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一名叉须赖此云善顺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五千菩萨俱。
尔时,舍卫城中有极贫者,名曰须赖,得坚固志不可转移,信佛法众,身归三尊,奉持净戒,修行十善,有四等心救济不倦,内性清净我乐无二,至意求佛无上大道,思惟所行昼夜诵习,以善方便导利人物,安贫自守以法为乐。于是天帝释以天眼见须赖功德殊妙,所闻不惑博览众经,无有邪行坐起安庠,行止卧觉不失仪法,少欲易足不贪利养,质直善说言信不华,斋戒省约食节衣菅,树叶为器茅草为席,不畜遗除无所藏积,国王人民莫不敬爱,常以昼夜各三诣佛咨受法信,佛知其意辄与相见。须赖每诣佛时,无数百人常从与俱。其所游至卧起经行,天人营护。
天帝释自念言:是仁者戒行纯备,恐子将夺我处,当下试知审求何道?释便化作数人,蹴骂须赖言无忌讳,又以石掷捶杖加之于须赖,须赖忍力慈仁不嗔不怨。释便化作数人,谓须赖言:仁实见枉,我谓为卿杀之何如?
须赖答言:子所谋者,非善法也!正使彼人刀割我身,尚无恨意,况但挝骂!所以者何?夫罪福有二果,种福者生天上,为罪者堕恶道。是故不当恨,何况欲害彼?于是须赖即说偈言:
夫以种恶栽, 故生堕罪类;
若其种善本, 后必望福果。
觉恶以谛观, 当持慧分别;
恶栽非善本, 种德无恶果。
守三能无恶, 身口意常善,
上人忍无怨, 智者受不犯。
除三以清净, 身口意无瑕,
劝行福德者, 得愿必常安。
化人不能使国贫须赖有微害意,于是乃退。天帝释复以金银置其前,使化人谓须赖言:仁者取是宝,可用恣意布施作福亦可,好衣美食贫何可堪?
须赖言:自我宿行不?亦当受斯贫苦!以贪宝妄取,后困必甚。
化人言:且自欢娱快意终身,安知后事。
须赖答言:此非慧语,或于一身不有远虑,后受大罪,智者所畏。贪得多藏,取非其有,罪与盗等,智者所耻。爱身计寿自保不死,犯不与取,智者不为。夫智者,计身命无有常,万物非我有,所贵唯道,故无贪诤,守善而已。又说偈言:
藏宝至千亿, 不施死时悔,
智者谓是贫, 宜识此至言。
节食不著味, 诚信而好施,
有慧虑为富, 佛说是常安。
能止不为恶, 守道中外清,
无戒而自严, 已犯斯非贤。
当受明为师, 勿用愚所誉,
愚誉牵入冥, 师明益近净。
化人不能使须赖有贪意,即退去。天帝释复化,持真珠价直数亿,诣须赖言:我与人诤讼事闻国王,窃引仁者为证。愿以此珠相上,幸助一言。
须赖答言:用为说此是我所畏,终不敢欺。所以者何?妄言者先为自欺,次为欺天,亦为欺法,令其口臭,言不见用,多被诽谤,心恒憔悴,天所不念,身色变,福德消,善名废。彼为上世圣贤所挠欺,失德本而生众恶,塞善之路自投邪冥,是为后世招致殃罪。又说偈言:
众欺生恶果, 自致口常臭,
都已忘前言, 入邪无正道。
自欺亦欺天, 欺法是自怨,
常为众所疑, 欺诈何益人?
欺为众恶本, 自绝善行业,
是故致痛聚, 妄言何益人?
设以满天下, 金银珠相与,
至守法诫者, 何时为宝欺?
化人不能使须赖妄语,即时退去。天帝释还语夫人言:汝试将我妓女,与数琴般遮翼妇俱,见须赖共转其意,坏其清行知有淫无?
