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无垢女经

繁体

得无垢女经

一名论义辩才法门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人中大龙,应作者作,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善得正智,心解脱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唯除一人尊者阿难,余者悉是大阿罗汉。诸大菩萨十千人俱皆不退转,唯一生缚,其名曰:宝明菩萨、慧聚菩萨、胜藏菩萨、名称意菩萨、辩聚菩萨、观世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弥勒菩萨、得无忧菩萨、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不迷行菩萨、不迷见菩萨、除恶菩萨、坏一切悲闇菩萨、功德宝华庄严菩萨、金缨光德菩萨、障一切罪菩萨、不坏思惟菩萨,如是等上首十千菩萨俱。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离波多、尊者阿泥楼大、尊者阿难陀,此如是等八大声闻。文殊师利童子菩萨、除恶菩萨、宝幢菩萨、不迷见菩萨、障一切罪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辩聚菩萨、不迷行菩萨,此八菩萨摩诃萨等,并大声闻,于晨朝时,著衣持钵被服袈裟,相与欲入舍婆提城,为乞食故。未到彼城,于路中间,共相谓言:我等心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得闻圣谛。

尊者舍利弗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于圣谛中,得无碍慧、不破坏慧,彼慧不闇。

尊者大目揵连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无有魔业。

尊者大迦叶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妇人、一切丈夫,若男若女,与我饮食,一切皆得无尽福报乃至涅槃。

尊者须菩提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得阿兰若。

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皆得三昧。

尊者离波多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外道,遮罗迦婆离婆罗阇迦尼揵陀阿只毗迦,婆罗门、居士,得不恶见。

尊者阿泥楼大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得不嫉乐。

尊者阿难陀曰:我心安住如色三昧,入舍婆提大城乞食。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闻法即解。

文殊师利童子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门户窗壁、器庄严具、树叶花果、袈裟等中,出空、无相、无愿等声,出不生声,亦出生声,出无我声。

除恶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若彼众生有恶业行应受报者,彼见法故现世轻受。

宝幢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善宝满藏悉开。

不迷见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何等众生堪任菩提?妇女、丈夫、若男若女,眼见我者,皆见我身如佛身色,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障一切罪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五盖不障。

观世自在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何等众生系缚执掌欲被杀者皆得解脱,无有怖畏。

辩聚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何等恶心众生,慈心相向,递共赞咏,音声语说皆得辩才。

不迷行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随何众生眼见我者,一切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彼大声闻、彼诸菩萨,依如是法,如是行说,相与进向舍婆提城。

时憍萨罗,波斯匿王有女,名得无垢,已曾亲近无量诸佛,久种善根,供养多佛,解甚深法,得五神通,天眼远见,清净过人。彼诸菩萨、彼大声闻,在道语说皆悉遥闻。彼女端正姿媚少双,甚可爱乐,妙色具足,父母意念,一切婇女、一切人民皆悉乐见,年始十二。二月八日,弗沙星日意乐出游,以求吉相,父母即听,从婆罗门,有五百人赍持苏酪,华草符【土+瓦】相随而出,为欲解奏。彼婆罗门,见诸菩萨、大声闻已,即住念曰:我今见此吉相好人。

时,彼侍从婆罗门中,有一长老大婆罗门,厥名梵天,谓得无垢作如是言:女今当知,我此所见是不吉相。前有如是诸比丘住,可回入城。见如是相,所作不吉。以此因缘,或解或奏,不吉不成。

即于尔时,得无垢女偈对梵天婆罗门曰:

见此无障胜, 能却多人恶,

此见净四谛, 正念信解脱。

二足上福田, 施彼愿生天,

得甘露果报, 施者不得恶。

第一持戒人, 离浊无恶念,

行世间治病, 疗救苦众生。

佛世间最胜, 第一之法主,

此是彼佛子, 无有尘垢染。

此诸大菩萨, 远离何等法?

恶法皆远离, 常谨慎不越。

持戒世间最, 好人见者胜,

作尘许供养, 彼得如法财。

此满足胜相, 此善心净田,

婆罗门得信, 获多福生人。

尔时,梵天婆罗门,为得无垢女,而说偈言:

莫随痴心言, 斋时观比丘,

如著衣剃发, 求吉不用见。

尊朝不喜汝, 我当必被笑,

不得持斋戒, 愿勿观比丘。

若不观比丘, 则是大善哉!

