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家庭

繁体

第十五课 家庭

一、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是什么?

1.家中设一佛堂,增长对佛法的信心。

2.要有佛书专柜,开拓智慧宝藏。

3.张贴格言法语,时时自我反省。

4.早起安排定课,念佛、禅坐、诵经、拜佛,与诸佛贤圣常往来沟通。

5.每月几餐素食,全家约定,以早斋或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培养慈悲护生的观念。

6.家庭有共修的时间,禅坐、念佛、读经皆可,增进家庭的和谐。

7.共同做寺院的护法,长期护持道场,接引他人学佛。

8.常用佛法,互相勉励。

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凡是合乎佛法正道,能令家庭美满,眷属和乐的活动,都可以随缘随喜的参于。

二、佛化家庭应如何注重亲子关系?

1.要有信仰的传承:父母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就像薪火相传,生命得以绵延不断。信仰,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因为人世间的金钱终有散尽时,但是有了信仰,则能开发善美的本性,获得无量的圣财。

2.要有佛化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的讨债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缘眷属。不用权威管教孩子,多赞美,少责备;多鼓励,少打击;多说理,少命令;多接纳,少拒绝。

3.要有上慈下孝的模范:儿女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因此,不只是一味要求儿女孝顺,自己也要对父母供养承顺。如是因如是果,慈爱的父母,必然能使儿女感动,亲子的关系自然能维持上慈下孝的伦理纲常。

4.彼此惭愧感恩:亲子之间,常怀惭愧、感恩之心,彼此相互学习,把家庭建设成清净安乐的道场,彼此互为助道因缘。人的一生,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家庭是悲惨的地狱或是欢乐的天堂,眷属是善人聚会或是怨憎相会,端在吾人的一念之间。

三、家庭中的成员信仰不同,彼此应当如何相处?

同一信仰的家庭最圆满幸福。但是,如果家庭中有不同信仰的成员,更应该发挥尊重包容的心胸,容许异己的存在,不批评,不非议他人的信仰。自然界的风雨各不相同,但也都能遍洒人间,滋润成熟万物;宇宙间的星球各有运转轨道,也能彼此循环无间,呈现昼夜四季的风貌。

面对不同信仰的家庭成员,柔软慈悲心是溶化彼此隔阂的不二法门。多一些赞美的声音,多一些关怀的温情,多一些协助的行动,多一些忍耐的智慧。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藉由尊重包容的平等观,才能避免困扰和纷争,不造成家庭情感的伤害,影响和乐的气氛。

四、居家如何过感情生活?

1.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

2.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

3.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

4.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助其达成理想,以尽提携之情。

5.对亲人朋友要讲求仁义,以尽守望相助之情。

此外,居家的感情生活中,除了创造欢乐的气氛,增进彼此情感的融和,更要以缘起法,升华净化彼此的执著,以信仰为居家生活的中心,带领眷属,由爱家到爱人,将家庭的小爱,扩大为菩萨清净的大慈大悲。

五、在家信众应该如何经营钱财?

佛教有所谓的「正命」,就是合乎五戒的经济生活。在人世间,小至个人生活,大至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都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经营钱财?1.将本求利,获取报酬;2.勤劳节约,积集财利;3.一技之长,开拓事业;4.智慧灵巧,增加财富。这些都是净财的来源,不犯法不违法,合乎佛陀所教导的正命的经济生活。

钱财要如何分配呢?可分为十等分:六分作为家人生活之用,其余四分,一分储蓄,备不时之需;一分作为医疗或娱乐之用;一分帮助亲属或社会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广植福田之用。

来路正当的钱财不是毒蛇,只要懂得经营分配,钱财也能成为人间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忧悲苦恼。

2024-03-17 13:52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梵网经》 第五、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有哪些

诸位师兄都知道楞严经是佛学的经典之一,而且楞严经作为佛学的万法根本,它自己本身就有着莫大的威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诵持楞严经。而就在很多人修习楞严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修持的时候遇到莫大的感应,因此很..

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