天后受教即从妓女,夜安静时,到须赖所住虚空中,作靡丽之辞言:仁者且起,天使我曹来侍左右。我曹形容既好,衣裳鲜明,璎珞珠宝服栴檀香,不老不少适在上时,端政皎洁可不瞻视。卿福所致,故来相事。
须赖仰头答言:若曹尽是地狱、畜生、饿鬼所爱,非彼天人上智所乐。我见若曹所有如梦,色像香实如海泡沫。我见若形,骨干肉涂血浇筋缠,革裹皮覆以蔽污沾,譬如工师幻人目耳!汝曹上时我见无常,当就坏败为分离法。罪福我已觉,无毛发之爱念。若曹实坏人善心,不能成立人意,但污净行。若曹即连臭腐,习欲无乐坐致苦痛,自误堕冥入三恶道。欲非善本,斗讼恐恚,颠倒浊乱皆从欲起。痴狂致灾坐彼形残,外集内热不见福果,以亡人本种畜生类,后为牛、马、骡、驴、骆驼、犬、彘、鸡、鹅皆欲所致。违远圣贤,亡失信、戒、闻、施、慧道。随欲一念不顾后世,是欲常坏求道之意,何况其余!即说偈言:
欲污为臭腐, 独痛远安乐,
自掷饿鬼罪, 无虑常附恶。
无便为乱本, 远法去就误,
不虑致颠倒, 欲盛痴益置。
贪憎失善意, 邪念常恐惊,
内忧如外胐, 坐欲亡信根。
已为不善本, 如魃食人肝,
居衰事邪神, 为欲如痴狂。
淫为牛羊猪, 驴马象骆驼,
长受兽形苦, 是故慧舍欲。
弃信戒闻德, 远自投恶道,
为淫人痴网, 远女常疾脱。
如汝好形辈, 满此阎浮利,
一心住如山, 天神安能倾?
时天后及妓女,不能使贫须赖有淫意,即还天宫,为天帝释说偈言:
子学深见谛, 说知女态恶,
已舍色无欲, 无疮不受毒。
于是天帝益怖衣毛为竖,念:是仁者戒净不邪,必夺我处。便自下诣须赖说偈问言:
须赖欲求何, 戒净健乃尔?
愿说望帝王, 日月释梵耶?
于是须赖答释偈言:
帝王日月天, 释梵虽为尊,
无常皆如幻, 未脱彼何明?
所欲乐不生, 无有老死患,
憎爱怨苦际, 愿度三界人。
天帝意解欣然大悦,即说偈赞须赖言:
善哉愍世间, 疾解得如愿,
当除三世垢, 天人必蒙恩。
于是须赖,经行舍卫城市,便于市中得先劫宝,价当是世,即以手持而举声言:今是舍卫国有极贫者,吾以此宝而惠与之。
尔时,国内有故长者,乃昔富贾合数千人,应机悉走到须赖前,各自陈言:我等困穷,惟见矜济。又有极贫无数之辈,亦皆驰至从乞求宝。
须赖答言:诸贤不贫,今是城中有贫极者,吾以此宝当往与之。
众人问言:观此城中谁极贫乎?
须赖答言:王波斯匿,国之最贫。
众人言:勿宣是语!帝王何常而有贫者?度王宫藏珍琦不可呰计。
须赖以偈答众人言:
虽多积财宝, 欲得求无厌,
如水昼夜流, 是辈犹为贫。
贪增不念苦, 邪行意不惭,
从此到彼世, 是为极贫困。
于是须赖,与大众人民俱到王宫门。时王波斯匿在正殿,适收五百余长者皆当有罪,王欲使多出财宝以赎其罪。傍臣白王:须赖在外。王即请与相见。
须赖入谓王言:我往日经行舍卫城市,得此明月珠,意欲与贫者。观省此国之极贫者,莫甚于王,愿大王受是宝。
王闻其言有惭愧色,答言:须赖,我贫熟与卿同?
须赖言:王贫甚于我。
王言:愿说其意。
须赖于大众前,为王说偈言:
夫财日夕贪无厌, 为君造害后烧痛,
自保不死不惟后, 是谓极贫无法行。
常有慈心不懈慢, 远色近贤而知足,
不好多求不畜积, 是生为智无怨恶。
居位舍正而为非, 以财恐民施刑法,
在安忘危快所欲, 欺人死困悔无及。
直信清净识者强, 节如知止闻不忘,
常知不恐乐在行, 是谓不贫圣所称。
夫已富贵不念施, 谓命可常坏在今,
贪浊迷惑如醉象, 意塞不觉是谓贫。
信佛法众行恭敬, 恕己安人善教诲,
不愚不恚不放恣, 以法自御为常富。
火烧草木不知足, 众流归海无满息,
日月不疲照四域, 贪至老死不厌欲。
火虽盛热不久燃, 富贵无常如浮云,
故慧不愿天及王, 慧意烧恶无复烟。
王波斯匿谓须赖言:谁当证明我贫仁富?