尔时,得无垢女,为梵天婆罗门,而说偈言:

非于今朝日, 能救我父母,

非诸亲非财, 亦复非严饰。

此之功德人, 入于有为行,

此人能救我, 亦救我父母。

我于今朝日, 舍身复舍命,

甚爱乐佛法, 不欲世富乐。

更无异归依, 能救护众生,

唯有佛法僧, 三宝能救护。

尔时,梵天婆罗门,语得无垢女言:汝大不是!汝于昔来,未曾见佛,未曾闻法,未供养僧,汝何处闻?云何信佛?

得无垢女作如是言:我生七日,时婆罗门安置我身,在栴檀殿金宝床上。五百天子,在于我上空中行过,我时得见。时彼五百诸天子中,有一天子曾见如来,种种赞叹说佛功德,赞叹法僧。我时得闻,五百天子皆共问之,作如是言:君见佛来,佛状云何?云何得知?时彼天子知我心信,为生五百天子信故,而说偈言:

无垢欲染发, 清净软靡旋,

面犹百叶花, 如夜空满月。

毫色雪颇梨, 眉间甚可喜,

诸眷属中胜, 佛语甚微妙。

人主师子颊, 眼目极殊妙,

齐平四十齿, 众生中心胜。

彼复广长舌, 善净圆满面,

利益善语言, 离恶口两舌。

无有无义语, 佛不毁誉语,

利益诸众生, 无数众生信。

项相犹如贝, 人生臂指长,

譬如象王鼻, 希净斋却入。

阴如象王藏, 亦复如日光,

身毛皆上靡, 鹿【跳-兆+尃】足下平。

离垢恶实语, 一切牟尼王,

已破坏恶见, 恶见悉已灭,

众生亿问难, 正答令欢喜。

远离彼二边, 说于中道法,

随何人闻者, 第一寂灭乐。

直不曲胜语, 一切欢喜爱,

法云普遍覆, 平等雨法雨。

如来既自度, 亦度彼众生,

归救中第一, 观世间相应。

余无量功德, 我不能具说,

彼天子闻已, 心开净信佛。

尔时,得无垢女说此偈已,即语梵天婆罗门言:大婆罗门,我生七日,便得闻此佛法功德,从是已来,不曾少时有痴覆心,不著诸欲,不著嫉妒,不著贪心,不起盗心,心不思量,亦不忆念,不知爱著,或父或母、或兄或弟、姊妹亲属不知爱著,严饰之事不知爱著,王都城邑、聚落身命不爱著生。大婆罗门,我忆异相,所谓佛相。大婆罗门,我心恒常忆念三种。何等为三?随何方面,如来行处,我问如来,若佛说法,如是一切我悉摄取,不失一字、不失一义、不失一语,无有一夜或于一日随在何处,我常见佛非是不见,我常闻法,常供养僧。大婆罗门,如是见佛,如是闻法,供养众僧,我无厌足。

尔时,梵天大婆罗门,敕一同伴小婆罗门,作如是言:汝摩那婆,今速还去。如得无垢向来所说,悉为大王及王夫人,说如是法。时摩那婆受教而去,如所见闻,悉为大王及王夫人,说如是法。

尔时,得无垢女,如佛功德为诸人说,如法功德为诸人说,如僧功德为诸人说。时,彼五百诸婆罗门,闻已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得无垢女从舆而下,与诸侍从婆罗门俱,前诣菩萨、大声闻所,到已礼拜恭敬尊重,住在尊者舍利弗前,合掌而立,问于尊者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一切女人,智慧甚少,染欲极多,专行放逸心意狭劣,不念善法多念恶法。善哉!大德,唯愿垂哀悲心念我,如应说法,令我长夜得大利益安隐快乐。

此语未讫,时憍萨罗波斯匿王,闻婆罗门摩那婆语,速疾急到,诣大声闻、诸菩萨所。见女在坐,于自己女,如大声闻、如大菩萨,作如是言:在家甚乐,何故在坐说如是言:我从是来,不为痴覆,不著戏乐,不曾起心?

时憍萨罗,波斯匿王,即自为女,而说偈言:

汝端正如天, 姿媚如庄已,

何故起恶见, 说言皆不著?

王国土丰乐, 汝母随汝心,

女何所忆念, 言不著身乐?

一切贵敬汝, 见汝者皆爱,

百功德庄严, 何以不著乐?

女何所见闻, 于乐生忧怖?

好心向我说, 汝有何所愿?

