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白话
一、经序
释迦牟尼佛,从最初转*轮,度化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直到最后一次说法,度化须跋陀罗,证得阿罗汉果。所应当度化的弟子,都已经度化完毕。于是,来到娑罗双树之间休息,准备进入涅槃。这一天的半夜,周围寂静无声,世尊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弟子们,简略地讲说佛法的要点。
二、持戒
各位比丘,在我灭度以后,你们应当无比尊重恭敬波罗提木叉(戒)。就如同在黑暗当中,遇到了光明;如同贫苦的人,得到了宝藏一样。应当知道,它就是你们可以依赖的大师。倘若我继续留在人世间,和它也没有什么两样。
作为持守清净戒律的人,不可以从事贩卖和贸易;不可以安排置办田地和屋宅;不可以蓄养家奴和动物;乃至于一切种植,以及积蓄财宝等过失,都应当远离,就如同躲避火坑一样。不可以砍伐草木,和开垦土地。
不可以通过配药看病来谋生;不可以看相算命;不可以观察天象,推测地气风水等等;乃至于用一切历算等方法,来预言未来的事情,都不应该。
应当节制身体的欲望,过午不食;依赖清净的乞食和供养而生活。不可以参与世间的国事,或者充当敌对双方的使者;不可以习练鬼神咒术和炼制仙丹妙药;不可以结交攀附权贵富人,乃至于嫌贫爱富等等,都不应当。应当端正自己的心念,一心一意向往解脱。不可以故意隐藏自己的缺点,故意显露一些灵异,来迷惑吸引大家。对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种供养,要适可而止,知量知足。随着缘分接受供养,不应当特意积蓄。
以上是简略地总说持戒的基本要求。戒律是走向真正解脱的根本,所以叫做波罗提木叉。依赖于持戒的缘故,才能够生起禅定,以及灭除苦恼的智慧。因此,诸位比丘应当守持清净戒律,不要让它毁坏和缺少。倘若有人能够守戒清净,就可以具备各种善行和善法;倘若没有清净持戒,一切善妙功德,都无法产生。所以,应当知道,戒律是最了不起的安乐和功德,常驻的地方。
三、制心
各位比丘,在持戒的基础上,你们应当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千万不要让它们自由放纵,陷入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当中。就好比放牛的人,手拿鞭子看着它,不让牛自由放纵,去破坏人家的庄稼。倘若放纵五根的话,不仅仅将会导致五欲泛滥得无边无际,没有办法制约;而且将会如同一匹烈马,缺少了缰绳一样,会把人驮着,掉到坑坎当中。又比如被强盗抢劫了,所带来的损失和苦难,最多只有这一生;而五根之贼所带来的灾祸,将会使人生生世世都遭殃。它的危害非常严重,不可以不格外谨慎。
因此,有智慧的人,都常常制约五根,而不会随着它转。防备它就像防贼一样,不让它自由放纵。假使让它放纵的话,不久就会见到它所带来的危害。
这所谓的五根啊,心是它们的主人。因此,你们大家应当好好制约这个心。心的可怕之处,远远超过了毒蛇、凶恶的野兽、仇家和盗贼,乃至于漫天大火,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可怕。就好比一个人,手里端着一碗甜美的蜂蜜走在路上,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样;他的眼里只有蜂蜜,对于前面的深坑却视而不见。
又好比一头疯狂的大象,却连惩治它的铁钩都没有;也恰似猿猴回到了树上,翻飞跳跃,简直没有办法约束。所以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服它,绝不能让它继续自由放纵。放纵这个心的人,一切善行都将前功尽弃;把心专注在一个地方的话,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所以,各位比丘们,应当恒常精进,降伏自己的心。
四、节食
各位比丘,你们在接受饮食供养的时候,应当像吃药治病一样。对于好吃的,不应当多吃;对于不好吃的,也不应当少吃。吃饭的目的在于给身体补充能量,消除饥饿口渴之病。就如同蜜蜂采花蜜一样,只是取走了花的甜味,并不损伤花朵和花香。比丘也是这样的,接受大家的供养,目的在于有精力断除自己的烦恼。所以不应当过多索求,以免伤害别人的善心。就好比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恰当地衡量牛的体力多少,不让它过多劳动,以免精疲力竭。
五、戒睡眠
