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海经
佛说法海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瞻波国。汉呿利池上。与大比丘众俱。月十五日。时应说戒。佛坐集已久。而如来默然。不说戒。侍者阿难。更整衣服。跪而白佛。初夜向竟。中夜将至。大众集久。世尊将无疲倦。愿以时说戒。佛犹默然。众坐既久。时有比丘。名曰阿若都卢。更整衣服。长跪白佛。初夜中夜已过。鸡将向鸣。世尊得无疲倦。众僧集久。愿佛说戒。世尊复默然。又复白言。明星已出。时将过矣。佛言。比丘。且听众僧之中有不净者。故吾不得说戒耳。
贤者大目揵连心念。吾当定意观之。谁不净者。目连白佛。我欲定意观谁不净者。不净者命令出众。世尊告曰。卿欲定意观不净者令其出众。此言大善。便可观之。目连即定意观之。见其弟子犯于重戒。目连从定意起。至犯戒比丘前。而数之曰。汝为沙门。奉戒为本。戒犹人之头首。沙门戒行。宜令清白。如水如玉。此如来之座。贤圣之会。度世者之聚。清净道德者之所集处。此座犹如栴檀之林。卿以伊兰臭秽。乱于真正。目连手自引其弟子出。卿是弃捐之人。不得预如来大众之清净集也。无以秽浊厕预大僧大集。大海不受秽尸。卿自思之。无秽贤众。秽人既出。目连白曰。秽浊之人。即以弃远。众已清净唯愿世尊。以时说戒。世尊犹复默然。目连怪之。四向观察。见座上。向比丘已复在座。目连重敕之曰。卿为弃人。何为不自引。罪秽重坐此座为。目连重遣之。乃出座去。目连复白。世尊。秽人已出。大众已净。无复秽恶。唯愿世尊。以时说戒。令众僧得修净业。
佛告目连。吾自今后。不复说戒。汝等可自共说戒。若我说戒。人于众中犯戒默然不自引罪。而预如来座者。此为默然妄语。默然妄语。头破七分。如来于大众说戒。甚为不易。自今以后。汝自说戒。目连白佛。弟子闻道。如来先化之。为非弟子自悟而成道也。如来圣德。厚重天地。言真而要。弟子诵习。得成道果。如来犹天雨。百谷草木。无不仰荣。弟子德浅道小。人不服信。世尊哀愍聋俗。使一切获安。得信得正。以济其志。目连殷勤。苦请至三四五。世尊告目连曰。汝为一切。请求如来。殷勤乃至四五。吾今当为汝等说之。吾僧法。犹如大海有八德。汝等听之。大海之水。无满不满。吾法如之。无满不满。此第一之德。大海潮水。寻以时而来。不失常处。吾四部众。受吾戒者。不犯禁戒违失常法。此第二之德。大海之水。唯有一味。无若干味。无不以碱为味。吾法如是。禅定之味。志求寂定。致神通故。四谛之味。志求四道。解结缚故。大乘之味。志求大愿。度人民故。此第三之德。大海既深而广。无能限者。僧法如是。无不深妙。八方之大。莫大于僧法。僧法最为弘大。此第四之德。大海之中。金银琉璃水精珊瑚车磲马瑙摩尼之妙。无不备有。吾僧法之中。三十七品道宝之妙。神足住寿。飞腾十方。靡所不适。瞬息之间。周旋无量佛界。到殊胜之刹。能以其道。化导群生。净己佛土。此第五之德。大海之中。神龙所居。沙竭龙王。阿耨达难头和罗摩那私伊罗末。如此诸龙。妙德难量能造天宫。品物之类。无不仰之。吾僧法亦复如是。四双八辈之士。十二贤者。菩萨大士。教化之功。弥茂弥美。此第六之德。大海吞受百川万流。江恒之水。无不受之。终日终夜。无盈溢灭尽之名。吾僧法之中亦如是。梵释之种。来入僧法。四姓族望。或释或梵。王者之种。舍世豪尊。来入正化。或工师小姓。亦入正化。种族虽殊。至于服习大道。同为一味。无非释子。此第七之德。大海清净。不受死尸。无诸秽浊。唯海之类而受之耳。吾僧法清净。亦如大海。不受秽恶。犯戒违禁。非清净梵行者。一不得受。弃之远之。犹海不受死尸。此第八之德。
佛告目连。如来大众。唯清净为禁戒业。不纯非释种子。故吾不说戒耳。卿等善相敕戒。无令正法有毁。佛说如是。诸比丘欢喜奉行。
2024-03-17 13:52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放下一个人真的有点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投入爱海的小伙伴们。虽然很难,缘分尽了,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本人向来追求的是对人对事,讲的是好聚好散,没有..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接下来和大家继续说一说有关“婴灵超度”的事,此前向一些苦于婴灵的缘主们介绍了一下在家中自己超度婴灵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如何确定..
心累之人
心累之人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久而久之,疾病就会缠身。两个一起跑步的人,跟在后面跑的总会显得累些;社会在发展..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
心间有福田
心间有福田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