尔时,得无垢女,即为父王而说偈言:

王不觉家恶, 危脆诸阴中,

有为所止宿, 如妓儿戏场。

毒蛇所居处, 命少时不停,

无有安乐心, 云何得睡眠?

四大如毒蛇, 三有何处乐?

多怨恶斗诤, 到旷野险处。

烦恼怨围绕, 云何得安乐?

何者是戏乐? 云何而著乐?

饮毒云何睡? 敕杀云何喜?

崄岸云何安? 人命亦如是。

如来说譬喻, 有聚如须弥,

尔许颠倒意, 谁信无常劫?

父母兄弟等, 一切贼境界,

善知识儿子, 亲友皆围绕,

犹如镜中像, 一切皆无常,

有何等人辈, 能信此不实?

初见自然智, 即发菩提心,

从发心已来, 未失菩萨行。

何处菩萨行, 贪著世间乐?

我见彼如来, 不思议功德,

闻善逝说法, 见此佛子人,

是故不忆念, 著世五欲乐。

尔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既闻女说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知父默然,即语尊者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我欲问难,愿慈念我。佛说大德,智慧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何者智慧?彼智慧者,为常、无常?若是常者,如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常,佛如是说,则是妄说、迷惑说法。若是无常,彼法不生,若法不生彼法则无,为何所说?则不忆念说智慧法。以何义故,佛说大德智慧人中最为第一?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问于尊者舍利弗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舍利弗言:女不问我无常之法,问不生法,故我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大目连言:大德目连,佛说大德神通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为住众生想故,示现神通?为住法想示现神通?若住众生想示现神通者,众生既无,云何大德示现神通?若住法想示现神通,法无分别,大德亦尔无所分别;既无分别,云何大德示现神通?尊者目连,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问于尊者大目连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目连言:女不问我分别,我无分别,不取不分别如来菩提道,是故我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言:大德富楼那,佛说大德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为受持说法?为不受持说法?若受持说法,则与一切愚痴凡夫等无有异。何以故?一切愚痴凡夫受持。大德,如是不离一切愚痴凡夫法。若不受持说法,法既无物,云何大德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问于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言:女不问我世谛之义,问我真谛,故我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大迦叶言:大德摩诃迦叶,大德入八解脱,入已复出为人说法,于何人边乃至微少受一瓢食,彼诸施者,皆得生天?彼于大德,云何而施?为身净施?为心净施?为身心净施?若身净施,身则无知无觉不动,如草如木如壁如土,彼身如是不能净施。若心净施,心则如幻不暂时住,不能净施。若彼身心内外俱净,如是身心不得净施,身心无物云何净施?尊者大迦叶,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须菩提,问于尊者大迦叶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大迦叶言:女不问我取法,问我不取法,是故我不答。女问我实际,是故我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须菩提言:大德须菩提,佛说大德阿兰若行最为第一。大德阿兰若者,为有物修?为有法修?若有物修,则是无常。若有法修,法无生相,法无灭相;法若不生不灭相者,彼则平等;彼若平等则非平等;彼若真如则非真如不动不转;若不动转彼不得说;若不得说彼不思议;若不思议彼不可说;若不可说彼则无物;若无物者彼则无实;若无实者圣人不说。尊者须菩提,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离波多,问于尊者须菩提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须菩提言:乃至无有少法可说,默然为乐。女问如是不戏论法,诸有言说皆是不善,不言说界是阿兰若行。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离波多言:大德离波多,佛说大德坐禅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为心依止禅?为心不依止禅?若心依止禅,心则如幻不实分别;若当如是不实,分别则不实,依止禅三昧则不实。若无心念禅,一切死人亦得欢喜,诸草木壁、波罗赊树,皆应三昧。何以故?以彼诸物皆无心故。尊者离波多,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泥楼大,问于尊者离波多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离波多言:得无垢女问佛境界,彼非声闻之所能答。