各位比丘,你们在白天,应当用心勤奋地修学各种善法,不要让大好光阴白白浪费。上半夜和下半夜,也不要荒废。午夜前后,念诵经文,以便消除困倦,息灭妄想。不要因为睡眠的缘故,让这一生白白空过,什么成就都没有得到。
应当时常观察,无常的大火,正在焚烧着世间的一切,所以应当尽早求得自己的解脱,不要懒散睡眠啊!各种各样的烦恼贼寇们,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伺机夺走人们的生命。它们比仇家更可怕啊!怎么可以随便睡眠,而不赶快警惕和醒悟呢?烦恼的毒蛇,正沉睡在你的心里面;就好比一条黑蚖毒蛇,正睡在你的卧室里。应当用精进持戒这个铁钩,尽早把它们扔出去。睡在心里的烦恼毒蛇们走了以后,才可以安心睡眠;烦恼毒蛇还没走,就去睡眠,是没有惭愧的人。
惭愧知耻这件衣服,在所有的美好装扮当中,是最了不起的。惭愧就如同一把铁钩,能够制止人们做非法的事情。所以,应当随时保持惭愧知耻的心,一会儿也不要丢失。倘若离开了惭愧和知耻,就会失去种种功德。拥有惭愧的人,就会拥有各种善行和善法;倘若没有惭愧的话,和那些禽兽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六、戒嗔恚
各位比丘,倘若有人来伤害你们,甚至把你们的身体一节一节地破坏;你们应当守护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产生愤怒和怨恨。还应当守护好自己的嘴巴,不要让它发出凶恶难听的话。倘若放纵自己那个忿恨之心的话,就会妨碍自己的修道,失去各种功德的利益。
忍辱的功德啊,连持戒和苦行都比不上。能够做到忍辱的人,才可以叫做有力的菩萨大人。倘若不能够,像饮用甜美的甘露一样,去欢喜地忍受恶毒的辱骂;就不能叫做已经入道的,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嗔恚的害处之大,能够破坏一切善法;也会破坏好的名声,让这一生和下一生所遇到的人们,都不喜欢见到他。
应当知道,嗔恚忿恨之心,比大火还要猛烈。所以应当坚持进行防护,不要让它趁机会进入到心里面。抢劫各种功德的贼寇,莫过于嗔恚。在家人,整天沉迷于五欲当中,不是修行的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产生了嗔恚心,情有可原。作为放下了欲望,出家修道的人,却在心里怀有嗔恚和忿恨,就太不应该了。好比一片清凉的白云当中,却忽然打起了霹雳闪电,是完全不应该出现的。
七、戒骄慢
各位比丘,应当经常摸一下自己的头,提醒自己:我已经舍弃了社会上那些漂亮的装饰,穿上了出家人朴素的染色衣;手持着应量器钵,通过乞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样自己观察以后,一旦发现心中生起了骄傲和我慢之心,就应当迅速地消灭它。增长自己的骄慢心,即使是世俗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更何况出家修行,想要入道的人,为了彻底解脱的缘故,而放下面子去乞食呢?
八、戒谄曲
各位比丘,心口不一的谄曲之心,与觉悟之道背道而驰。因此,应当让自己的心坦荡正直。要知道,谄曲心属于欺骗的范围,倘若这样也能入道的话,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所以,你们大家,应当端正自己的心念,以正直为根本。
九、少欲
各位比丘,应当知道,欲望多的人,往往因为贪求利益的缘故,带来的苦恼也非常多。欲望少的人,常常无欲无求,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单单少欲这个法门,尚且应当修习,更何况,少欲还能够产生种种功德呢?
欲望少的人,就不需要通过谄曲,来奉承别人,也不会被六根境界所束缚。能够实践少欲的人,他的心就会坦然无求,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为人处事当中,到处游刃有余,总觉得没有什么不满足的。拥有少欲的人,就会拥有涅槃。这就叫做少欲。
十、知足
各位比丘,倘若想要解脱一切苦恼的话,应当时常观察知足法门。因为知足这个法门啊,它就是财富、快乐、安详和稳妥所在的地方。作为知足的人,即使躺在地上,他也觉得平安和快乐;而那些不知足的人,即使置身于天堂之中,他也觉得不能称心如意。那些不知足的人啊,即使富有,也是贫穷;而知足的人呢,即使贫穷,也是富有。那些不知足的人,经常被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所牵挂而不自在,经常让知足的人们感到可怜和同情。这就是知足。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