原典字句内容之间呈现的逻辑矛盾或混淆)、层面分析(就原典内容析出不同层面的种种义理线索)等等分析功夫,对于原典进行尽求忠实客观的「意谓」(作者「实谓」的语义了解)整理。到了「蕴谓」层次,我们还得进一步设法寻探原典可能藏有著的种种不同的诠释理路或丰富的义理蕴涵。为此,我们需要思想史的关联考察以及历代重要的各家注疏与诠释方式的综合研究与比较,以便克服我们在「意谓」层次可能有过的单纯皮面的诠释结论。通过其他各家的诠释理路研究,我们在「蕴谓」层次不但可以理解到,原典诠释的绝对客观性乃不过是诠释学的神话,可望而不可求,同时也能扩充我们的诠释学视野,藉用「依文解义」的跳板(「实谓」与「意谓」层次),进一步体会「依义解文」的基本要领,意即种种深广蕴涵的探现功夫。在「当谓」层次,我们又要跳过「蕴谓」层次所得到的各种重要的诠释理路,依自己苦心积学及探索所获取的新的诠释学洞见(anewhermeuenticinsight),掘发埋在原典表面上的多层义理底下的深层义理或根本义谛,如此为原作者表达他本来应当(should)表达出来的话语或文字。到了最高一层,我们以创造的诠释学者姿态,为了原作者或原典可能具有著的思维局限,予以创造的诠释突破,敢于提议原作者或原典必须(must)更进一步推广、深化或修正原有的教义或思想。也就是说,创造的诠释学者必须践行一种「批判的超越」,完成原作者或原典所未(能)完成的课题解决。我们实可以说,佛教经论与佛学思想的开展历程乃是一部创造的诠释学史,有如永不枯竭的灵感活泉,亦如活水永流不断的洋洋大河,愈广愈深。依此见地,《大乘起信论》这部第一流的论书,也应该以创造的诠释学方式予以研究,予以发展。(注4)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