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文史

繁体

第三课 文史

一、何谓「本生故事」?

本生,又作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等。主要记述佛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汉译经典中,属于本生类有:《六度集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菩萨本缘经》等。

根据巴利文经藏《小部尼柯耶》记载,本生故事中汇辑了佛陀过去世以国王、婆罗门、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等各种动物身形,或救度众生危难,或为求法精进不懈等种种善业功德,共五百余则。内文多以散文、韵文写成,充满舍己利他的牺牲精神,包括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等教法,因而有大乘佛教发源于此的说法。

此外,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崇和信仰,也被视为绘画、雕刻、文学乃至戏剧等最佳的题材。随著佛教不断的发展,佛陀的本生故事也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通俗文学、道德规范的源流。如:古希腊伊索寓言、阿拉伯童话、寓言文学、日本古今物语等作品。由此深厚的渊源,使得本生故事在研究世界文学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二、何谓「变文」、「俗讲」、「讲经文」?

变文即指取材佛经故事,并逐渐加入我国民间故事,加以舖陈改写,使其通俗生动,适合教化社会大众的文章。最初源于中唐时期各寺院讲经说法时,以变文与变相图配合说明、讲唱,教化大众,是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的说唱文学作品之一,演变至后代,凡民间说唱文学者皆可泛称之。

变文形式约有三种:1.散文与韵文相间;2.全部散文;3.全部韵文,对后代中国文学中「鼓子词」、「宝卷」、「弹词」乃至「章回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著名的佛经变文有:《法华经》变文、《弥陀经》变文、《维摩经》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而以「身餧饿虎变文」年代最久。取自民间的故事则有伍子胥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王昭君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

「俗讲」的名词亦起源于唐朝,指以在家信众为对象,用平易通俗体裁解唱佛经内容的法会。《法华》、《涅槃》、《金刚》、《华严》、《般若》等大乘经典,是最常开讲的经典。俗讲程序与一般经疏相同,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最先宣演一段经文,继而解说,后以韵文吟唱。

俗讲法会中所留下的经文底本,称为「讲经文」,具有通俗色彩,后来成为纯粹以「说唱」故事为主的通俗「讲经变文」,因而孕育出我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宋元话本。

三、何谓「译场」?

译场,指翻译经典之处。佛教东传之初,译经仍属个人事业,随著佛教的发展,译经事业逐渐受到重视,而有译经场的设立。自后秦姚兴为鸠摩罗什大师建逍遥园作为译场后,许多译场皆为官方护持。如:隋炀帝为彦琮法师建翻经馆,唐太宗于慈恩寺为玄奘大师建译场,唐中宗为义净大师建翻经院,宋太宗为法天敕建译经院等,并随著译经事业的发展,译场的规模与制度更加完备。

译场的组织,设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等九职,通称译场九位,参于翻译者需具「八备十条」的资格。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译经成为集体创作的事业,为人类留下许多高质量的文化遗产,而译场也成为传播佛法的场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专门学校,对后代佛教的影响相当深远。

四、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是那一部?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教经典是《四十二章经》。全经共一卷,分四十二章节,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本经由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所共同翻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如: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并阐示出家学道的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除汉译本外,尚有满、蒙、藏、日、英等译本。

五、经典的「六成就」是什么?有何意义?

「六成就」是指诸经共通的序分,具有六事成就,如宗密在《盂兰盆经疏》所言:「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诸经多具六种成就,文或阙略,义必具之。」六成就包括:

1.信成就,即经文「如是」,亦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

2.闻成就,即经文「我闻」,亦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3.时成就,即经文「一时」,亦即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4.主成就,指经文「佛陀」,亦指说法之主。佛陀是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5.处成就,指经文中说法之处。佛于天上、人间、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6.众成就,即指经文中与众若干人俱,亦即指闻法之众。菩萨、二乘、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

此六缘具足而使教法兴盛,故称为六成就。

六、什么叫「疑经」、「伪经」?有何历史价值?