得无垢曰:于意云何?如来法界、声闻法界,有别异耶?若异法界则坏法界,若法界坏法界则二;法界不二得言真如,如是真如得言不二。如是真如如是不二,不得言胜,大德何以作如是说?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阿泥楼大言:大德阿泥楼大,佛说大德天眼人中最为第一。大德天眼,为有物见?为无物见?若有物见则堕常见,若无物见则堕断见。尊者阿泥楼大,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陀,问于尊者阿泥楼大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阿泥楼大言:女怀智慧问,是故我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尊者阿难陀言:大德阿难陀,佛说大德于多闻中最为第一。大德何物得言多闻?为有义知?为究竟知?若有义知,义无言语,不可言说,非耳识知,彼非可见。若究竟知,然世尊说当听于义,莫听文字;如是不听,大德阿难云何多闻?尊者阿难,默然不答。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问于尊者阿难陀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尊者阿难陀言:一切文字性离如响,女问我字,故我不答。女问平等无心离心,此义乃非学人境界,云何得说?仁者,当问如来法王。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童子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佛说仁者善解如来甚深解脱,如是菩萨摩诃萨中最为第一。彼因缘法云何甚深?为深故甚深?为自体甚深?若彼因缘深故甚深,则彼因缘无人和合。何以故?如是因缘,不去不来非眼识见,乃至非是意识所知,不二和合因缘而生。若自体甚深,彼甚深体则非可示。

文殊师利言:实际之义甚深甚深。

得无垢言:文殊师利,以彼实际非实际故如是,彼智则非是智。

文殊师利言:无有言语得实际者。

得无垢言:文殊师利,若无所得则无言语,出过言语故无所得。

文殊师利言:若尔,云何为他人语?

得无垢言:文殊师利,如来菩提出过言语,彼不可说。文殊师利,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不迷见菩萨言:善男子,如不迷见如是说言: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何等众生堪任菩提?妇女丈夫、若男若女眼见我者,皆见我身如佛身色。此事云何?仁者为示如来色身?为示法身?若示色身,彼诸众生不见佛身,若见佛身则违佛语。佛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若以声求我,

彼人行邪道, 则不能见我。

若示法身,而佛法身非可示现。何以故?如来法身出过眼识,彼不能见。不迷见菩萨,默然不答。

尔时,宝幢菩萨,问不迷见菩萨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不迷见菩萨言:女问我无物,是故我不答。得无垢曰:我非无物问,无物不得问。我说学法应如是知。不迷见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宝幢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善宝满藏悉开。此事云何?仁者如是何所忆念?为当有心希望福德?为当无心希望福德?若当有心希望福德,仁者则与愚痴凡夫等无有异。何以故?愚痴凡夫皆有希望爱著心故。若当无心希望福德,是则无心希望积聚。宝幢菩萨,默然不答。

尔时,得无垢女,问除恶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若彼众生有恶业行应受报者,彼见法故,现世轻受。此事云何?如佛所说业不思议,仁说不能违佛所言。若仁不能思议业者,云何得知未来重业,现世轻受?一切诸法皆空无主,仁今云何言得?法王,若仁能令重业作轻,则违佛语。

除恶菩萨言:我以愿力,能令如是重受之业作轻受业。得无垢曰:无有人能愿力回轮。若能转者,一一如来本皆有愿:一切众生,我皆悉令得大涅槃。非愿力成此门,应知如是愿力不能回转。除恶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障一切罪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一切人民五盖不障。此事云何?若仁禅定,能令众生诸盖不障;一切诸法皆空无主,如是仁不是仁、我不是我,云何能与他人作恩?

障一切罪菩萨言:先修慈心。得无垢言:一切诸佛大慈心行,有佛土中诸众生等,盖缚所恼。障一切罪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于圣者观世自在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随何众生系缚执掌欲被杀者即得解脱,无有怖畏得无所畏。此事云何?仁为取修?为不取修?若取修者,愚痴人取是则不可。若不取修,则非无常,若非无常则不可取。观世自在菩萨,默然不答。

尔时,辩聚菩萨,问观世自在菩萨言:何故默然不答女难?观世自在菩萨言:女不问我生法,不问我灭法,问我不生不灭法,是故我不答。

得无垢曰:观世自在,仁何不问何处不生不灭?观世自在菩萨言:得无垢女,何处不生不灭?无少字转行。得无垢曰:若不转行,则一切法无有少字,非黠慧人字转行说。不著名字,法界无障碍,故彼心不著。观世自在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辩聚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何等恶心众生,慈心相向递共赞咏,音声语说皆得辩才。此事云何?仁此辩才起,为有因缘起?为无因缘起?若有因缘起,一切无常皆因缘起,若如是者不得寂静。若无因缘起,如是无实,则不得言有辩才起。

辩聚菩萨言:我从初发菩提心来,常作是愿:若诸众生得见我者皆得辩才。

得无垢曰:善男子,仁为有心辩才?为无心辩才?若有心辩才,则堕常过。若无心辩才,彼诸言语仁云何说?仁不实语。辩聚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得无垢女,问不迷行菩萨言:善男子,仁如是说: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随何众生眼见我者,一切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事云何?何者菩提?彼菩提者,为有、为无?若言有者,仁则著常。