须赖答言:大王亦闻,世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所见已谛,能现证要,今者不远,近在祇树给孤独园。
王曰:我已厚禄得见此尊。
须赖言:是圣师可以为证。
王曰:愿请佛来,如佛所断当以为正。
于是须赖即说偈言:
佛慧悉遍见, 不须大王请,
今我意所念, 已见必哀来。
神通圣无漏, 世作后所受,
佛无不定智, 必来王莫疑。
常等无憎爱, 愍伤人非人,
虽远在他方, 但念其法言。
我愿大王信, 佛为慈悲主,
于是至意念, 世雄来不久。
豫出香华宝, 珠缨缯盖幡,
众妓调五音, 供佛当鲜明。
须赖即叉手偏袒右肩,下两膝跪伏地,遥向佛说偈言:
佛悉知人意, 照见诸至诚,
愿称听至意, 现神住我前。
于是地即大动,佛与五百比丘、二百菩萨,化从地中出王殿上。释、梵、四天王、无数百千天,悉从佛而来。王及吏民见佛现神,莫不悚然,加敬稽首佛足。若干千人,从敬发意愿为菩萨。
于是国贫须赖,前礼佛足却住,白佛言:我行此城中得明月金珠,价直一阎浮利,念欲与贫者。观省是国,独王极贫。所以者何?贪欲无厌,赋检不息,娆恼不息,一国民为疲极迫强役羸,中伤至直,下有劳扰,上为欲缚,不念非常,不顺正治,是故我献此明月珠不肯受,反诘我以贫富之证。是故愿见如来,无不开导,无所不护,析疑除垢,愿解此义。
佛言:富哉!须赖,言语至诚,大王勿疑。
王曰:唯然,世尊,以正真之言启发蒙冥。
佛以善权方便,将护王意,现其义言:王且谛听!亦有因缘计王所富,须赖无有;亦有要义计须赖富,王不能及。所谓王之富者,计有国财、金银璧玉、水精琉璃、真珠珊瑚、车磲玛瑙、象马宫殿,所有饶裕治得自在,此王之富,须赖无有。当计须赖道德正相,布施、戒具、忍力、精进、慧不放逸、善行有叙、慈悲喜护、爱敬三宝、学深意净、直信惭愧、七财满具,是须赖富,王不能及。正使大王所部国界,人民悉富如释摩男,合此人财以比须赖道德之富,百分、千分、巨亿万分,计所不能及,是不可以譬喻为比。
王言:善哉!善哉!如世尊言,我已有福,我国界中乃有持法上富之人。
佛言:然!亦多有真人在王界内。
于时王波斯匿起住佛前,赞须赖言:
我尊仁与佛, 由仁我绮雅,
愿以国相上, 自今仁为师。
久已憍慢戒, 坐国远正法,
今闻须赖语, 愿详修梵行。
用贪财利故, 怨五百人系,
今赦贪无益, 念仁恩难忘。
于是五百系人闻王赦其罪,皆念须赖恩,厌非常苦,得无欲意,悉起礼佛,又礼须赖。王意欢喜重赞言:
仁富我实贫, 须赖言妙真,
今下令国中, 不得言仁贫。
国人闻王令后,皆称须赖为富,无复贫名。须赖起正衣服,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今是大众集会,善哉!世尊,愿说法语,使此众人不空见佛。
佛言:善哉!听我所说,善思念之。有四法,族姓子为见佛。何等四?为信、为乐、为悦、为敬,是为四。复有四法,可得见佛。何等四?已见佛色像便起道意,自愿后世得身如是;以至意思念佛,言常至诚;已悲哀诸人物,意不复动;已乐所履行,不断三宝。是为四。复者四法为觉意。何等四?谓色、痛、想、行、识,无所视,所见转空,所想即知,是为四。复有四法见佛向净。何等四?不计彼我为内外除,不计常在为除寿命,不计断灭为舍习行,以佛眼见觉常眠意,是为四。复有四法见佛向净。何等四?一切法无此取,以正定为净行,已学成无上智,善权见净脱,是为四。族姓子、族姓女,已见如来为向清净。
佛说是时,七百比丘意解无漏,坐中菩萨皆得不起法忍,无数千人皆立德本。佛说经已,便从座起,与诸弟子及诸菩萨,现神飞去如凤凰王,还到祇树给孤独园。
于是王波斯匿谓须赖言:仁者欲诣佛时,愿相告敕身欲随往。
须赖言:亦愿大王敕诸后宫、太子、官属,并国吏民不诣佛者,使有司记其罪。所以者何?菩萨不但忧身忧人非人,菩萨在大众中威神倍好。
王言:愿闻菩萨将从大众,为之奈何?
