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都有哪些不同的饮食戒律?

繁体

离我家150华里的镇上,有一座福寿寺,寺庙很小,香火不旺,“硬件设施”偏于简陋。为了节省费用,僧众做饭不用电,也不用煤,全靠附近村子几个善男信女每年夏秋两季送过去的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做燃料。

其实只要能把饭做熟,用什么燃料倒无妨,问题是到了冬天,寺院里没有暖气,更没有空调,早上四点半起来洗脸刷牙,连热水都没有。十几个小沙弥上殿诵经,经折子被冷风刮得拿不牢,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寮房里也暖和不到哪儿去,晚上睡觉,盖两层被子还嫌冷,只好把袈裟蒙在被子上面,再把海青蒙到袈裟上面。

我是农历十一月去该寺挂单的,在寮房里冻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找住持,表示自己愿意发心供养寺里几吨煤,另外再运过来一批炉子,好让大伙过冬。不料大和尚一口谢绝,他说:“出家本来就不是为了享福的。”这话让我肃然起敬。众所周知,现在贪图享受的僧人太多了,在寺饮食精美,出门轿车代步,能守戒律的不多见,能持苦行的更不多见,福寿寺这位大和尚不愿享受,是个好和尚。

佛家吃“净肉”不犯戒

我在福寿寺挂单的第三天,寺里做法事,为几个香客的父母超度亡灵,香客带来的供品里面有一箱火腿肠,法事完了大家散福,大和尚竟然给每人都发了一包火腿肠。我是俗家人,本来就不忌荤,津津有味地吃了好几根火腿肠,那些和尚也在津津有味地吃。那天中午,我们的主食是面条,面条上盖了一层切成薄片儿的火腿肠。我私下里问知客僧:“怎么你们也吃肉啊?”知客僧说:“这是净肉,吃了不犯戒。”

原来佛陀制戒,虽禁止杀生,并不禁吃肉,不管鸡鸭牛羊还是鱼鳖虾蟹,只要不是自己亲手杀的,也不是别人专门为自己杀的,就叫“净肉”,否则就叫“不净肉”,净肉可以吃,不净肉严格禁止。火腿肠里的肉当然不是和尚们亲手杀的,也不是肉制品公司专门给他们杀的,所以属于净肉,可以随便吃。

佛家是戒荤的,这“荤”的本义不是肉,而是几种蔬菜,像大葱小葱和洋葱,大蒜小蒜和藠头,以及韭菜和生姜之类,都是荤,都不能吃。因为它们气味浓烈,吃了会有不好闻的口气,吃得多了还会增强性欲。出家人之所以戒荤,是因为那种不好闻的味道对佛不敬。在寺庙里待过的朋友都知道,如果经书上有了灰尘,是不能用嘴吹掉的,得用扇子轻轻地把灰尘扇走。点香的时候,香头上的火苗也不能用嘴吹熄,得用手轻轻扇灭。没吃葱姜蒜的时候尚且要时刻注意不能让自己的口气冲了经本和佛像,吃了葱姜蒜之后就更得注意了。所以为了敬佛,干脆不吃。

但也不是一点儿葱姜蒜都不吃,福寿寺的和尚炒菜,跟我们俗家人一样要用葱段、蒜末和姜粉。我问这样做算不算犯戒,他们说不算——葱姜蒜在油里一炸,异味去除了,不会造成口气问题,况且只是当调料用,吃得很少。同样道理,料酒也是可以用的,现在南普陀供客的素斋里面有一道仿荤的名菜“般若鲈鱼”,做这道菜的时候就离不开料酒,不然做不出鲈鱼的味道来。

灵活的佛门戒律

事实上佛门的戒律是很灵活的。首先它分对象,在家的居士只需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喝酒,不搞婚外恋,不说瞎话就行了;刚剃度的沙弥却需要守十戒,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喝酒不邪淫不妄语之外,还不能使用奢华的用具,不能佩戴珠宝首饰,不能观赏歌舞,不能玩收藏,不能在规定的就餐时间之外吃饭;比沙弥高一个等级的受了具足戒的和尚,需要守的戒律更多,多达二三百条。换句话说,有些戒律在家修行的人不必守,出家人却需要守,对在家人来说不算犯戒,对出家人来说却是犯戒。

其次,戒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些改变,譬如佛陀严禁杀生,但是看到歹徒行凶杀人,也可以一枪把他击毙。再譬如佛陀不让喝酒,可是如果一个人生了病,中医给他开的药方里面有烧酒,他也可以照服不误。佛陀在世的时候,管戒律的这种灵活性叫做“随方毗尼”,随方就是可以随着环境改变,毗尼就是戒律的意思。

正因为随方毗尼的缘故,不同地区的佛门生活才会不一样。像日本和尚可以喝酒,咱们中国的和尚不许;藏地僧团可以吃肉,汉地的僧团不许(连净肉也不许吃,福寿寺那样允许吃净肉的寺庙是少数);南传佛教要求托钵,北传佛教不要求。非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戒律,这个寺院跟那个寺院的戒律也不一样:有的寺院禁止在菜里放料酒,有的寺院却可以放;有的寺院认为牛奶和鸡蛋跟肉一样都来自于动物身上,不能吃,有的寺院则认为喝牛奶、吃鸡蛋并不会让牛和鸡失去生命,可以吃;还有的寺院认为受过精的鸡蛋有生命,吃了算杀生,只有没受过精的鸡蛋才能吃。

戒律只是修持手段

既然各处有各处的戒律,那究竟哪个地方的戒律才真正符合佛陀的要求呢?答案是都符合。戒律只是修持手段,不是修持目的,只要所守的戒律有助于断除自己的贪心和欲念,那么怎样做都是守戒。释迦牟尼在《五分律》第二十一卷讲得很清楚:“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什么是“应行”?凡是有助于自己修行的戒律都应该去守。什么是“不应用”?凡是对自己修行不利的戒律都应该舍弃。举个例子,假如您在修“头陀行”,也就是通过一种很苦的生活方式来让自己断除贪心和欲念,那么无论净肉还是不净肉,都是不能吃的;如果您只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杀生就可以了,吃些净肉并不妨碍您的修行。

释迦牟尼住世的时候,印度没有寺院,僧团经常去安居的那个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里也没有厨房,佛陀和弟子的吃饭问题主要靠乞讨来解决。每天到了饭点儿,佛陀或者弟子就披上袈裟,拿上钵盂,到城里去讨饭,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讨到一钵米饭也好,讨到一钵猪肉也好,在佛陀眼里无分别,您能说他犯戒吗?当然不能,不起分别心是最大的戒律。现在有寺院,寺院里有厨房,咱们中国的僧人不用出门就能填饱肚子,要是某个和尚哪天吃素吃到厌烦,拿着钵盂进城乞讨,到狗肉火锅店里连汤带肉装一钵盂出来大嚼,算不算犯戒?肯定算,因为他不光起了分别心,更起了贪心,对修行极为不利。

我很赞成福寿寺的大和尚,持苦行,不享受,虽然不戒肉,但是也不贪肉,每天馒头面条吃着不厌烦,偶尔来两根火腿肠也不反感,我行我素,万事随缘,正符合我佛“随方毗尼”的真谛。

2024-03-17 13:52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