不迷行菩萨曰:言菩提者,智者言语说言菩提。

得无垢曰:彼智云何?为当生体?为寂静体?若彼生体,生皆无常。若皆无常,则不正念。若皆无常是正念者,一切痴人皆应正念。若寂静体彼无所得,若无所得彼不分别,此或佛说、或菩萨说、或阿罗汉说、或凡夫说。何以故?菩提道者则无分别,愚痴凡夫则有分别,有分别者非是黠慧。不迷行菩萨,默然不言。

尔时,尊者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彼诸菩萨,如是说言:我今回还,不须入彼舍婆提城而行乞食。何以故?朝日已得妙好法食,即尔满足。我既从彼得无垢女闻胜妙法,我于朝日得法食足。

尔时,得无垢女语尊者须菩提言:大德须菩提,不取不舍是声闻法,仁等今者为何所求?何所忆念?大德须菩提,无戏论者是声闻法,若著戏论非声闻法。大德须菩提,无依止者是声闻法,圣人境界非是依止,非依止著不发动摇。

尔时,彼大声闻、彼诸菩萨,及彼五百诸婆罗门,得无垢女,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并诸侍从无量人众,皆悉往诣祇陀树林给孤独园,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围绕三匝于一面坐。

得无垢女绕佛千匝,绕千匝已,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妙声偈问如来曰:

我今问善逝, 无上无等智,

无量无垢名, 三界之尊主,

能以甘露法, 慈爱令人得:

云何菩萨行, 能坐树王下,

破坏魔王军, 成无上菩提?

云何动大地, 乃至动龙宫?

云何放光明, 普照无量处?

说菩提法行, 云何得总持?

云何菩萨行, 而能得佛财?

云何修寂静, 第一三摩提?

云何神通力? 丈夫云何说?

众生中胜行, 得何等意行?

云何得净辩, 同合净美语?

云何诸菩萨, 而得善眷属?

云何大丈夫, 而得宿命智,

得无垢天眼, 天耳他心智,

大神通光明, 行无量世界?

云何念檀舍, 戒净常行忍?

云何精进禅? 云何行般若?

云何常远离, 胎藏生宿处,

更不受胎生, 过化生彼岸?

云何佛前住, 口说无我空?

云何爱不爱, 彼二心平等,

灭一切染恶, 心坚不高下?

世间法不动, 犹如须弥山,

得失及毁誉, 称讥苦乐等,

此世间诸法, 云何过如月?

无主不谄诳, 无染云何慢?

舍离自高心, 无有如是意,

寂静胜寂静, 不舍奢摩他,

第一智慧人, 云何得有缚?

不爱妻子财, 云何而得有?

定爱犹如鸟, 常如月无异,

其心既如是, 云何有法爱?

云何有智人, 如地水火风?

不动云何常, 爱平等如空?

云何不舍法, 常不舍佛法,

宁自舍身命, 不舍第一法?

云何住菩提, 证无尘垢法,

众生中医想, 佛国土庄严?

云何住净僧? 净僧云何有?

三世法云何, 闻有众生乐?

云何爱灭坏, 见四谛罗汉?

云何戒具足? 云何百众生,

令安住菩提, 行有常爱著?

谁能得端正? 何谁有化生?

云何大富乐? 云何大智慧?

一切智道行, 何谁能具足,

得三十二相, 八十种妙好?

一切善福德, 无斯辩才生,

云何有净僧, 比丘受具足?

何处有此愿? 云何百有生?

宿命云何有, 常与佛和合?

于千亿劫中, 不作恶行善,

心不著端正, 云何有医师?

力精进忍辱, 云何而有胜?

云何归依佛, 归依于法僧,

自舍于身命, 不是舍佛法?

云何诸众生, 净行菩提行,

一切悔放舍, 为众生说法?