须赖答言:一切众生菩萨皆能合会以为从者,谓以布施众人乐从,能转悭者使好布施;菩萨持戒众人乐从,化诸不信令信罪福;菩萨忍辱众人乐从,化诸嗔恚令无结恨;菩萨精进众人乐从,化诸无势令建精进;菩萨行禅众人乐从,化诸乱意令守一心;菩萨智慧众人乐从,化诸愚痴令得正智;菩萨行慈众人乐从,化诸不仁使有慈心;菩萨行悲众人乐从,入生死苦不厌正行;菩萨行喜众人乐从,化忧迷者能使乐法;菩萨行护众人乐从,安慰劝助使人入法。如是大王德行非一,又有四事为善受人:一曰护众生不违舍,二曰众德本行清净,三曰择好愿令佛国无三毒,四曰空不愿无思想,出诸魔网所拘制。菩萨常行柔软,化诸刚强不忘大乘,乐居山泽,不以毁断先世福德,善本日增普修众行,周满道法三十七品,菩萨以是合取人民。
王波斯匿,欣然大悦,善心生焉。王身所著彩衣,价直千万以上须赖。须赖不受言:大王意悦与受何异?王意不乐,须赖复言:我自有菅衣著之甚悦,当用是忧衣为?
王曰:何故?
须赖答言:我有时脱衣挂树舍,行一日或至七日,无贪取者,我亦无惜意,不顾望此衣。菩萨常服如此辈衣,既自无著意,又使彼不贪。
王曰:愿仁愍念,足行衣上,使我长夜得福无量。须赖称王意,为蹈衣上。
王曰:此衣已属须赖,吾将安置。
须赖答言:大王,宜视此国中形露不蔽者,可以衣与之。王即敕左右,持此衣出赐诸贫穷人。
诸贫穷人共得王彩衣,皆欢喜念须赖:当何以报其恩须赖至意?
以佛威神空中有声,而说偈言:
不以香华宝, 甘快诸美食,
欲报此慈恩, 但当起道意。
至人不贪贵, 不乐诸奇异,
欲报当求佛, 大乘四等意。
于是须赖,以日跌时与大众人,王亦与后宫一切宫属吏民俱行诣佛。是时,舍卫清信士、清信女,合十亿众,及得赐彩衣贫民,闻须赖当到佛所,皆悉从行。时天帝释,下从舍卫来至祇树,于中间化作大殿如忉利天宫,化作七宝树。于树下为佛设师子座方圆自副,以若干种缯敷其上,令万二千妓女罗住其边,作百种音乐,以为供养佛。佛知大众具至,即起到大殿,坐天师子座。佛身放光明照天地,空中散华其堕如雨。
天帝释告子言拘:或吾为佛设座,汝可为诸菩萨真人作座。太子即化作六万余座悉严好,以天五彩之毡已说偈言:
真人诸菩萨, 愿来坐此座,
是化天所乐, 常愿会佛前。
诸菩萨大弟子坐已定,时般遮翼天敕其天人,孚调五百余琴,令音调好,进歌佛、须赖:来者必有尊天俱主,我曹当退。即时调诸意,如歌颂言:
智行过百劫, 智盛施无量,
智戒摄身口, 当礼无上圣。
人忍无所犯, 精进人力强,
仁开定慧门, 当礼三界雄。
明断淫怒痴, 已尽灭无瑕,
自得复授彼, 当礼天人师。
慧观除三爱, 不贪世间荣,
恬惔无忧畏, 当礼是法王。
魔天进三女, 道意不为倾,
无著不可污, 当礼是至清。
奇相三十二, 众好自严身,
八声无不闻, 当礼天中天。
行地印文现, 无畏威远震,
齿齐肩间回, 当礼释中神。
我赞十力王, 檀独欢喜诚,
自归佛得福, 愿后如世尊。
尔时,须赖从大众人民,亦若干千天人,俱到佛所,皆礼佛足,各坐一面。王波斯匿与其所从,前礼佛足,却住一面。于是王手自取床,谓须赖言:愿仁坐此座。
诸天众中未见须赖者,念:是贫人有何功德,而见敬乃如此?