假借佛说而伪造的经典,称为「伪经」;来源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将二者合称为「疑伪经」或「伪疑经」。

在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说的经典,有意混乱佛所宣说的教理,现今的伪经,乃指中国、日本等国模仿经论所制作,并假托译自西域胡本或印度梵文,其中或杂混外来思想、其它宗教,乃至民间信仰的经典,但被视为是由印度及西域传来的「真经」而被收录于藏经之中。

最初提出疑经问题者为经录的编者,他们认为疑经会使真经紊乱,也会令佛所说的真理晦涩。近代研究疑伪经的日本学者牧田谛亮提出六类疑伪经:1.为符合统治者之意而造;2.为批判统治者施政而作;3.符合中国传统五伦思想;4.鼓吹特定教义信仰;5.标示特定个人之名;6.为疗病、祈福等。

以学术立场言,疑伪经的内容、年代、数量、原因等问题,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就历史而言,疑伪经则提供了许多宝贵材料,成为了解当时思想背景、民间信仰的有效方法。

七、为什么会有「石经」的出现?其价值为何?

「石经」是指镂刻于岩石表面的经文,包括儒、释、道等三家经典,其中尤以佛教最多。石经的开雕,一方面是受北魏开凿石窟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历经多次法难事件后,末法思想兴起,为让「正法久住」,长久保存经典而鑴刻石经。

现存佛教石经中,以河北房山石经规模最大,有「石经山」之称。由隋大业十二年(六一六)静琬大师发心鑴刻。经唐、辽、金、元、明、清等历代续刻,现今完好的石经版有一万五千余块,共刻佛经数千卷,是目前保存数量最大的文字铭刻,在东方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元代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于河北居庸关过街塔内壁所刻石经,大小字体计有梵、汉、蒙、回纥、西藏、西夏等六种文字,也是极珍贵的语文资料,颇受重视。依据石经的外型,共分有壁面刻、摩崖刻、碑板刻及幢柱刻等四种。

在韩国、日本亦有石刻经典,前者以全罗南道求礼郡华严寺的《华严经》最为有名;后者则以宝龟九年(七七八)刻于奈良宇智川摩崖的《涅槃经》碑为最早。唯开雕规模不似中国。

八、什么叫「格义」佛教?

以道家或外教的义理来解释佛教道理,称为「格义」。

佛教东传中国之初,知识分子常以其类似老庄思想而接受之。至公元三、四世纪魏晋时代,清谈之风盛行,尤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学者雅士,常以老庄思想来说明般若的空理。此种过渡时期的学风称为「格义」。佛教被老庄空理的清谈之风所影响,举凡佛教讲述、佛典注释,常引用老子、庄子、《易经》的用语,皆称为「格义佛教」。后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亦被视为是格义佛教的一种。

以格义方式弘扬佛法的代表人物有竺法雅、康法朗等。东晋道安大师最初以老庄义理讲述佛教,注释佛典,因恐格义歪曲佛教教义,乃主张应以佛教原义正确翻译佛典,并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直到鸠摩罗什大师之后,中国佛教才摆脱格义模式。

九、何谓「度牒」?「戒牒」?

「度牒」是指由政府发给僧侣的证明文件,表示其乃依法得到公家经试通过认可,非由私人剃度出家。

度牒起源于北魏。唐天宝六年(七四七)诏令天下僧尼须经由尚书省祠部出具「祠部牒」的度牒以为证明。出家僧尼须领取度牒后,方可受戒,受戒后再领取戒牒,此皆由官方颁发。故度牒又称「祠部牒」。僧尼以度牒为身分凭证,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免除税赋、徭役等。僧侣行脚时,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以便随时证明其为公度僧侣。至清代为止,代代沿用。

「戒牒」是指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得到的证件。根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曾敕任辩章法师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的滥觞。

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一三六八-一四二四),曾三度颁敕僧众受戒者,须随身携带牒文作为执照,遇关津隘口之处,须经验明才准予放行,戒牒遂成为僧尼的旅行护照。清朝雍正时,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

民国之后,已无度牒的颁予,仅存戒牒之制,而由中国佛教会或传戒寺院颁发。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