不是少许痴, 一切知大寂,

若行法众生, 次第得授记。

得无垢女,如是说已,世尊即告得无垢言:善哉!善哉!得无垢女,汝甚善哉。汝今善能问于如来如是之义。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

得无垢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

佛即告言: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坏魔王。何等为四?一者、供养他人心不嫉妒,二者、舍离恶语,三者、常生多人善根,四者、无尽修慈。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能坏魔王。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心莫怀嫉妒, 口勿说恶言,

教多人行善, 不尽修慈心。

菩萨能修行, 如是四种法,

十方破魔王, 证无上菩提。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动无量诸佛世界。何等为四?一者、如说而行,二者、信甚深法,三者、坚固教化,四者、能教多人菩提。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能动无量诸佛世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能如说而行, 知甚深法忍,

欲得白净法, 坚固教化人,

常为多人说, 无上菩提道,

智人如是法, 能动亿世界。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放光明普照无量诸佛世界。何等为四?一者、施佛灯明,二者、守护正法,三者、能入八难恶众生中而为说法,四者、以宝罗网覆如来塔。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能放光明普照无量诸佛世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以灯明施佛, 则得净光明,

能守护正法, 如正法受持,

为放逸之人, 说不放逸法,

以妙宝罗网, 覆于如来塔。

如是诸菩萨, 放光照世界,

遍不可思议, 亿世界中行,

此光触众生, 遇者皆得乐,

发心求菩提, 无上大智慧。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陀罗尼。何等为四?一者、种种布施,二者、庄严女人与来求者,三者、赞叹如来功德,四者、多行般若。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陀罗尼。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修行种种施, 则得陀罗尼,

种种庄严女, 以施来求者,

常赞佛功德, 修行佛般若,

行如是四法, 彼得陀罗尼。

能于百千劫, 闻持而不失,

十方佛说法, 忆念力能取。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得三昧。何等为四?一者、常说有为多苦,二者、乐独无侣,三者、发勤精进,四者、究竟善业。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则得三昧。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说有为多苦, 乐独行如犀,

勤进常有智, 究竟行善业。

行如是四法, 求于菩提行,

得寂静三昧, 速觉佛菩提。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神通力。何等为四?一者、身轻,二者、心轻,三者、受持一切佛法,四者、四界空界平等受持。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神通力。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身轻如心轻, 法中无依止,

空界我无量, 四界等受持。

思量此四法, 得无量神通,

以此三昧力, 行一切世界,

一念普周遍, 见多千亿佛。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端正殊特。何等为四?一者、不嗔;二者、扫如来塔,障恶风雨,作已欢喜;三者、戒净具足护持;四者、常一切时先意问讯,见诸法器不欲破坏,心如金刚。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端正殊特。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于他无嗔垢, 障佛塔风雨,

净扫治庄严, 常恭敬供养,

净戒常护持, 常先意问讯,

尽心于法器, 如金刚须弥。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是故化生常在佛所。何等为四?一者、作莲华坐如来之像;二者、满掬忧钵罗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或散佛身,或散浮图;三者、安乐有多信才,于持戒人,心不破坏一切善根;四者、愿与一切众生安乐令得佛道。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是故化生常在佛所。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作胜莲华坐, 如来之形像,

水华满掬施, 为利益他人,

于他不恶说, 不取他恶说,

念十方众生, 愿与安隐乐。

修行如是等, 四种胜功德,

是故得化生, 常在于佛所。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大富乐。何等为四?一者、平等心施,二者、施不望报,三者、心开多信,四者、能知众生心行。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大富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平等心施与, 所有皆不吝,

深信佛智慧, 数得大富乐。

有信不谄诳, 不取恶他人,

信法正直见, 彼得善富乐。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何等为四?一者、于法不生嫉妒,二者、能除他人疑悔,三者、如闻而说,四者、多修空行。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大智慧。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智人不怀嫉, 能除他疑悔,

如所闻而说, 说如来行空。

行如是四法, 如来所随喜,

如佛教而学, 得佛二足尊。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宿命智。何等为四?一者、能为久忘法者说应闻法,令得忆念不忘句义;二者、令他信欲所谓语说,令他欢喜为他说法;三者、欲令出离有为诸苦入于涅槃;四者、知幻三昧与愿相应。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宿命智。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久读诵忘者, 教示令忆念,

常说乐闻语, 不倦为他说,

令出有为苦, 舍相修三昧。

行如是四法, 得宿命大人,

亿无量千劫, 速成第一医。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常亲近佛。何等为四?一者、乃至失命因缘,不舍佛法;二者、乃至失命因缘,终不称说法师罪过;三者、乃至失命因缘,终不亲近不善知识;四者、常修念佛三昧。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常亲近佛。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常不舍佛道, 不毁訾法师,

不近恶知识, 常勤心念佛。

行如是四法, 得亲近如来,

在在所生处, 彼处常有佛。

乃至未证得, 无上菩提道,

一切所生处, 常得亲近佛。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大丈夫相。何等为四?一者、把金散佛,或散浮图;二者、常以香油涂如来塔;三者、种种华香伎乐布施;四者、眷属相随,供养和尚阿阇梨等。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三十二大丈夫相。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把金散浮图, 香油涂佛塔,