释知诸天意言:诸依福者不宜轻是人。所以者何?我可为证,是人守戒奉法难及,且待须臾方见其德。
须赖欲使诸天意解,即白佛言:唯愿世尊,解说菩萨得威神见敬,至于无上正真之道。
是时,佛放身光,焰著须赖,其形状踰于天帝百千倍。天意皆悦,知非凡人,悉已天华散其上。
佛告须赖:菩萨在贵不以憍慢,现若卑贱,能使众人不贪富贵,亦无恨贫,是为净德。其在豪贵,能率余人兴布施意;在智现愚,能使愚人疾解智慧,是为净德。已能制意如汝须赖,示现极贫守戒如法,为诸梵志、居士、众人所敬,是为清净知善方便。
贤者阿难白佛言:须赖学来久如?
佛告阿难:其学甚久,已事若干亿百千佛,现得三忍博达众智,顺行诸善自见贫鄙,意净如是。
阿难言:今宁有人愿求佛者?
佛言:欲天七千,色天万二千,世人数千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阿难复问:须赖久如,当成为佛?佛号为何?国土何类?
佛为阿难说此偈言:
阿难听我说, 须赖初发义,
护人无仇善, 德广常大施。
从始起意来, 其数难缕陈,
供养佛无厌, 奉法守不忘。
学六度无极, 进道乐久长,
梵行未曾漏, 守法慧不倾。
所行志念具, 觉对立道地,
已度众邪网, 性善觉内事。
已舍世八事, 利衰毁誉意,
一切等心视, 如空无挂碍。
爱法行无倦, 守忍慈为常,
爱人如爱己, 弃身安群生。
爱习悉教彼, 念熟说义实,
觉意不离法, 解空导二脱。
三忍具无念, 学法知可行,
所至必开导, 一切蒙其恩。
所在国邑兴, 辄往到其方,
宣化如佛意, 遍教诸天人。
我般泥曰后, 末时须赖终,
生东可乐国, 阿閦所山方。
余三阿僧祇, 行满大愿成,
得佛除世邪, 安隐度十方。
自然为神将, 号曰世尊王,
始如阿閦佛, 所度无有量。
世名德化成, 恶灭善义兴,
佛住千万岁, 众僧不可称。
彼愿罗汉少, 求佛者甚众,
时人力神足, 精进福行明。
其世五音声, 佛说法遍闻,
无有坏善魔, 正信脱邪患。
至佛灭度后, 八万四千人,
上法兴照世, 令行无讼意。
须赖所教化, 多愿摩诃衍,
悉会生其世, 不数已度人。
佛拜须赖,时坐中天人鬼龙,各以好衣奉上须赖,欢乐之声闻于三千,亿百千人皆来礼之。佛为广说若干法要,解三乘行。
王波斯匿避坐叉手,住白佛言:我以贪浊为国财醉,憍贵自恣作危殆行,得须赖妙言,乃自知最为贫。今欲舍家国付太子受世尊戒,身为佛比丘僧,守园给使。现在财宝为三分:一分奉佛弟子,二分施国人民,三分留为官储。得蒙佛恩,现身财宝不复贪乐,一切是福皆施众生,愿得无上正真道意。
时坐中五百长者居士,五百梵志,五百小臣,闻王誓愿如师子吼,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一切舍欲以家之信,离家为道欲作沙门。除中三百人,其余佛悉以为沙门。
于是须赖,退坐叉手白佛言:已亦愿从圣师子,十方诸现在佛,求哀作沙门。须赖慧力亦如来所成,便入三昧,一切十方诸现在佛,皆与其比丘僧俱现。须赖即起,稽首礼十方佛便为沙门。复求哀言:愿诸世尊,哀听受我使得成立。十方诸佛及释迦文,皆伸右臂摩须赖顶,诸佛臂各自现不相障。是时光明照三千世界,天雨众华,贤者须赖自然法衣在身,被服正齐威仪安庠。当须赖得拜,时五百比丘漏尽意解,无余缚结,千菩萨得信忍。
佛告阿难:受是记拜经奉持之,当为众人布说其义。所以者何?末世人多在邪信网,吾以是故于中作佛,化其恶意使见正道,令如须赖,从信入慧。我于世间周遍说法,一人不度我终不舍。是故,阿难,当传此法令人信乐,终日习闻使意开解,当从是如得要。
佛说经已皆欢喜,须赖比丘、诸比丘僧、天帝释及王波斯匿,天、人、阿须轮,莫不乐闻。
2024-03-17 13:52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