施以香华乐, 敬心供养师。

行如是四法, 得三十二相,

端正甚奇妙, 一切功德具,

此法有妙相, 佛第一智慧。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八十好。何等为四?一者、种种妙衣庄严法坐,二者、供养他人心不生倦,三者、于法师所不作斗乱,四者、教诸众生佛菩提行。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八十好。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妙衣严法坐, 供养他不倦,

教众生菩提, 易得八十好。

菩萨修行此, 四种功德故,

常于一切时, 有胜相庄严。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净辩才。何等为四。一者、持菩萨藏;二者、昼夜读诵三聚法门;三者、为他人说离因缘法,以佛菩提不生不灭离因缘故;四者、欢喜受持,不惜身命及以财宝。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净辩才。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昼夜常读诵, 坚持菩萨藏,

诸世间相违, 受持此佛法,

不惜身命财, 惜彼菩提道。

行如是四法, 得辩才增长,

如著种种鬘, 他人见者喜。

一切诸世间, 人天等众生,

见彼菩萨者, 欢喜亦如是。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净佛土。何等为四?一者、于他不嫉,二者、等心自他,三者、见诸众生心常欢喜,四者、不亲诸恶眷属。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净佛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心不怀嫉妒, 不取他人利,

见众生欢喜, 等心于一切,

不伴恶眷属, 如是等四法,

具足修行者, 得清净佛土。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僧具足。何等为四?一者、不念他人眷属,二者、和合破坏眷属,三者、于说法处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者、舍离恶语。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得僧具足。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念他眷属, 和合破坏者,

说法处教人, 不说破坏语,

行如是四法, 得第一净僧,

欲得净僧者, 黠慧修此法。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随心所愿生佛国土。何等为四?一者、于他亲友心不生嫉;二者、常求六波罗蜜欲令满足;三者、心信清净坚固;四者、于诸菩萨常起师想,乃至初发菩提心者,皆生师想而供养之,而不偏著亲友因缘。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四法,随其所愿生佛国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嫉他利养, 求波罗蜜善,

常净坚固心, 于菩萨师想。

不谄求乐缘, 欲令亲得乐,

常修此功德, 速得近如来。

随心之所愿, 得生佛世界,

既生彼世界, 随忆念皆得。

尔时,得无垢女白佛言:世尊,如佛为我所说法门,若我不信、不取此法、不修不行,是则破坏一切十方于今现在、现命、现住诸佛世尊。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语得无垢,作如是言:汝甚希有!若如是说菩提难得,彼菩提行难得修行,女能修行甚为希有!

得无垢女即发誓言:大德目连,我未来世当成如来应正遍知,如今世尊等无有异!若实不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无一众生有怖畏者。我今实语,若我堪能如佛所说具足修行,今当雨华,天诸妓乐自然出声,我妇女身转为丈夫。得无垢女如是说已,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诸妓乐自然出声,雨众天华,得无垢女转妇女身即成丈夫,如年十六端正童子,一切皆见。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白如来曰:希有世尊,如我意解,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此得无垢,如是神通最为第一,如是大力,如是大体,如实住持,此如是等,所见因缘,异异具足。

如是说已,佛言:如是,如是,目连,如汝所说。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彼是世间天人福田,出过一切声闻、缘觉。

时佛微笑。诸佛常法若微笑时,则有若干无量种色、种种异色,青黄赤白红紫颇梨,金宝色光从口中出,普照无量无数世界乃至梵世,照已还摄入如来顶。

尔时,尊者阿难从座而起,整服左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偈赞问曰:

天王紧那罗, 娑婆世界主,

大梵天王声, 命命之音声,

音乐诸天声, 贪嗔痴寂静,

世界皆生爱, 无垢人王月,

力功德如海, 何故放光明,

复六种动地, 大地不倾覆,

空中雨天华, 见者心爱乐?

犹如师子王, 破坏小野干,

如来能摧坏, 一切诸外道。

唯愿牟尼尊, 今日为我说,

佛念何因缘? 何人得大利?

亿那由他数, 日月珠光明,

帝释娑婆主, 乃至梵天光,

从世尊面门, 出无垢净光,

彼十方光明, 一切皆不现。

额中满如月, 眉间净无垢,

明若秋日月, 分陀华无异。

犹如电光发, 萤火星不现,

释迦牟尼尊, 映蔽诸外道。

如来今放光, 何人得利益?

尊者阿难如是说已,佛言:阿难,此得无垢如实住持,转女人身得成男子,汝为见不?

阿难答言:已见,世尊。

佛言:阿难,此得无垢菩萨,于八十千阿僧祇劫行菩提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六十千阿僧祇佛所行菩提行,文殊师利童子菩萨,尔乃于后发菩提心。如文殊师利等八十千菩萨,若佛世界功德庄严,如得无垢菩萨一佛世界功德庄严。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语得无垢菩萨言:善男子,若仁如是久远已来行菩提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女身何以不转?

得无垢言:大德目连,菩提觉者,非女人身,非男子身。何以故?菩提不生,非身心觉。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作如是言:希有世尊!此得无垢菩萨摩诃萨,乃能解此甚深解脱。

佛言:文殊师利,如得无垢菩萨,六十亿佛所,行于梵行,修空三昧;满八十千阿僧祇劫,修无生忍;于三十亿佛所,难问彼佛已,说得无垢菩萨甚深解脱,诸菩萨中最为第一;衣食供养八十亿佛,问此论义辩才法门。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闻此法门,受持读诵为他广说,彼人如是得福甚多。何以故?此法门者,得入菩提具足因缘。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以何名名此法门?我当云何而奉持之?

佛言:文殊师利,此法门者名论义辩才,如是受持;名得无垢法门,如是受持。

佛说是时,有八十亿那由他众生,诸天人等一切不退,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辩聚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得无垢菩萨摩诃萨,几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

佛言:善男子,是得无垢菩萨摩诃萨,过不可数百千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无垢笑忆念幢王如来应正遍知,世界名曰无量净妙功德庄严,彼国无有声闻、缘觉,过天富乐。

尔时,得无垢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闻授记已,欢喜踊跃,上升虚空高八十亿多罗树,住虚空中放大光明,其光遍照千佛世界世尊顶上,八十四千由旬宝华中住。为供养佛如鸟飞下,绕佛千匝,合掌向佛于一面坐。

尔时,彼五百婆罗门并梵天婆罗门,见得无垢菩萨前胜神通,身毛肃然,得净心信,深生爱敬,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若恭敬如来, 彼利是大利!

令何人决定, 作佛法因缘。

我婆罗门种, 前造作恶事,

见大声闻师, 口说不善语,

今忏悔此罪, 愿后不受殃。

见佛子恶说, 非是贤人语,

非善得人身, 虚损他饮食。

我若不见佛, 胜妙功德王,

则与得无垢, 相随解奏去。

以见彼佛子, 恭敬须臾间,

我问彼言曰, 何处时见佛?

彼言生七日, 尔时闻佛名。

彼说佛功德, 实体不异闻,

我闻彼佛名, 深生净信心,

一切皆欲去, 向无上菩提。

我前福因缘, 得闻佛名称,

来向释师子, 头面礼佛足,

求见佛礼拜, 闻于无上法,

见此二足尊, 得脱一切苦。

若佛释师子, 实语人说法,

我学彼佛法, 得佛法因缘,

女闻佛法故, 得无上菩提。

我今入实法, 菩萨行道门,

我信入佛法, 当得世间胜。

彼坚固心知, 忆念牟尼尊,

圣知阿难问, 授一切人记。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此等五百人, 梵天婆罗门,

彼一切同时, 当得成佛道。

于八十亿劫, 不作诸恶行,

于一一劫中, 得见亿如来。

过去已供养, 满足五百佛,

此后复得见, 亿佛坐菩提,

供养僧福田, 八十亿比丘,

广为诸众生, 说如是法门,

次第一切得, 寂静涅槃乐。

佛说此经已,辩聚菩萨摩诃萨、得无垢菩萨摩诃萨等一切菩萨,彼诸声闻,彼婆罗门,波斯匿王憍萨罗主及诸天人,并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世尊说,欢喜奉行。

2024-03-17 13:52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放下一个人真的有点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投入爱海的小伙伴们。虽然很难,缘分尽了,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本人向来追求的是对人对事,讲的是好聚好散,没有..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接下来和大家继续说一说有关“婴灵超度”的事,此前向一些苦于婴灵的缘主们介绍了一下在家中自己超度婴灵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如何确定..

心累之人

心累之人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久而久之,疾病就会缠身。两个一起跑步的人,跟在后面跑的总会显得累些;社会在发展..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

心间有福田

心间有福田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